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記憶的組成部份及相關功能
承接上集,我們今期繼續討論工作記憶。工作記憶的功能是把訊息作短期儲存外並進行加工處理(manipulation),這包括以下的組成部份:
i.轉移:思考時把多項選擇交替轉移到更為合適的一個任務,例如解一道數學題時,發覺算法不湊效而改用圖像法;閱讀一段描寫文時,同時在腦中建構成一幅情境圖晝;一邊聽課一邊做筆記(多任務並時執行)。我們要同時兼顧多項訊息並完成任務,需要有效地分配注意力。
ii.抑制:暫忘跟目標無關的訊息,把思考力(如記憶)分配到特定範疇上,包括思路和情緒(EQ)以長久維持特定的工作方向。
iii.更新:監控輸入的訊息, 用當前任務有關的新訊息以取代關係不大的舊訊息,例如在對奕中,棋手因應對方的著法而不斷更新策略;閱讀時,因句子不斷出現分句而作出相應更新的理解。

上述思考的配置和運用是有一個中央執行系統指揮,所表現的能力可歸納為專注力的強度及其有效運作,整套系統稱之為“工作記憶”,我們的思維、學習能力與工作記憶量有緊密關係。記憶量大的人能專心、持久、不受外界干擾地工作,對解難有更大的變通力和能耐。記憶量少的人處理問題時,會變得思維散亂、固執、掛一漏萬,工作記憶力嚴重低下的人還會出現專注不足的問題。
“工作記憶”在學習閱讀中的角色
有學者認為:“閱讀是把新資訊與已學知識融合成更豐富的知識或智慧鏈,再加上喃喃自語地重覆操練,儲存成長期記憶”。Alloway (2005)認為“工作記憶”在學習上的作用比智商更重要,她的研究甚至顯示初小時“工作記憶”測試的分數能預示未來6年學生在閱讀和數學的學習表現。從學前教育到11歲為止,抑制系統能力都能預示學生的數學能力,在數學的文字題方面這尤其顯著。較重要的原因是“工作記憶”測度我們的專注力,從而理解指令的能力。短期記憶的視覺空間面板(visual-spatial pad)記憶力較弱,容易失掉,強的中央執行系統可指揮語音循環把視像資訊轉化成語言,維持較長的儲存時效。
在教學中,當學生觀看影片時,老師可一邊講解,如兩資訊融合恰當,學生中央執行系統兼指揮得宜,這有助他的理解和記憶,這屬一項互補性“多工作業”(multi-tasking)。在做實驗時,老師向學生講解一個多步驟的實驗時,“工作記憶”稍遜的學生便有可能跟不上,因為他們要把老師的語言轉化成情境圖像,還要去理解其含義才能儲存在長期記憶中。
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資優解難和記憶增益課程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是沙田區極受家長歡迎的基督教小學,於1999年創立,辦學團體為香港浸信會聯會。學校為裝備同學迎接未來的挑戰,致力發展資優教育,拓展學生才華,開展多元的學習文化,與時並進。同時亦善用科技資源,推行電子學習,緊貼時代步伐。
校訓為“明道達才”,以啟發學生潛能為發展方向香港資優教育教師協會、君培資優教育於2021年8月20日,在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舉行暑期資優解難和記憶增益課程,透過時間管理活動、金氏遊戲、雞蛋撞地球、高塔層層叠等活動,帶學生們走進高階思維世界和豐富他們的學習記憶系統,引發並提升他們的解難能力和技巧。
學校亦重視從不同方面訓練同學的合作及溝通能力,透過資優課程及活動,培養同學的團隊精神及促進協作學習。同學們分組提出解難方法,一起動手又動腦去破解難題。
金氏遊戲,已是經證實有效用來訓練學童記憶力及觀察能力的一種遊戲
同學們一起為他們設計的作品去作最後測試,然後把成果呈現在我們眼前
香港資優教育教師協會楊定邦主席、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卓越學生培育組蕭惠芳老師與一眾尖子同學合照(筆者楊定邦,曾於香港教育局任督學及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科目委員(資優教育)。於2012年被推選為香港資優教育教師協會主席。多年來,以香港資優教育亞太地區代表身份挑選學生機代表香港區遠赴兩岸、海外發表演說及教育成果分享。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