文|蘇素
快樂是別人給予,還是由自己掌握的呢?這可以是一個哲學或心理學的問題。但它屬於哪一類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覺察快樂,感受快樂,並在適當的時候,懂得放下。
快樂的決定權在自己手上
在輔導小組上,我最常聽到的說話是:「因為(某一件事),我感到很傷心/不開心。」於是,我讓學員們想一想,說出最近有什麼不開心的事,然後試一下改變表達的句式,下面就是一些改變前後的句子。
原句:「他離開我,令我很傷心。」
改成:「我因為他離開我,感到很傷心。」
原句:「要減薪水,我很不開心。」
改成:「我因為要減薪水,所以很不開心。」
原句:「當時他沒有理會我,我真的很生氣。」
改成:「當時他沒有理會我,我讓自己很生氣。」
通過這幾組句子的比較,大家會發現,原句把傷心、不開心、生氣這些負面情緒歸因於外在的因素,改變後的句子則把情緒的決定權放在自己手上。雖然發生了不如意的事,但不表示我要因此變得不快樂。事情發生了,怎樣反應?用什麼態度面對?決定權是在自己手上的。常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難道要天天不快樂?
尋找快樂的強迫症
快樂是一種感覺,感覺人人不同,同一個人也會因身心狀態不同而感覺有異。
感覺難以科學測量,雖然科學家一直努力找出快樂的來源。
上世紀50年代,美國杜蘭大學的精神病學家希斯醫生(Dr。 Robert G。 Heath) 把電極植入患上癲癇、抑鬱、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大腦中,想通過對不同腦區的刺激,找出「感受快樂」的位置。
這些精神病患者當受到電極刺激,會變得活潑和喜歡說話,也會展現笑容,可是,刺激效力消失後,症狀仍舊維持。
另有一些實驗是由病人自己啟動人工刺激的,這是讓他們在病發的時候,自行按動電極按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竟然促進了強迫症的產生!大部分病人最後都變得失去理性似的不斷按鈕,一位抑鬱症病人在3小時內竟然按鈕1500次,他被終止實驗後提出強烈的抗議,說:「你們不能阻止我去感受快樂、機敏和溫暖!」
相同的實驗結果表現在老鼠的行為上。
美國耶魯大學以老鼠作為實驗,同樣把電極植入老鼠的大腦,當找到了某個腦區可使老鼠受到電擊比得到食物還要歡喜,實驗人員就製造出可讓老鼠按下的控制桿,把按鈕的任務交由老鼠自行操作。
結果,老鼠比人要敏捷和瘋狂!老鼠的紀錄是在1小時內把控制桿按下1000次,更甚的是,即使實驗人員已把電源切斷,老鼠還是不停地按來按去,直到筋疲力盡去睡覺為止。
從人和老鼠這種反應看來,追尋快樂比得到快樂有更大更強的吸引力。這可以說明為什麼有許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仍然到處兜圈子,不斷地去尋尋覓覓。
最後的一口巧克力牛奶
還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
因為甜食可以引起人的愉悅感,實驗人員便給受試者喝美味的巧克力牛奶,然後通過磁力共振(MRI) 監測受試者大腦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 中的眶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眶額皮質的位置在人體眼睛的正上方,它的活躍程度可以反映人的快樂感受。
第一口巧克力牛奶給喝下去的時候,受試者眶額皮質的活躍度急速上升,漸漸地,當喝下相當份量,甚至過量的巧克力牛奶後,眶額皮質的活動便緩和下來以至停止,受試者面容表露的愉悅感同樣明顯下降。
如果我們吃過自助餐,對上述的轉變一定不難理解。無論多麼美味的食物,我們吃第一口跟最後一口比較,感覺總有變化,這種改變並不是來自食物本身。
感覺之所以難用科學測量,因為感覺時刻生變。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ptus) 有一句名言:「唯一不會改變的就是『變』。」
對於看似曇花一現的「快樂」,我們要覺察它,感受它,並在它即將耗盡的時候,學會放下。
別貪戀最後的一口巧克力牛奶。
(本文刊登自《紫荊養生》2022年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