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宣彤(左)遞送物資予有需要居民(受訪者供圖)
郭宣彤(左一)組織義工包裝防疫物資(受訪者供圖)疫情無情人有情。第五波疫情肆虐下,香港市民的正常生活遭受着極大的影響,但在每個社區都有一群奮不顧身和無私奉獻義工,將抗疫物資和熱情服務源源不斷送到有需要的居民手中,讓他們在疫情寒冬中感受到窩心的溫暖,非牟利組織“窩心服務隊”總隊長、香港中國企業協會青年委員郭宣彤便是其中的一員。
從白領到義工隊長,實現不一樣的人生轉變。身為九零後郭宣彤,工作生活一直順風順水,碩士畢業後進入了大型駐港央企招商局集團的下屬公司。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她,工作積極認真,生活無憂無慮,每年閒暇時間還能享受五六次境內外旅遊,是個標準的都市白領。隨着在公司的融入和受企業文化的影響,郭宣彤逐漸會與同事在休息時間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在這些義工活動中也漸漸體會到了另一種人生價值的滿足。她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面對他人微笑,總能感受到加倍的快樂,有一種不一樣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隨着義工工作的深入,郭宣彤和幾位同樣熱心的同事一起創立了非牟利服務機構“窩心服務隊”,致力於為更多有需要的人送上一絲窩心的服務。2019年,在沙田博康邨的一次家訪活動中,當看到公屋家庭的艱難處境,郭宣彤不禁黯然神傷,更堅定了她幫助這些居民的決心。在後來的日子裡,博康邨也成為了她義工服務的主陣地,帶領義工團隊無償提供着健康講座、中醫義診、家居維修等社區服務,即使在黑暴時期也沒有任何退縮,逐漸形成了與博康居民之間的紐帶,在居民們中她也有了一個親切稱呼——彤彤。
疫初為基層高價撲口罩
2020年2月初,第一波疫情突然來襲,市面上口罩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許多低收入人士根本用不起口罩。面對這樣的困境,郭宣彤用盡了身邊所有的關係網絡,最終找到一批在孟加拉生產的外科口罩,毫不猶豫以175港元一盒的價格一次性購入200盒,幾經輾轉運到香港後,又組織招商局的義工們利用工作之餘進行分裝,並第一時間派發給有需要的居民,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
2021年初,香港受疫情影響失業率達到7.2%,導致區內部分居民生活更加艱難,郭宣彤看着這種情況心急如焚,迅速找到無國界社工合作無償為社區居民提供多項服務,一是提供社工輔導,協助失業或就業不足人士提升技能及自我增值;二是為獨居長者送上愛心飯盒,既幫助了區內有需要的長者,同時也為區內餐飲食肆提高了些許收入;三是為困難長者家庭提供家居維修服務,以確保長者的居家安全;四是為社區內超過5,000人提供了多種防疫物資。
衝到抗疫前線 感謝中資企力挺
架設溝通橋樑,中資企支援社區抗疫一線。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全面暴發,至今累計確診過百萬人。面對社區中呈幾何式增長的確診數字,數百個確診家庭居家隔離的需求,一方面在社區義工以長者為主的情況下,郭宣彤將分裝物資、接聽求助電話等低風險的工作安排給年長的義工,減低他們被感染的風險,自己就以身作則衝在抗疫最前線,將為確診家庭派送物資等高風險的工作留給自己。
在原本不多的抗疫物資更顯捉襟見肘的危難關頭,她積極向社會各界求助,全力搜羅更多的資源,僅向招商局集團就爭取到上萬個防護口罩、千餘個快速檢測包、酒精搓手液、酒精消毒片、上千包速食麵、數百個罐頭和數十件防護服,讓博康社區超過4,000名居民受惠。令她更感到自豪的是在第五波疫情下,招商局集團累計投入超過2,380萬元,捐贈了大量防疫物資和生活必要物資,用於支援香港基層社區抗疫,充分展現了在港中資企業社會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