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豐年
入秋後至冬季期間是根莖類蔬果的當造期,除了常見的芋頭、粉葛,近日還新興起一種長相獨特,渾身是毛的類似山藥的蔬菜,這種蔬菜叫毛薯。毛薯又名黎洞薯、腳板薯,偽山藥,體積及重量較一般根莖類植物大及重,在中國海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等地都有栽培。
毛薯有天然抗蟲性
毛薯是纏繞草質藤本植物,地下塊莖是主要的食用部分,在塊莖的表面附著很多的根毛,這亦是其得名因由。毛薯可分為野生或人工栽培兩種,野生的毛薯塊莖多呈圓柱形或棒狀,人工栽培的毛薯塊莖形狀變化較多,會呈掌狀、棒狀或圓錐形,表面凹凸不平,表皮一般呈棕黃色,肉質結實,切開後果肉多呈白色或紫色,散有少量淡棕色小點。毛薯莖幹帶刺,葉片被絨毛,塊莖表皮微苦,這些特性使其具有天然的抗蟲性和抗病性,在種植過程中可以不使用農藥,是值得推廣的綠色食品。
毛薯在沙壤土和壤土中均可種植,生產種植成本低,產量穩定。毛薯味甜微酸,帶粘性,買回來時多滿佈泥漿及鬚根,烹調前要先將其徹底沖洗乾淨,然後刨去外皮,再視乎烹調方法切粒。毛薯除可以用來煲粥、煲湯、煲糖水之外,亦可以用來燜排骨、燜鴨等,口感粉糯綿滑。
毛薯可防止動脈硬化
毛薯營養價值豐富,富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其中所含的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功能,頭髮、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都有重要影響。
此外毛薯亦富含碳水化合物,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物質,可儲存和提供熱能,補充大腦消耗的葡萄糖,緩解腦部因葡萄糖供養不足而出現的症狀,是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
毛薯能預防心血管的脂肪沉積,保持動脈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因為它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質蛋白,這是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對人體有特殊保護作用。另外,毛薯黏液內的多糖類物質如與無機鹽相結合,可以形成骨質並使軟骨具有一定的彈性。
毛薯可健脾止瀉、益肺滋腎
毛薯的塊莖可入藥,味甘、微澀,性平,入脾、肺、胃經,有健脾止瀉,益肺滋腎,解毒斂瘡之功效。對肺虛咳喘、脾虛久瀉、慢性腸胃炎、糖尿病、遺精帶下等症狀都有療效。毛薯的澱粉糖化酶可分解澱粉,是蘿蔔的三倍,可平補脾胃,有助改善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在胃脹時食用,可促進消化,消除腸胃不適。
此外毛薯對瘡瘍潰爛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對人體上出現的潰瘍類疾病,結合相應的藥物,能幫助肉芽進行生長,有效幫助潰瘍面快速的癒合。同時,因為毛薯有不錯的生肌功效,所以對燙火傷也有明顯的治療作用,毛薯能加速人體細胞再生,加快從燒傷和燙傷中復原的時間,另外毛薯亦是一種不錯的鎮痛劑,只要把它磨粉敷於燒傷燙傷的傷口便能有一定的麻醉鎮痛作用。
如何挑選毛薯?
想挑選優質的毛薯,首要從外觀入手,發霉或是有缺口的毛薯儘量都不要挑選,挑選色澤鮮艷、外型飽滿的。此外亦要注意「不時不食」,冬天是毛薯的收成季節,亦是吃毛薯的最佳時機,經過打霜的毛薯味道最甜美,然後過了三月份的毛薯一般都已放置了一段時間,毛薯顏色會開始變暗,外表看起來水份不足乾癟癟的,表皮亦會變得粗糙,就儘量少吃了。
外表不同的毛薯吃起來口感亦有所分別,有粉粉的,有糯糯的,也有粘粘的。外表毛茸茸的毛薯的一般口感比較粉。如喜歡糯糯的,有粘性的,吃起来有嚼勁的可挑選一些只有少量毛刺甚至没有毛刺光溜溜的毛薯。
毛薯的烹調方法
毛薯在中國農村社會內十分普遍,是一種美味又健康的粗糧。不過因其價格相當便宜,所以不常被食肆選為入饌的材料,因此城市人不常見到。但在農村,毛薯食用方式很廣,不論是用來煲湯,或是做成飯後糖水也很合適。
最簡單的做法是蒸熱後加少許鹽食用,能食到毛薯最原本的味道,有天然的甜味,口感軟糯Q彈,滋味誘人。或可以加入紅糖和桂花一起煮成一道簡單的飯後糖水。亦可把毛薯切幼絲或以磨碎機打碎,加上糯米粉後煎或炸製成香口的毛薯餅。此外毛薯更可以用來燉牛腩,毛薯吸收了牛腩汁後,美味無窮。更讓你意想不到的是把毛薯泥倒入米酒中慢煮便會成為毛薯酒,獨具風味。
雖然毛薯食用方式多樣,但都要記住一個原則就是切忌生吃。生的毛薯是帶有毒性的,如果吃了生毛薯,或會出現腹痛等中毒反應,嚴重時更會昏迷。幸好毛薯的毒性會在遇到高溫後消失,因此大家平時食用毛薯,只要確保徹底煮熟後再吃,就能避免中毒症狀發生。
(本文刊登自《紫荊養生》2022年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