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港大醫學院中醫藥學院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公開了一系列抗疫藥膳湯包食譜,功效涵蓋預防、治療及病後調理等,堪稱是「一條龍」抗疫湯水。港大中醫藥學院表示,這些保健湯水適合男女老幼服用,亦有注明適用者的徴狀,市民可因應自己的體質及身體情況飲用。
新冠肺炎未病預防湯水:潤肺湯
材料:百合20克、麥冬15克、北沙參15克、防風10克、玉竹10克、北耆10克、桔梗10克、蘆根20克、牛蒡15克、海底椰10克、生薑3片、陳皮1塊
做法:先將藥材浸泡20分鐘,瘦肉滾水煮去上沫,放入藥材煲內,加至8碗水,大火煲滾,轉細火,煲60分鐘至90分鐘,分為3碗。
功效:清肺化痰、益氣養陰、預防呼吸道疾病
適用者:偶有咳嗽、咽乾、口乾、鼻乾、痰少粘稠、大便偏乾、平素易於外感者
用法:每日一碗,可供一家3人服,每周煲1至2次,可與其他湯水交替服
新冠肺炎未病預防湯水:健康祛濕湯
材料:五指毛桃20克、淮山15克、黨參10克、赤小豆30克、白朮10克、茯苓30克、炒薏米30克、炒白扁豆15克、玉米鬚10克、生薑2片、陳皮1塊
做法:將藥材浸泡20分鐘,瘦肉滾水煮去上沫,放入藥材煲內,加至8碗水,大火煲滾,轉細火,煲60分鐘至90分鐘
功效:健脾祛濕、益氣扶正,預防呼吸道疾病
適用者:易於疲倦少氣,四肢沉重,食少納差,大便粘滯不成形或稀溏
用法:以上為3人份1次份量,每周服2次,可與其他湯水交替服用
新冠肺炎未病預防湯水(港大醫學院facebook)新冠肺炎病中調理湯水:羅漢果茶
材料:羅漢果半個、無花果3至5枚,南北杏各12克、雪梨(帶皮)2個、橙(帶皮)1個、白蘿蔔(帶皮)半個,熱重者可加青橄欖5枚
做法:以上諸味用6至8碗水,中火煎煮30分鐘即可
功效:清肺化痰,預防及輔助呼吸道疾病
適用者:表現為咳嗽、咳痰、咽喉不適或疼痛、咽乾、呼吸不順者
用法:代茶水頻服,以上為1至2人份量,每周服2至3次
新冠肺炎病中調理湯水:三白固肺湯
材料:白蘿蔔一個(約500克)切塊、白扁豆25克、白果12粒、百合15克(新鮮百合份量加倍),生黃耆30克、黃豆或黑豆百合30克、紅棗3枚、陳皮1個,生薑3片,可配豬肺或排骨煲湯
做法:藥材洗淨浸水,豬肺或排骨汆水,以上諸味用10碗水,大火煲滾後以中小火煲煮約90分鐘即可
功效:清潤補肺、健脾化濕,預防呼吸道疾病
適用者:表現為咳嗽、咽喉不適或疼痛、咽乾,全身乏力、納差、大便不暢或粘
用法:以上為2至3人一次用量,每周服用2次
新冠肺炎病中調理湯水(港大醫學院facebook)新冠肺炎病後康復湯水:沙參玉竹湯水
材料:北沙參20克、南北杏各12克、玉竹20克、雪梨(鴨梨也可,帶皮)2個、百合20克、蓮子25克、白果12顆、黑木耳3至5克、陳皮1塊、馬蹄10粒、白蘿蔔(帶皮)半個(大約300至400克),可加瘦肉適量
做法:浸泡洗潔的雲耳,藥材洗淨浸水,瘦肉汆水,以上諸味用10碗水,大火煲滾以後中小火煲煮至90至100分鐘即可,如不用肉時,以上諸味食品用8至10碗水,煎煮30分鐘即可
功效:補益氣陰、清肺化痰、促呼吸道疾病的康復
適用者:表現口咽、微咳有疢、咽喉不適、乏力、納差,大侯不暢或粘
用法:代茶水、當湯水服用,以上為2至3人份量,每周服1至2次,可連吃1至2周
新冠肺炎病後康復湯水:蓮藕馬蹄湯
材料:蓮藕1節(約200克)、雲耳3至5克、馬蹄15粒、陳皮1塊、或加魚腥草30克、泥鰍200克、或瘦肉、或排骨300克、生薑3片(後下)
做法:藥材洗淨浸水,洗淨泥鰍或瘦肉或排骨汆水,浸泡洗淨的雲耳,以上諸味用10碗水,大火煲滾以後中小火煲煮90至100分鐘即可
功效:清餘邪、益肺氣、養肺陰,促進呼吸道疾病的康復
適用者:出現氣虛疲倦、呼吸不暢、咳嗽、納差,大便不暢等症狀
用法:以上為3人份一次份量,每周可服2至3次,可連吃2周或以上
新冠肺炎病後康復湯水(港大醫學院facebook)注意事項:
.凡藥皆有偏性,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中藥材作為藥膳。
.服用以上保健湯水時注意忌口,忌辛辣刺激、煎炸油膩、過酸過甜的食品、凍飲及酒精。
(*以上湯水摘自港大醫學院facebook,因應各人不同的體質、病因和病情,適合使用的中藥亦有所不同,為保障健康和用藥安全,服用中藥前應先徵詢中醫師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