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博物館,自規劃到落成再到開幕,一路走來,集華彩與關注於一身。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M+亦因此被寄予厚望。 M+有哪些獨特展品?身處全球第二大藝術品交易中心的香港,M+將如何借勢?對於藝術和評判的主觀性,以及藏品的爭議,M+如何看待?就此,本刊記者書面採訪了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
文|本刊記者 周馬麗
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
記者:首先,請您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M+博物館?
華安雅:在我看來,M+是亞洲從未出現過的全球視覺文化博物館。 M+擁有超過8,000件館藏,按照媒介劃分,涵蓋繪畫、雕塑、數字媒體;按地域劃分,來自香港特區、中國、亞洲以及更廣範圍;從年代劃分,覆蓋了20到21世紀的視覺文化藏品。其中,約1,500件藏品,正在通過M+正在進行的六個公開展覽向公眾展出。作為館長,我必須推薦大家去觀看每一件藏品。
我也想強調,M+不僅是一座博物館,更加是一個文化機構,我們希望通過M+將香港打造成為文化之都。目前,通過開展學習項目、數字互動、學術座談會等項目,已有150萬人從中獲益。
記者:為什麼選擇“20及21世紀”這段時期?以及,為什麼是“視覺文化”藏品,和常規的藝術藏品有什麼區別?
華安雅:M+的誕生,要由15年前說起。 2006年,香港特區政府成立“西九龍文娛藝術區核心文化藝術設施諮詢委員會”和轄下三個小組,邀請文化和藝術界的精英集思廣益,探討西九文化區的未來發展路向。其中一個小組是“博物館小組”,負責研究如何打造一座可配合西九文化區發展的博物館。當時的小組成員提出了“M+”(即Museum Plus)的大膽理念,希望創建一所超越傳統的博物館。
在當代藝術和文化領域,舉世聞名的有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和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M+是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目標是發展成一所媲美其他國際頂級博物館的文化機構。
視覺文化是我們看見的一切,甚至超越所見。它跨越界別,從古代器物到當代藝術品、從城市景觀到我們的生活空間、周遭的日常物件,包含繪畫、雕塑、水墨、裝置、流動影像及數碼媒體等不同媒介,展示的作品包括建築繪圖和模型、平面設計標識、工業製成品、唱片封套、海報、電子遊戲等。
香港視覺文化在地理和主題上很獨特,包括流行文化、通俗物質文化、印刷文化和傳媒文化等各個方面。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水墨藝術,這是香港視覺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視覺藝術領域的基石之一,其範圍十分國際性和跨地域,契合博物館的全球視野。
在20世紀至21世紀初,數碼空間、科技的急速進步以至建築與設計的發展都對視覺帶來巨大的衝擊。這些變化反映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之中,建構成豐富的視覺文化。因此,作為一所嶄新的視覺文化博物館,我們希望以香港中西薈萃的特色為基礎,抓緊當代視覺文化的脈搏,將這股活力融入我們的展覽當中。M+展示的視覺文化,回顧20世紀50年代至今視覺文化的發展,提供不同角度的詮釋,當中許多珍貴的系列甚少在其他地區的文化機構展示。
世界級博物館,如紐約MoMA和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Centre Pompidou)等,都是在特定時間和特定環境中搜羅積累館藏。 M+所希望做到的,不僅是搜羅能反映其時代和地域特色的藏品,我們的最終目標,是積累一批能從香港的角度觀照世界的藏品,讓人透過它觀看視覺文化在全球的發展。由去年11月開幕至年底,我們已接待了超過37萬名訪客。我們十分希望M+最終可成為一所高瞻遠矚、靈活多變、具社會觸覺的文化機構,集意念、陳設、對話、教育和娛樂於一身。
記者:國家“十四五”規劃中提到 “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M+博物館被寄予厚望。對此,M+有何思路或計劃?
華安雅:我們對此感到十分鼓舞。隨著M+去年開幕,加上預計今年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西九文化區將具備獨特優勢,成為世界級綜合文化藝術區,成為推動大灣區及其他地區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西九文化區將全力以赴,積極為此使命作出貢獻。
我們深信,M+將是推動中國內地、亞洲及國際之間的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機構,為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奠下穩固基礎。 M+將開拓香港文化藝術界或其他文化機構過去較少涉獵的領域。例如我們與香港藝術發展局合作,自2013年起多次支持本地藝術家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外圍展,樹立香港的國際文化藝術之都形象,為香港藝術家和設計師提供國際級展示機會。
M+不論在館藏方面,抑或博物館團隊,都是中西合璧。 M+藏品系列約有8,000件作品,23%來自香港藝術家。我們非常重視中華元素的視覺文化和藝術,例如在地下大堂最當眼的混凝土柱上,就展出了M+委約著名書法家董陽孜創作的水墨作品。M+非常重視與國家文化機構的交流,例如我們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有非常緊密合作。 M+團隊來自多元化背景,除了有不少香港本地和海外的同事,更有不少來自內地,如希克資深策展人及策展事務主管皮力博士,曾任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系常務副主任。這些都反映M+對“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到的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可以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
將香港文化景觀帶入國際
記者:2020年,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品交易中心,僅次於紐約。同時,香港擁有久負盛名的巴塞爾藝術展。您認為,這是否說明香港在國際文化藝術發展方面具備天然優勢?
華安雅:香港現時為全球三大藝術品拍賣市場之一,與紐約及倫敦齊名,這是建立在強大的文化和商業基礎上的。香港作為一個中西交薈的文化樞紐,既有中華文化的特色,又是高度國際化的都市,對文化的包容性和接受能力都很高,擁有發展為世界最頂尖藝術品交流和拍賣中心的潛力。
香港歷來是中國藝術品和古董的貿易中心,其獨特歷史和地緣位置吸引著西方藝術品和中國買家。如今,拍賣的作品從古代到當代、從中國山水畫和玉器以至西方油畫和珠寶都有,國際拍賣行、藝博會,如世界頂級的巴塞爾藝術展和國際一線畫廊紛紛進駐,鞏固了香港作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堅實地位,不僅提升香港的全球地位,也對本地的文化藝術界產生巨大影響。
我們多年來一直與巴塞爾藝術展,以及與香港其他藝術機構緊密合作。 M+在過往多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中,在公共空間設置展區,向訪客介紹關於M+藏品、大樓和各項活動的資訊。在2022年度的香港展會,我們正與巴塞爾藝術展商討,共同委約在M+幕牆上的流動影像作品。 M+使命的重要一環是將香港視覺文化與全球視覺文化聯繫起來,將香港的文化景觀帶入國際。 M+將改變香港的文化景觀,展出卓越獨特的視覺文化藏品,同時確保我們的未來發展及視角是國際化的。
21世紀的博物館
不再是傳統展示作品的普通美術館
記者:您在澳大利亞多地的博物館有豐富的策展經驗。您認為香港發展一個如此大型的博物館,除了剛剛提到的優勢之外,同時還面臨哪些挑戰?
華安雅:我在斯里蘭卡出生,14歲和家人移民澳大利亞,在悉尼大學修讀藝術史,之後在倫敦泰特美術館發展我的事業。20世紀90年代,我回到澳大利亞布里斯本的昆士蘭藝術博物館,負責開拓當代亞太館藏。從那時起,我便經常到亞洲不同地方,包括中國內地、中國台灣、東南亞、印度,當然還有香港特區,物色藝術作品。因此我對亞洲的歷史、文化、藝術都有很深的認識,亦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2002年至2012年,我牽頭布里斯本的“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該展覽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將亞洲藝術帶到澳大利亞。2016年加入香港M+前,我已與當代中國藝術家如張曉剛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視覺藝術總設計蔡國強合作,展示他們的作品。
要在香港建立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以香港和亞洲的視角講故事,從內容上看並不困難。亞洲具有豐富的人文底蘊,電影、藝術、設計、建築等都有其深厚而獨特的歷史。然而,在地球的這一端,亞洲的博物館文化不及西方成熟。
我們經常說,21世紀的博物館不再是傳統展示作品的普通美術館,而是一個全面、綜合的文化機構,旨在啟發、取悅、教育和引導巿民探索多元和培育創意。這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M+的“+”的意義——希望提升社會的文化品質,透過文化基礎建設陶冶公共生活,滋養思想,鼓勵創新。
因此,我們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建構博物館文化,這是更高層次、更偉大的目標。要達致這個目標,把M+建設成世界級博物館,需要國際視野及堅定不渝的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我期望M+不只是一座概念一新的建築物,而且是推動中國內地、亞洲及國際之間的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機構。我亦希望這座博物館對香港的文化發展有所建樹,培養社會大眾欣賞藝術,在未來數十年厚植本地創意領域的軟實力,確立這所世界級博物館的獨特模式,將之經營為公眾引以為傲的文化地標,不負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對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支持。
記者:M+備受關注,因而在各方面都難免受到很多討論、甚至爭議。有評論說,希克的藏品是“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之一”;也有評論認為,M+的希克藏品全部採用同一個人的藏品有失偏頗,不符合權威博物館形象;甚至有更犀利的評論對藏品的藝術價值表示了極大的質疑。對此您怎麼看?
華安雅:M+是一間世界級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與其他國際博物館一樣,M+的收藏策略及策展方針均以研究為基礎及以嚴謹的學術精神為原則。與香港其他機構一樣,M+定會遵守香港法律,並會秉持最高的專業及藝術操守。
現時M+藏品系列有接近8,000件作品,包括M+希克藏品的1,510件作品。烏利·希克博士1979年開始在中國工作和從商,上世紀90年代曾擔任瑞士駐華大使,一直熱衷於收藏中國的當代藝術品。 M+希克藏品收藏了320位藝術家的作品,作者不乏當今中國藝壇當紅的藝術家,例如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蔡國強、曹斐等。M+希克藏品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中國當代藝術藏品,同時亦是M+藏品系列的重要基石,從一個側面記錄了中國藝術自1972至2012年這40年的發展。
然而,M+的中國當代藝術絕不限於M+希克藏品,M+會繼續按既定的“收藏政策”,搜羅具出色創意、美學素質、豐富歷史與紀錄方面的重要性的作品,豐富館藏。
我們明白,不同人看藝術作品,有不同觀點、演繹和看法,甚至批評,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作為一所世界級的博物館,我們一定會以謙遜和開放的態度,聆聽所有對M+的意見或批評。公眾以藝術為本,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去欣賞藝術作品,亦有助保持良好的文化創作氛圍,對香港在國家支持下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也更為有利。
記者:您印象最深刻的館藏作品是哪一件?
華安雅:我認為M+的太多藏品都非常出色。我必須一視同仁地向大家推薦每一件作品。如果必須選出一件的話,我會選擇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的《亞洲土地》。這是個里程碑式的作品,由非常大量由中國廣東村民製作的泥人構成,反映中國地廣人多。這個作品共有20萬個泥人,是藝術家於2003年邀請300多位廣州市象山村村民製作的,現在M+展出的是其中8萬個。這是葛姆雷從1989年開始創作的《土地》系列作品其中之一,也是目前該系列中規模最大和最具野心之作。《亞洲土地》曾在廣州、上海、重慶、北京等地展覽,M+很榮幸成為這一作品的最終歸屬。這也顯示了M+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文化交流中已經開始發揮重要作用。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