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林鳴崗 I 香港旅法藝術家 、香港油畫研究會會長
重建自己的家園,樹立文化藝術的自信,確立自己的話語權,建立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指日可待,但是也任重道遠!
文化的主權和話語權
中國聖人說過:「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言語要謹慎,做事情要隱惡揚善。中國人也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拿現代人的解釋,硬實力、軟實力要相互配合應用。 「文」屬於軟實力,國家需要。 「武」自然屬於硬實力,國家也需要。 「文」排在第一位,「文以載道、匯則興邦」,可見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個國家經濟不富裕、政治不清明,文化的軟實力就不可能發達,就無法使人民精神生活愉悅和和諧。實際上文化的話語權也是屬於國家主權的範圍,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文化上的管理和規範能力,而是任性自由發揮,也一定會產生許許多多憂患,甚至寶座旁落,江山變色。
「話語權」本身是個外來詞,法國思想家米歇爾.福柯在1970年就職法蘭西科學院院士時的演說《話語的秩序》中最初使用了「話語權」一詞。這裡的「權」即權力(pouvoir)。法語是「pouvoir du discours」。英文是「discourse power」或者「power of discourse」,都有權力的含義。
審美是人類的一種精神生活境界,剔除現實生活一些醜陋東西,追求一種高雅、優美的品質環境是一種審美。審美的意識會洗滌人類靈魂的髒垢,給生命帶來許多慰藉和陽光、光明和希望。所以在世界各大美術館都是展現一些優美、悅目的藝術品。審美成了第一要素,一概拒絕一切審醜的東西。審美自覺和自信,傳統文化裡面必須要有足夠的魅力,也必須不斷學習、傳承、再創造才能夠形成獨特的文化話語體系,構建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自主和話語權。
遺憾的是,以上的三點對於曾經被英國殖民管治的香港人來說,似乎困惑重重。香港已經回歸25年了,後殖民文化沒有清除。一些香港人極端重視商業利益,見錢眼開。各種思潮、窄路相逢,有時風平浪靜,有時卻是針鋒相對,幾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如何真正找回自己中國人的母體文化的根脈和靈魂,找到中國人的信仰與精神歸宿,確立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主權、話語權,這對於香港人來說無疑是個極大的精神挑戰。
全球化的迷思
在全球化的今日,由於交通、通訊、科技和網絡等等的迅速發展,特別是訊息交流的日新月異。人們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之中,精神世界已經變得十分緊張,我們的神經系統很多時候已經感到疲乏。旅遊業的發達使我們可以經常去世界各地遊蕩,但是很多時候都有不知「東西南北」和不曉得「此身在何處」的感嘆。物質世界的豐富,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花花世界令人眼花繚亂,又令人心馳神往。在這樣的一種全球化的生活環境之中,一個個體的微小生命,甚至是一群人、一堆人群之中組成的團體也往往會迷失,也往往會有失憶、痛苦、徬徨的熬煎。精神層面出現迷茫的「無意識」,對我們的影響是很大的。很多時候,我們對於世界上奇奇怪怪的事情感到極其驚奇,又萬般無奈。我們瀏覽一下報紙、書籍、電視台、電台、電腦、手機提供的層出不窮的訊息,我們會深深感到力不從心,我們在巨大的訊息量面前束手無策,不知如何得出一個準確的判斷。眼前的訊息有的極其荒唐、古怪;有的又是振振有詞,言之鑿鑿;有的各執一詞,相互矛盾;有的華麗美妙,有的慾蓋彌彰⋯⋯這種鋪天蓋地、煙霧彌漫的現象真的像打仗的戰場。我深深體會到一種「話語權」的力量,這個世界似乎充滿一種悖論。誰擁有了話語權,誰就代表一種真理的聲音,誰也就是一個勝利者。
「宣傳的基本原則就是不斷重復有效論點,謊言要一再傳播並裝扮得令人相信。」「謊言重復千遍就是真理。」這是近代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名言」。結果戈培爾通過宣傳、輿論洗腦的種種手法,為納粹政權搖旗吶喊,名正言順地殺害了六百多萬猶太人。居然還有很多猶太人自己跑入自己挖好的土坑,心甘情願地自取滅亡。這是「話語權」的力量。
其實,我們的老祖宗,早在公元二千多年前就有燴灸人口的「指鹿為馬」的故事。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趙高通過這種「指鹿為馬」的欺世盜名、顛倒是非的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確立了自己的地位。這也是「話語權」的權力昭示。
這兩個事情提醒我們:「話語權」代表的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可以殺人的武器。可以將謊言變成真理,可以指鹿為馬。善良的民眾一旦喪失了話語權, 我們的話語權如果落入魔鬼的手中,我們將會面臨烏雲蔽日、暗無天日的日子,而且隨時會丟失腦袋!
如今的世界,各國都在極力爭取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話語權,話語權成了生命線,話語權的爭奪也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場,成了主權的象徵。奪取話語權往往就是勝利的集結號。隨著中國四十多年來的經濟發展,中國在世界舞台上也越來越有話語權了,這是得來不易的歷史性轉折。長期以來,由於中國的積弱貧窮,中國在國際舞台上根本沒有話語權,都是任人宰割的局面。但是最近與美國的「貿易之戰」,中國人以自己的聰明和才智,勇敢和自信,有效化解了美國的進攻。隨著中國變得越來越強大,中國人的話語權會深刻影響世界的格局,也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的認同和尊重。弱國沒有話語權,話語權是要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得到的,不會從天而降,也不可能得到旁人的恩賜。話語權已經和國家的主權有了血肉關係。
話語權的創造力和雙刃劍
被英國殖民管治150多年,香港人的話語權從何談起?現在香港回歸祖國了,香港人正在一步步改變自己的命運。一個更加繁榮昌盛、魅力四射的香港必將出現。 2021年,中央給香港提出一個艱鉅的負有使命感的任務,香港需要建立一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是一個正確和偉大的工程。目前中國人的硬實力越來越強大,但是,如何發展中國人的軟實力?如何用好自己的話語權?如何發展自己的文化事業,使中國真正成為一個文化大國?這是一個緊迫的課題。
筆者是個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超過50年,旅居巴黎20多年,埋頭苦幹、含辛茹苦,如今到了古來稀之年,「常懷千歲憂」。我相信「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也相信「文以載道」,可以富國強兵、可以強健身心。自己是學美術的,也相信「莫把丹青等閒看,無聲詩裡頌千秋」。但原來很多的漢語詞匯居然是日本人翻譯的舶來品:美術、美學、抽象、藝術、素材;政治、政策、方針、政黨、民主、階級、共產主義、資本主義⋯⋯語言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生活的結晶創作,語言創作就是一種軟實力啊!再看看法國人在文化方面的創造力:「自由、平等、博愛」、「人權」、「話語權」⋯⋯德國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美國人的「軟實力」、「文明的衝突」⋯⋯
法國在文化藝術方面是令世人刮目相看和引為驕傲的國度。在繪畫創作方面,理論隊伍的擴大和影響也是有目共睹的,影響力普遍整個世界。古典主義、寫實主義、印象主義、後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抽象主義、極簡主義、後現代、現當代⋯⋯層出不窮、到了花樣百出的地步。這種獨創性的語言,變成一種軟實力,極大豐富和發展了人類社會理論性的建設,不用槍炮子彈,不用拳頭和暴力,就悄悄霸佔了語言陣地的製高點。語言的魅力變成一種文化的軟實力,不知不覺佔據了人類的精神生活,甚至徹底影響和改變了人類的現實生活?這是一種新的語言的「霸權主義」,不能否認其挖空心思、殫精竭慮的創造力,正是這種創造力,提升了自己民族的形象和精神創造力的高度。美國的話語權極大,也無形之中代表了一種軟實力,好萊塢的大片、奧斯卡金像獎、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等等甚至成了一種生活型態。話語權自然為他們增添了影響力。
價值觀、審美觀的困惑和混亂
香港特區政府在很多方面沿襲原來港英政府的一整套管理和統治方法。回歸祖國以來,把「五十年不變」,變成「一成不變」,後殖民化的嚴重弊端終於露出猙獰面目。在這方面完全是嚴重的失誤和後知後覺。教育界、文化界、藝術界問題重重,特別在2019年的「黑暴」動亂中充當了先鋒作用,香港的大學生表現令人失望和震驚。知識界、教育界、文化界,甚至法律界一些人更是霸佔著話語權的高地,通過報紙、電台、電視台、雜誌、網絡,以及各種各樣媒體進行瘋狂的挑釁和表演。一時間,話語權旁落他人之手。烏雲翻滾、硝煙彌漫,大有天翻地覆,改朝換代之勢。這暴露了香港特區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嚴重失誤和迷失,後果無疑是極其嚴重的。如果不是中央政府即時作出高屋建瓴、定海神針的舉動,香港一定會黯然失色,變成一個臭港了。香港的確需要第二次回歸,這是文化精神上的回歸。
我們需要正能量的博物館
十幾年來,筆者在不少文章和作品裡提出批評和建議。我對香港西九文化區的種種現象和失誤非常關注。現在的西九視覺文化博物館仍是被一群外國人把持。不懂中文的外國主管可以有購買千萬藝術品的權力,可以任意收藏他們心目中的天價藝術品。西格.烏利還在西九設立批評家藝術大獎,進一步擴大個人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從西九視覺文化博物館現在展出的大量作品來看,很多是「偽藝術品」,展覽開幕以來惡評如潮。可是特區政府高層卻一再聲明「相信這批專家會有能力」,但是事實上卻是見不得陽光的東西,令人瞠目結舌。這源於特區政府不聞不問且束手無策。這個藝術的框架模式,是西方模式的移植,甚至過猶不及。
博物館的影響力非同小可,也是一個地區和國家的面子招牌,是一扇窗口。它的展品將會影響好幾代人,也會影響很多國家的觀眾。它不但是一個政府的文化宣傳重地,也是最權威、最有公信力、最集中地反映了這個國家、這個地區民族、文化藝術的最高水平,展現的是價值觀、審美觀、生命觀、精神生活的殿堂。各國首都都有富麗堂皇、燦爛奪目的美術館,展現的都是人見人愛、令人流連忘返、百看不厭,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充滿智慧結晶的藝術品。這些偉大的藝術品,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類的精神素養,帶來了永久的美好回憶。成了這個國家引為自豪和驕傲的第一品牌⋯⋯香港西九視覺文化博物館大而無當,浪費了納稅人的血汗錢。筆者見過無數博物館,還沒有見過一家公立美術館會有一個牌子寫著「兒童不宜參觀」的提示牌子。許多展品是想叫我們成為「窺淫癖」和色情的罪犯嗎?特區政府不重視,甚至完全看不見文化藝術的內在和永久的生命力,只重視眼前的可視的經濟效益,管理權、話語權的失落觸目驚心,無法建立文化的高度和精神的價值觀。尤其是公眾的話語權、媒體更被一小撮別有用心的人把控和壟斷,造成為政者集體失語,或者無能為力、一籌莫展。很多真相被掩蓋、扭曲,荒謬絕倫的事情經常橫行和發生。
香港很多機構和平台,特別是香港西九文化藝術區全部照搬西方的模式,不但達不到平視的水平,繼續亦步亦趨,結果是邯鄲學步、狗尾續貂,實在是貽笑大方,令人不恥。缺乏民族的主旋律和獨創性,迷失自己審美價值觀、民族文化觀、獨特性的品牌。到處充斥著濫竽充數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展示只會遭受更多人的譏笑和鄙視。如果你到過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就會發現這些所謂的藝術品,似曾相識、處處可見,沒有可親、可視、可敬可佩之處,沒有敬畏之感,人人可以唾手可得、信手拈來,實在感到平庸和反智,更是全方位把西方世界當代流行的各派、各形式主義的文化藝術糟粕一概全單照搬。這是不懂母體文化,缺乏文化自信,自卑心理作崇,卻又急功近利的土豪行為。絕大多數的作品品味低俗不堪、藝術語言和技巧低劣,屬於負能量的精神產品。他們推崇吸眼球的東西,卻不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曇花一現的過眼雲煙的「偽劣商品」。遺憾的是,我們很多人非但沒有警覺而且還不斷鼓掌和喝采⋯⋯
成就中國文化話語權是當務之急
香港非常需要一批文化藝術人才,講好中國人的故事,我們需要接地氣,與廣大民眾心連心,產生心靈共鳴的藝術作品。掌握好話語權,需要一種強大的軟實力,才能「潤物細無聲」,直達人們的心田。只有高雅、優美的作品才會產生向心力、凝聚力,提升民族的審美境界,提升國家的影響力。文化藝術才會有永久的生命力。
文化中心的建立需要一流的人才,而一流的人才需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文化大國不是一朝一日建成的。需要培育本土人才,依靠外來的文化藝術人才只能是補充和借鑑。不能喧賓奪主,丟失母體根脈。科學技術可以移植、甚至照搬。因為,它屬於技術層面。但是,文化藝術卻有差異性和獨特性,屬於精神層面,其中複雜性、精妙處又如何鑑別?在英語系統治世界話語權的語境中,在幾百年裡沒有中國人話語權的時空裡,中國人的文化根脈在哪裡?文化的自信找到了嗎?世界人民了解了嗎?所以,以為緊跟旁人屁股、拾人牙慧就是文化藝術的全球化,就是接軌和融入,實在是荒唐和無知。比如:目前全世界藝術界都在流行一種「概念藝術」,被很多人吹噓為是一種偉大的發現。其實,古今中外,這種藝術形式人類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就無處不在。 《聖經》裡面就有無數燴灸人口的故事,完全就是一種概念藝術的形式,而中國人的老祖宗在成語字典裡的故事成千上萬,都是概念藝術的精彩演繹。
香港是個商業城市,香港缺乏美術學院、缺乏文化局、缺乏評論家、缺乏藝術家、缺乏鑑賞家、缺乏思想家、缺乏政治家。殖民地式的奴役思想根深蒂固,非一日可以消除。香港不缺大老闆,甚至比比皆是,唯獨缺乏文化。即使富可敵國、萬貫家財,沒有佔領人家的精神高地,沒有令人信服的軟實力,沒有自己的話語權和軟實力,仍然不過是一個土豪,不是貴族,不是紳士。
重建香港文化藝術的陣地,弄清楚文化藝術的自信力和話語權,釐清藝術與商業金錢的關係,真正懂得鑑賞藝術品,重建自己的家園,樹立文化藝術的自信,確立自己的話語權,建立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指日可待,但是也任重道遠!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3-4月號第59-63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