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港澳台研究中心課題組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廣州)論壇暨新時代大講堂上指出:「香港特區會繼續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同心攜手,用好國家給予香港的大力支持,積極推進大灣區建設的工作,讓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課題組認為,在做優做強深圳都市圈的背景下,加強香港與深圳都市圈的協同合作,對於高水平建設香港北部都會區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12月1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規劃明確指出,要積極發揮深圳中心城市核心引擎功能,強化東莞的戰略支撐作用,推動深莞惠一體化發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現代化和創新型都市圈。把握打造深圳都市圈機遇,密切香港與深莞惠的融合發展,將對加快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產生重大影響。
一、「北部都會區」開啟
港深全面合作新思維
「北部都會區」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首份由香港特區政府編制,在空間觀念及策略思維上跨越港深兩地行政界線的策略和綱領。它充分體現了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戰略思維。香港將從深圳南山、福田,到羅湖、鹽田三個區域與深圳開展緊密融合,加快發展,香港將直接修建包括地鐵、快軌、北環等等基礎設施,直接連通深圳以上各大區域。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境內加強港深融合發展和密切大灣區聯繫最重要的地區。北部都會區建設面積約300平方公里,約是擴容後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面積(120.6平方公里)的2.5倍,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和更縱深的腹地,擁有七個跨境陸路口岸。按照建設規劃,北部都會區建設完成後,將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並提供65萬個職位,由此可見,雙城三圈以及「港深跨境策略性空間框架」的提出,跳出了以港島九龍為中心的相對狹小的視野,體現香港真正開啟港深全面合作新思維,加快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步伐。
改革開放以來,港深兩地加強互利合作,合作水平不斷提升,時至今日,港深各自優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已從「垂直分工」發展演變到今天擁有各自優勢領域的「平行互補」關係,充分發揮這種互利合作優勢,需要進一步打破在資金、人才、產品、信息等生產要素方面的跨境流動障礙,因此,特別需要在前海、河套等地區加快先行先試,建設深港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區。
2021年9月公佈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為香港的專業人才和企業發展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前海方案》除了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面積擴展超過七倍到120平方公里,更強調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並加快建立與香港聯通和與國際接軌的現代服務業體制。香港特區政府將繼續通過《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充分發揮香港所擁有的國際專業服務優勢,推動落實《前海方案》。
二、深莞惠建設國際化、
現代化的創新都市圈
深圳都市圈各市著重市政基礎設施協調佈局、產業分工協作、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這就要求深圳都市圈內的城市在更寬領域展開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協調融合。深圳需要發揮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功能,東莞強化戰略支撐作用,推動深莞惠一體化發展,推進河源、汕尾主動承接核心城市功能疏解、產業資源外溢、社會服務延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現代化和創新型都市圈。
(一)深圳成為全國首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同意深圳市開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的復函,深圳將率先開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圍繞交通、能源、水利、物流、市政、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深圳將重點推進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平台建設,計劃到2025年,深圳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創新水平位居全球前列,傳統基礎設施與新基建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以基礎設施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1、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在跨界引領發展方面,聚焦樞紐經濟發展的優勢特點、現有基礎、薄弱環節和細微之處,加快建設聯通全球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破解樞紐發展體制機制障礙,建立權責明晰、均衡協同、運行高效的樞紐發展體制機制。推動樞紐偏好型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向平台化、網絡化轉型,構築區域發展新興增長極。
2、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在跨區域協同發展方面,以逐步實現跨區域規劃共繪、設施共建、服務共享、運營共管為導向,探索國家省市聯動、市級協同,形成深圳都市圈編制合力。增強跨區域基礎設施連接性、貫通性,積極構建外暢內聯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立健全深圳都市圈內基礎設施一體化運維管理機制。
3、提高跨區域協調發展水平
在跨領域協調發展方面,協同處理各類傳統基礎設施之間替代、制約、互補關係,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協同發展水平。統籌交通、能源、水務、城市安全等傳統基礎設施空間佈局,推進基礎設施資源共享、設施共建、空間共用。
4、提高基礎設施輻射帶動作用
在跨前沿技術融合發展方面,推動新基建賦能傳統基礎設施,提高基礎設施網絡的輻射帶動作用和溢出效應。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形成集約高效、經濟適用、綠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二)推進深莞惠一體化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時代,深圳都市圈的高質量發展舉世矚目:深圳創新+東莞智造已成為中國創新發展的一個名片,深圳和東莞在科技產業領域已經進入一個良性循環,深圳都市圈人口和經濟快速增長,「前店後廠」產業呈現梯次轉移,已成為年輕移民的創業天堂。
進入消費經濟時代,深莞惠每個城市相互融合、協同高效,緊密聯繫,連接人的時間效率和環境品質越來越明顯。
在深莞惠都市圈中深圳是毫無疑問的核心引擎,而在深莞惠一體化趨勢下,東莞依然是深圳人口、產業外溢的首選城市。而東莞、惠州發展則將呈現清晰的「漣漪效應」——從深圳向外拓展至東莞和惠州等地。深圳有不少企業是總部在深圳,研發在東莞,組裝製造在東莞或惠州,最後,通過週邊港口出港。
得益於良好的產業結構及經濟基礎,東莞成為深圳科技創新企業戰略轉移首選地。東莞的松山湖聚集大量來自深圳的企業,華為的松山湖科研中心、VIVO和OPPO的科研中心、大疆的研發團隊等等。如今,東莞地鐵2號線已開通,1號線、3號線均處於在建的狀態,規劃地鐵網絡深入貫通城市內部各個鎮區,走向上大多延伸至臨深片區,為未來直接聯通深圳地鐵埋下伏筆。
目前,東莞松山湖與濱海灣新區已被政府明確定位為廣深創新科技走廊規劃中的核心創新平台,東莞在作為深圳的製造轉移的首選地,將繼續承擔部分外溢的研發功能,為深圳現代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深莞惠都市圈中,惠州深度融深融灣行動,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以交通一體化為先導,加強與深圳全方位銜接。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加快推進深莞惠一體化,促進大灣區協同共興。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攜手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打造成為大灣區世界級先進製造業基地不可或缺的一席。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高標準打造潼湖生態智慧區等合作平台,建設深圳創新資源首要承接地和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深化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融合共享,強化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提升融入大灣區發展實效。建好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基地,打造大灣區「中央廚房」。探索建立惠州與港澳特色合作平台,高標準建設港澳青年創業基地,營造適合港澳青年創新創業人文環境,促進惠港惠澳緊密合作。
惠州全面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建成贛深高鐵、廣汕鐵路惠州段,推動深惠城際和深汕高鐵惠州段建設,推動城軌公交化運行,實現廣深港惠「一小時生活圈」。高標準建設惠州千萬級幹線機場,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高質量推進交通強國試點任務,構建高效暢通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三、把握深圳都市圈機遇
加快推進香港北部都會區建設
從區域經濟發展態勢看,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需要把規劃建設世界一流都會區作為國家長遠發展戰略,以提升全球競爭能力,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如果香港北部都會區與深圳都市圈加強融合發展,完全有可能在5至10年內建成亞洲最具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都會區。
(一)共建現代產業集群
從大灣區產業分佈看,目前,IT、高新技術產業主要聚集在深莞惠都市圈;從產業發展層次看,雖然深莞惠三市的產業發展層次不同,但是在產業結構上存在很大互補性。因此,香港與深莞惠區加強協調,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必將對大灣區產生強大輻射帶動力。更為重要的是,深莞惠港一體化,將加快構建大灣區協調發展的新戰略格局,成為更好帶動大灣區實現持續可協調發展的「經濟發動機」。
東莞雖然被稱為「世界工廠」但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正面臨巨大挑戰,出現用地緊缺、用電緊張、高素質人才短缺等問題。惠州主要以大亞灣石化能源產業為經濟支柱,擁有大量土地,山海資源仍然有很大開發潛力,大亞灣海洋資源非常豐富。加強香港與深莞惠一體化融合發展,可以各補其短、各展所長,可以實現從產業結構和都會區發展等方面的更深層次協調發展。
深莞惠港融合發展,港深將為莞惠注入新的資金、科技和人才機遇,推動東莞粗放式經濟向精細化方向發展;為惠州的石化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帶動旅遊業和住宅地產的高質量發展。而莞惠將為港深的科技、金融、商貿、物流提供配套和基礎服務;港深也將通過東莞、惠州,解決自身的土地困局。
在產業規劃方面,香港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不僅有望解決住房供應問題,更有利於改善香港產業結構過於偏重服務業的問題,推動再工業化,實現香港經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目前已經建成落地的香港數碼港和香港科技園,面積都比較狹小,可提供的創科職位較少,難以從根本上改變香港的產業結構。此次規劃的新田科技城將對接深圳發達的科技創新產業,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型產業在香港的發展,優化香港的產業結構。
在產業鏈發展方面,深莞惠港加強創新資源協同配合,充分發揮珠江口東岸高端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和配套優勢,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合作,有利於聯合構建以高端電子信息為主導的科技創新產業體系,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拓展高科技產業發展新空間。
(二)發展現代海洋產業
香港海洋經濟起點高,善於通過市場配置資源,金融政策自由便捷,在涉海銀行信貸、海事保險、融資租賃、信託基金、股票融資等金融領域發展條件優越。深圳、東莞、惠州等城市則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科技創新能力較高,且擁有廣闊腹地與市場空間,發展潛力巨大。但由於受制於體制機制及開放合作程度,深莞惠港在發展海洋經濟所涉及的人、財、物、資金和信息等方面還存在障礙,缺乏海洋產業鏈整合與跨區域海洋產業合作、佈局優化等的協調與資源合理配置,深莞惠港海洋經濟協同發展的效率與水平仍然較低。
《前海方案》的發布,為深莞惠港海洋協調發展注入了新動能,釋放新空間。
《前海方案》提出,前海要集聚國際海洋創新機構,大力發展海洋科技,加快建設現代海洋服務業集聚區,打造以海洋高端智能設備、海洋工程裝備、海洋電子信息(大數據)、海洋新能源、海洋生態環保等為主的海洋科技創新高地。 《前海方案》為深莞惠港創新合作方式,推進海洋經濟要素流動、推動海洋產業發展的提出了明確指引。
前海合作區的開發建設,為香港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路徑。擴區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120.6平方公里,將極大緩解制約香港產業發展的用地緊缺問題。
對香港和深圳而言,二者都是沿海城市,都已經在各自的區域內佈局了若干海洋產業。前海的擴容,給深港海洋經濟合作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和深圳的創新能力,港深雙方可以聯手發展海洋科技及新興海洋產業,加快建設現代海洋服務業集聚區。
前海合作區的開發建設,是香港融入內地構建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契機和重大合作平台。作為外向型經濟典型代表的香港,其市場發育程度、與國際規則對接及國際交流水平較內地具有很大優勢,其與海洋相關的金融服務、海洋科技發展水平較高。深莞惠經過多年的海洋經濟轉型升級,海洋電子信息、海上風電、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裝備、天然氣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務等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在差異化的海洋產業結構下,提升香港在大灣區海洋經濟發展中的參與度,可以為香港海洋經濟發展創造新的增長點;同時,還可以培育壯大更多海洋新興產業,提升相關海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為深莞惠港海洋經濟的高水平合作釋放新的動能。
(三)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
展望「十四五」,深圳將建成「暢達國內國際、引領灣區協同、體系融合有序、服務高效滿意」的交通強國城市範例,交通高質量發展進入全球城市前列。到2025年,深莞惠將基本建成連通大灣區、服務全國、輻射亞太、面向全球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形成體系完備、綠色智能、一體暢聯的現代化交通服務體系,為深莞惠全面建成國際化、現代化的創新都市圈提供更加完善的交通保障。
1、完善高鐵通道體系布局
深圳將著力打造深圳融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高鐵通道體系,完善「南北終到、東西貫通、互聯互通」高鐵通道布局。東部方向,加快建設深圳至深汕特別合作區高鐵,謀劃深圳至河源高鐵、銜接杭州至廣州高鐵,強化深圳與長三角之間的聯繫。中部方向,建成贛深高鐵,規劃廣州至深圳第二高鐵、銜接廣州至永州高鐵,形成深圳聯繫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新通道。西部方向,加快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建設,積極推動深圳至南寧高鐵前期工作,打通深圳面向大西南的戰略通道。
2、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北部都會區的整合和擴容工作,會由以鐵路為運輸系統主要骨幹所帶動。
為促進港深鐵路運輸系統互聯互通,港深兩地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考慮通過北環線支線經落馬洲河套地區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也會通過「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與深圳共同探討優化羅湖口岸的交通接駁之建議。 「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也已展開連接洪水橋及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的研究,第一期研究預計於2022年完成。
(1)將東快線延伸至深圳羅湖
為了服務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除跨境鐵路項目外,香港特區政府探討將東鐵線延伸至深圳羅湖,並在深方設立「一地兩檢」口岸,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站之間增設一個非過境鐵路服務的新鐵路站,以釋放羅湖/文錦渡及上水北一帶的發展潛力。
有關初步構想會因應特區政府發展局的進一步研究,考慮有關地區土地用途規劃、預計新增的人口及就業數目及發展時間表再作詳細探討,務求以最有效方式滿足北部都會區居民及就業人士的交通需要。
(2)延伸港深西部快線至前海
連接洪水橋/廈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把正在規劃的北環線向北伸延,經落馬洲河套地區(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港深創科園)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
港鐵北環線作為西鐵線第二期工程,計劃耗資 620 億港元(80 億美元)。這條線路也將作為往返新界西部的乘客與落馬洲邊境檢查站的連接。該鐵路項目預計將於2025 年動工,預計於 2034 年完工,屆時洪水橋與前海之間的距離約為16公里,預計行車時間為30分鐘。
此外,將北環線由古洞站向東伸延,接駁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一帶,再南下經打鼓嶺、皇后山至粉嶺;探討興建尖鼻咀至白泥自動捷運系統的可行性,以帶動該區和流浮山的發展。
(3)簡化申請程序和降低手續費用。
香港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正在敲定「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的實施安排細節,並致力簡化有關的申請程序和降低手續費用。兩地也同意計劃可稍後延伸至另一個連接香港和深圳的陸路口岸,讓香港私家車可以無須配額便捷穿梭於粵東粵西地區。
(四)加強生態保護深度合作
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香港已經宣布爭取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香港與深莞惠需要加強生態保護的深度合作,特別是著力在發展低碳社區、開發低碳技術和人才培訓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共同為國家邁向碳中和做出貢獻。
1、加強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
推動大氣、地表水、海洋等領域標準銜接。充分利用粵港持續發展與環保合作小組、深港合作專班等平台機制,共同研究解決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問題,拓寬環保合作領域。推進深港生態環保領域「雙城聯動」,加強與深莞惠港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合作,全面加強生態型產業合作。
2、加強協同立法實踐探索
協同推進區域大氣環境、海洋環境治理,共同加強固體廢物分類處置利用,共同營造優美的生態環境。加強區域協同立法實踐探索,促進生態環保政策銜接。推動建立區域生態環境合作交流機制及重大項目實施常態化會商機制。建立統一的環境監測管理系統,提升區域生態環境治理科學化。
3、深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推動建立常態化的區域協作機制,完善污染天氣區域聯合預警機制,探索從區域層面全面防治臭氧污染。推動區域逐步統一環境標準限值和落後產業升級措施,合作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港口機械等應用。推動實現空氣品質監測信息的互通和共用。
4、加強海洋生態環境聯防聯治
推動建立深港、深莞、深惠、珠江口聯合治理機制,推進珠江口水質持續改善,探索突發海洋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處置區域合作機制,加強在海洋污染防治方面的合作。
5、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協作
加強大型山體綠地、深圳灣、大亞灣、大鵬灣及珠江口濱海濕地等區域性大型自然生態空間保護與修復,共同構築區域生態安全體系。
6、推動生態環境共保共治
建立環境治理信息共享和治理聯動機制。完善跨界臨界建設項目環評聯動機制,聯合加強跨區域污染企業環境監管。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聯動機制。建立區域統一的環境監測管理系統,實現污染源信息動態更新、全生命週期管理。
(五)加強醫療、教育、養老民生合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社會民生事項合作,積極回應香港民眾訴求,為促進香港民眾到深莞惠發展提供便利,共建共享區域優質生活,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1、開設一站式政務服務中心
建議面向香港民眾和企業提供多種跨境政務服務便利,例如涉及金融、住房、醫療和教育等民生類個人服務,稅收優惠CEPA資格認定、公司異地開戶、外資准入手續辦理等公司業務,成立香港市民了解深莞惠各地政策的「一站式中心」,有效提升香港民眾和企業來深莞惠發展的意願和便利。
2、加強青少年交流和教育合作
提升香港青年的國家向心力,讓香港青年有更多機會親身走進深莞惠等城市,探索在更大舞台各展所長的機會。
支持配合香港特區政府實施「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深莞惠港加強對接,研究制定配合「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實施的相關支持措施。
支持香港青年在深莞惠等城市創業就業,推進建設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體系建設,落實惠及港澳人員的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加強專業職業教育和培訓合作。積極推進粵港澳專業技術人才職業資格認可,完善技能人才「一試多證」評價模式,並推進技能人才培訓合作。
除支持香港高校來內地合作辦學外,可為有意來深莞惠開辦港人子弟學校的辦學團體提供各種行政和法規對接的協助,幫助辦學團體能夠儘快開辦授課。同時,建議深莞惠港之間政府開展合作,考慮以學券形式補貼港人子弟的高中教育開支。
3、促進醫療資源互通互享
加強深莞惠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繼續盡最大努力支持香港疫情防控,保障供港生活必需品快速通關和安全穩定供應。
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支持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點使用香港註冊的臨床急需藥品和醫療器械。加快制定《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配套制度。
配合香港特區政府委託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為長期居住廣東的有關香港居民提供復診服務。
推進符合條件的持居住證的港澳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落實《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支持在深莞惠等地居住且辦理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的未就業港澳居民,在居住地按照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借鑒「香港長者醫療券」和「香港醫管局在粵患者復診特別支援計劃」經驗,探索跨境醫療服務由門診服務延伸至日間手術和住院服務,探索深港病人兩地醫保報銷支付機制,利用香港醫管局在粵患者復診特別支援計劃中跨境電子病歷經驗,建設健康醫療數據「灣區通」,推動深港優質醫療資源互通互享。
由於香港長者前往內地養老面臨兩地醫療體係不同、津貼領取限制、醫療跨境報銷難等造成的經濟負擔等問題,因此長者群體在生病時有時仍需返回香港就醫,對生活造成不便。建議擴大醫療券在深圳醫院使用範圍,在跨境支付醫療開支方面,可以參考澳門與珠海橫琴的跨境醫保模式,研究在深圳設置可供醫療費用結算的醫院,使港人的門診醫療護理費用等由香港衞生署自動與該院結算,進一步突破醫療費用跨境報銷的阻礙。
4、推進高校科技創新合作
深莞惠港高校合作是科技創新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香港擁有一流的高校和基礎科研能力,但是在科研成果轉化、產業支撐和拓展市場空間等方面,都需要與深莞惠加強合作。目前深港高校合作還處於自發的零散的、個別課題組之間的交流,合作層次較淺,科研成果轉換率仍然不高。應建立健全高校科技合作激勵機制,讓深莞惠港的科技要素更加自由和暢快地進行流通,形成協同創新,爭取在大灣區聯合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聚集高水準專業研究人才,發揮深圳都市圈和香港高校高水平科研學科豐富、互補性強的優勢。在聯合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探索建立深莞惠港高校專利成果共享池,加強聯合科技攻關,建立全球科技合作戰略網絡、加快產學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也可以由政府牽頭成立科技成果創業投資機構,挖掘高校高價值的專利成果為創新發展提供支撐,多措施並舉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落地。
(本課題組成員:任志宏,課題組組長,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梁育民,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員;郭楚,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3-4月號第64-72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