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信剛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生物醫學工程專家,2002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金紫荊星章”。 1996年至2007年期間,他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11年之久,是香港高校“通識教育”先行者,在個人學養及工作中充分實踐“融和科技與文化”的信念。他在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之際,繁忙工作之餘亦在香港電台主持了“張信剛隨想曲”的普通話節目,成為不少香港同胞的美好回憶。
文|香港 樂山
香港城市大學前校長張信剛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生物醫學工程專家。他極具博雅通識和人文藝術修養,在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之際,雖然大學校長的工作十分繁忙,他仍欣然接受香港電台邀請,於每周六晚上10:00至11:00主持名為“張信剛隨想曲”的普通話節目,共播出了36期。張教授以淵博的學識儲備,跨文化的觀察,跨學科的思考,融合知識與趣味於一爐,把節目的聽眾假想為香港的大學生,娓娓道來,一時“吸粉”無數。
“張信剛隨想曲”前期是他本人的“獨白”,後期則邀請學術文化界名家出任嘉賓,上演“二重奏”。節目內容廣涉音樂、歷史、科技、教育、文學、建築、文化交流等諸多話題。 2000年香港一家圖書公司出版了《張信剛隨想曲》,這本書被用作青年迎接新世紀的人文通識讀本。 2001年北京三聯書店據此發行名為《大學之修養》。 2015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了《大學之修養——張信剛人文通識三十六講》。一時間開卷有益,廣為流傳。
25年過去了,而今重溫“張信剛隨想曲”,回味張信剛教授在午夜時分奉獻的獨白、對白及精選的音樂旋律,依然能讓人大開眼界,充滿正知正念,彷彿跟隨張教授天南地北,萬里馳騁,從中體會到其博學風趣、謙遜儒雅之風,以及他對教育、文化傳承、未來發展和美好生活的關切期盼。
社會成功在教育
張信剛教授說:“教育:教而育之,或許叫育教,先養活,再教導。”他熱切期盼社會各界能了解到,培養人才是唯一出路,也是社會成功的不二法門。
教育要知識、技能及品行並重。張教授回想起自己的小學第一課是:“來來來,上學;去去去,遊戲。”“來上學、去遊戲”是教育的兩個目的,即教導學生知識兼技能,培養學生的人格兼體格。教育要從教導求生的技能、做人的道理開始。遺憾的是現代教育把知識、考試和文憑看得太重。他呼籲香港社會要盡最大努力改善教育事業,提升培養人才的效果。
要正確看待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社會不能夠只用消費和供應的關係來看待師生關係。師生之間是互相尊重、傳道授業、教學相長的關係。教師要對學生和事業有責任感,對學生品格培養有自覺,學生要十分尊重教師的工作。假如沒有責任感,沒有對學生的愛心,沒有自認是靈魂工程師的態度,沒有“百年樹人”的胸襟,教師是做不好的,學生也是學不好的。為人師表是光榮的稱號,也是艱巨的使命。他希望全社會對教師充分尊重,否則就是對教育的不尊重,對自己的子女不重視,對香港的前途不重視。
教育的成功貴在持之以恆。正所謂人貴有志、學貴有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們最大的收穫,就是看到學生的成功,但真正的成功在於堅持,在於努力,而不在於一兩次考試取得好成績。比如,要想提高大學畢業生的素質,首先就要從提高中學乃至小學的教育質量入手。
培養“全人”需傳承
香港倡導“全人教育”理念,即“讓每個人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個性的發展,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有充分的自信和合群的精神,願意為社會的繁榮、進步、自由和民主不斷努力,為國家和世界的前途作出貢獻。”這無疑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追求的最高理想。要達至“全人”這一目標,在張教授看來,無論政府還是民間,要讓學生在中學時期就把現代人所需要掌握的人文、藝術、音樂、歷史、地理、哲學、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及資訊科技等都能學到一些,將來在社會上才能做一個具有全面知識、能夠有健全判斷的現代人。
張教授還認為,在這所有的學科知識領域中,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最為緊要。中國人的文化是最貼心的,他建議在香港發展文化藝術要走“C++”的道路,“C”是代表Chinese Culture,即中國文化。第一個“+”是指我們對於先人的文化遺產應該加以比較選擇,摒棄對今天不適用的,保留精華部分;第二個“+”表示我們要博取眾家之長,自覺從外國文化中吸收養分。他說“我們應在數碼革命之後的萬維網時代努力創造一個比發明活字版印刷時的宋朝更加璀璨的新文明,我將這項偉大的工作稱之為C++工程”。
張教授認為香港大學生還應該參與中華文化的振興。因此,他在節目中增加了不少香港與內地如何交融的話題,特別是對如何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進行了探討。他不僅是倡導,還為此付諸實踐。他任城大校長伊始,就籌劃落實各個專業的學生都必須修讀6個學分的中國文化課題,並籌備成立了“中國文化中心”。
發展動力靠創科
科技是科學與技術的統稱,科學為了解自然界的本質,技術指有意識地改造自然,改善人類生活。但能夠了解科學原理,不等於能掌握這個技術。張教授認為,現代科技是塑造社會最基本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令人與人之間趨向平等。比如,互聯網是科技的產物,反過來,我們在互聯網上自由獲取知識。張教授尖銳指出,香港社會上有相當多的有影響力、有地位的人,實際上對科學及科技的內涵與潛力理解不夠透徹,常常停留在表面的字眼。
張教授認為,“科教,就是科技與教育,兩者互為表裡。假如一個社會的教育程度不高,教育不普及,它是不可能做到科技發達的;反過來講,科技的發達,對教育的要求、對教育的推進也是很有力的。”要發展科技,重在辦好大學。張教授說,全世界各地的經濟跟當地大學的科研成就與人才培養是分不開的。
美好生活需音樂
“張信剛隨想曲”以即興發揮、不受拘束的音樂,讓聽眾在悠遊中反思與感悟。節目每次獨白或對白間隙,都會插播一段感人的音樂。據粗略統計,36期節目穿插世界名曲約有140次,西樂曲目涵蓋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時期和現代音樂,古今中外、各種器樂、名家經典、薈萃一堂。
張教授借助音樂自由地穿越時空。他忽而從20世紀末的香港跳到8世紀的長安,詞來自唐朝詩人李白的《清平調》,曲則來自西方,古今中外、天衣無縫的配合;忽而從二胡演奏的《漢宮秋月》遙想秦漢時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忽而從17世紀歐洲的古典音樂家巴赫所作的《鋼琴協奏曲》遙想15世紀初葉鄭和七下西洋,以此論證15世紀時世界已有不少往來。他認為,文化交流不一定是移植,而往往是有綜合、有創新的。比如李叔同譜寫的《送別》,曲子是約翰·奧德威(John P.Ordway)所作;《憶兒時》則是從英國民歌改編;中國家喻戶曉的《可愛的家庭》(Home,Sweet Home)也是西方的作品。又如鋼琴這種樂器引進中國,被中國作曲家“消化”,中國音樂家賀綠汀先生寫出了鋼琴曲《牧童短笛》。中西樂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美與共,世界大同。
“張信剛隨想曲”——36次的隨想與對談,即是36次生動、風趣的人文通識講座。張教授豐富的學識、世界眼光和生活閱歷,讓他自由出入中西文史,縱橫政經社科。學界人士評價張教授“是一位有人文氣質和博雅見識的教育領袖”。他還著有散文集5本,反映他對社會、教育、科技、文化及人生的關注,還曾出任香港特區文化委員會主席,因此有個“文化校長”的雅稱。 2002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的金紫荊星章,以表彰張信剛教授在教育、文化及科技方面的貢獻。
(作者係中央政府駐港機構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