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孔志萍
香港第五波疫情確診人數呈幾何式增長,整個社會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三個一切,兩個確保”的指示,將護城抗疫作為壓倒一切的工作,當中有位高權重一線指揮的達官,也有有錢有勢慷慨解囊的貴人;有全力以赴參與戰疫的企業,也有守望相助的同鄉社團……在這份有着鮮活面孔的抗疫群英譜上,更有着一位位在社區一線傾情奉獻的草根階層,李寶瓊正是其中一位。她是將軍澳義工服務社一名資深義工,已年近七旬,但服務社區,幫助疫情中需要支援家庭的腳步卻從未停歇。
李寶瓊(左一)與社區幹事化身“大白”,守護著厚德邨的安全李寶瓊走在人群中,絕對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老太;當她戴着標誌性的各款帽子出現在厚德邨,與她打招呼的街坊卻是此起彼伏,熟絡得當她是家裡人,絕對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將軍澳義工服務社辦公地點位於厚德邨。1993年她作為第一批邨民入住厚德以來,就立即登記成為義工服務社的義工,30年如一日,以義工社為家,以服務當區市民為已任,熟悉屋邨內的一䓍一林,對屋邨老老少少都充滿感情,贏得街坊的交口稱讚,是當之無愧的“金牌義工”。
寶瓊只有初中文化,不會說什麼豪言壯語,她只有一個信念:只要街坊有需要,我就會放下自己的事,盡全力幫助他們。
“仗義每多屠狗輩”,這是厚德邨社區幹事靳彤彤對寶瓊姐由衷地評價。“她是我最為欽佩的長輩,更是陪我衝鋒陷陣的親密戰友 ”,靳彤彤深情地憶述,自從第五波疫情暴發以來近100天的時間裡,李寶瓊每天跟着她奔波在社區,衝在最危險的第一線,挨家挨戶確診單位派送抗疫物資,累計送了近200戶確診家庭。
李寶瓊(右一)與社區幹事搭乘電梯化身“快遞工”,奔走在每一個確診家庭李寶瓊家境清貧,去年還做了白內障手術,加之年歲已高,身體並不好,但她用愛心義舉贏得了街坊的心。住在土瓜灣的王女士說起她,至今仍是一臉地感動。“去年剛暴發疫情之際,我96歲的母親穿着紙尿布在小區裡當眾失禁,臭氣熏天,場面好難堪,老人家難受地低着頭,默默垂淚,周圍的人捏着鼻子一臉嫌棄避之大吉。唯有瓊姐第一時間主動走上前,小心翼翼攙扶着我媽慢慢回到家中,馬上幫她洗澡,搞好全身衞生,換上乾淨的紙尿布與衣物,並幫我媽咪去街市買菜,煮好飯,照顧她吃飽飯之後才放心離開。接下來的足足3日時間,她日日上來幫我媽洗澡,照顧三餐。”現在王女士已安排母親入住了老人院,但仍感念瓊姐恩情。
“寶瓊姐是冒着生命危險幫我做抗疫工作的”。靳彤彤介紹起厚德邨每幢每層有專門一個小單元是獨居老人居住,這意味著小區裡需要求助的獨居老人特別多,李寶瓊從來都是不厭其煩,悉數幫忙。最令靳彤彤記憶猶新的,是3月份有個85歲的蔡婆婆,發現自己吃飯不香,手震腳震,即時做自測,顯示陽性之後,情緒一度失控,接下來的幾天用了幾個快速測劑都無法做自測,絕望之下,她向義工服務社求助,沒有一個義工敢幫手。又是寶瓊姐全副武裝接連2天去到她家,面對面採樣,直至蔡婆婆轉陰康復,並於期間一直幫其採購生活物資,連同藥物與消毒水一起送上門,使蔡婆婆居家隔離期間生活無憂。蔡婆婆感動到講不出話,只是不停地流淚作感謝的手勢……
李寶瓊很注意節約資源,每次去搬運物資,都捨不得花錢叫車,就用一個小推車堆滿物資獨自推回服務社,僅單程就需要花一個小時,對於一個老人來說,顯得尤其吃力。她就是這樣常年累月,無數次推着物資,往返這段路。故此,靳彤彤經常心疼地不準她過分節約,主動先掏錢給她付車資。
李寶瓊(右一)化身“搬運工”,及時將物資運到服務社“只要我還能走得動,我就不會停步。希望更多的人投身抗疫工作,人人一小步,香港就會前進一大步!”李寶瓊一再強調她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但她用實際行動登上了香港老百姓心目中的抗疫群英譜,證明了自己是個無名氣但不平凡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