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歷史原因,香港醫療體系向來以西醫為主導,從醫療最高決策層面,到醫療資源分配,中醫地位並不顯眼。廣東作為全國領先的中醫藥大省,在中西醫結合方面有獨特的經驗優勢,公立中醫院社會接受程度高。未來香港要提升中醫藥在醫療系統的地位,廣東有哪些經驗和模式可分享?徐慶鋒表示,廣東省內中醫醫院發展,主要有三條經驗:提高中醫藥臨床療效、探索中西醫結合模式和醫療服務模式要與時俱進。
「中醫醫院需要擁抱現代醫學,探索中西醫結合模式。例如,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中,我們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治療效果非常明顯。」徐慶鋒透露一組數據稱,截至2022年4月18日24時,廣東全省累計確診病例6931例,當中有6662例採取中醫辨證施治,治療效果理想,中醫藥參與治療率為96.12%。
開設互聯網醫院 方便就醫
徐慶鋒還建議,中醫醫院要改善醫療服務模式。「在廣東,一半以上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都開設了互聯網醫院。」他說,開設互聯網醫院服務,可以為患者提供院前、院中、院後和醫院間的一站式「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大部分醫院建設了智能藥房,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中藥服務,使患者就醫更加方便。」
全力支持港建中藥檢測中心
過去兩年多來,中醫藥在治療新冠方面的作用已得到大量臨床證明。香港第五輪疫情中,中醫藥史上首次全方位參與香港抗疫。特區政府近年加大了對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投入,香港未來計劃在將軍澳中醫醫院旁開設中藥檢測中心,徐慶鋒表示,對於香港建設中藥檢測中心,廣東將「全力支持」。
「我們會加強粵港兩地中藥檢驗和標準研究領域的深入合作。」徐慶鋒介紹,目前,廣東省藥品檢驗所已聯合香港浸會大學建立中藥研究聯合實驗室,並邀請香港中文大學等機構共同參與「中藥飲片的真偽檢定」能力驗證計劃。他相信,通過粵港兩地中藥檢驗和標準研究領域的逐步深入合作,將有利於支持香港中藥檢測能力的提升,加快推動粵港兩地中藥標準化和國際化發展。
此外,廣東還將推動粵港中藥註冊監管機制的對接。徐慶鋒說,廣東將加快推動在中藥審評審批工作機制方面的改革創新,加強與港澳兩地在中藥研發、生產、流通和使用方面建立更加密切的聯通機制,並將憑藉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化區位優勢,有力推進中醫藥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