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後遺症中,味覺失靈是其中一明顯病症。不少人會因嘗不出食物味道,而變成重口味愛好者。失去進食樂趣之餘,長期食用濃味、調味料過多食物,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可能誘發更嚴重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今日為讀者講解食不知味時可嘗試的調理方法,幫助復原。
林家揚醫師解釋味覺失靈定義,意指舌頭嘗不出飲食滋味,但口感上一般無異常。寒、濕、熱體質會有不一樣的症狀:
· 寒:傷臟腑氣血,心血虧虛,血不能營養於舌。
· 濕:肺脾腎功能受損,濕濁痰飲滋生、蒙閉心竅。
· 熱:疫邪侵舌損傷鼻竅;疫毒入血攻心擾亂心神。
2款湯水助健脾化痰
在認清自身體質後,可嘗試2款湯水,對症調理加快復原。

1.養心護舌湯(2-3人份)
材料:太子參、淮山、茯神各30克,柏子仁10克,桂圓8克,陳皮半角,紅棗3-4粒,烏雞半隻。
做法:先將烏雞處理乾淨,滾水汆水5分鐘,備用。藥材略洗。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水煮沸,轉慢火煲2小時。
功效:養心血、健脾安神。
適用人士:心血虛。
2. 化痰通舌湯(2-3人份)
材料:天麻片6-8克,蓮子、薏米、炒扁豆各20克、芡實15克,生薑3-4片,鯽魚1條。
做法:藥材洗淨後,用清水浸泡1小時以上。鯽魚刮鱗、去鰓、內臟,洗淨,瀝乾;熱油鍋,煎香鯽魚兩面,加薑片煸香,倒入藥材連浸泡液,再加適量熱水,煮沸。轉小火煲一小時。
功效:健脾祛濕,化痰通絡。
適用人士:痰迷心竅、疫毒侵犯。
加減:大便不暢可去掉芡實。
(*以上內容及湯水由中醫師林家揚提供,因應各人不同的體質、病因和病情,適合使用的中藥亦有所不同,為保障健康和用藥安全,服用中藥前應先徵詢中醫師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