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下特區政府保安局帶領紀律部隊成為守護香江的堅定力量。他們活躍在陸續興建落成使用的社區隔離設施,成立“保安局抗疫特遣隊”,守護著市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他們甚至成立警方遺體處理專責小組,由警隊行動部直接指揮39支小隊、共約400名來自不同警區的警員,移送醫院存放的遺體,並協助逝者家屬辦理認領手續……
在香港新冠肺炎感染數字大幅回落之際,我們採訪了這支守護香港的堅定力量的指揮官——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聽他談談“保安局抗疫特遣隊”由哪些人員組成?又是如何展開工作的?香港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日,保安局對慶典又有何特別安全部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換屆選舉在即,對新一任特區政府班子有何期待?
文|本刊特約記者 紀思清
鄧炳強1987年加入香港警隊,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期間臨危授命,任職警務處處長,2021年6月,鄧炳強脫下了34年的警裝,成為香港保安局局長。不論是面對“黑暴”、疫情亦或是未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新階段,身份轉變之間,不變的是堅守香港的那顆初心。
團結三千多位各界人士
齊力協助運營方艙
記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任命香港保安局及轄下紀律部隊管理社區隔離設施。在疫情下額外調撥人手管理社區隔離設施,是否面臨很大挑戰?
鄧炳強:疫情期間,保安局和轄下紀律部隊已有不少人員參與抗疫防疫工作,包括協助圍封行動、病源追蹤、人員物資往來等,在短時間內再調撥人手管理四至七萬社區隔離房間床位,誠然是很大的挑戰。在當職人員人手未必足夠情況下,我們向退休紀律部隊人士尋求幫忙,令人感動的是,幾日內就有一千多位退休同事伸出援手,重新站在一線,我們因而成立了“保安局抗疫特遣隊”。
除正規的紀律部隊人員及退休同事外,保安局在社會上特聘逾千位受疫情影響的業界人士,例如旅遊界從業者,體育及健身教練等。合共超過三千位各界人士協助運營方艙。最高峰時期,管理超過20多個隔離設施,個別設施使用率達到9成。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第六波”疫情,而且之後有可能會做全民強檢,屆時預計可能更多人要用到隔離設施,所以縱然現在人手壓力稍微緩解,但仍不能掉以輕心。
記者:從籌備到運營社區隔離設施至今,您認為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鄧炳強:較大的挑戰是我們過往沒有管理這一類大型設施的經驗。另外在初始階段,社會上總有些不想香港平靜或者為個人利益的人,抹黑污衊方艙設施,例如用一些假照片,說我們的設施全部爛掉,廁所沒有牆沒有隱私。他們有些人不止是抹黑,甚至是煽動市民不要遵守防疫相關法例,以及煽動他人使用暴力破壞設施。
對於謠言,我們便即時向公眾澄清。例如通過圖片和影片,及歡迎各媒體前來採訪,讓真正在這些社區隔離設施住過的人分享親身體會,令社會知道社區隔離設施的人性化處理。而對於抹黑煽暴的犯罪行為也不能姑息,自第五波疫情以來,已有約10名涉事人受到當局的嚴正執法。
多項工作確保回歸25周年
紀念活動安全有序莊嚴
記者: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您曾說過國安法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但危機仍然存在。為應對危機,保安局對回歸25周年慶典有何特別部署?
鄧炳強:紀念回歸25周年是一個大事,紀念慶典也是萬眾期待的盛事。香港保安局及轄下紀律部隊籌辦了一系列別具意義的活動,包括紀律部隊及青少年團體步操大匯演、紀律部隊開放日及展覽等,其中的亮點請容我賣一個關子。我們也會就疫情的最新進展,以即時調整合適的活動安排。至於危機和挑戰,已經和過去不同,首先是經過2019年的“黑暴”,滋長了本土恐怖主義。其次就是外部勢力,基於地緣政治關係,很多外部勢力會藉機影響香港地區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為確保紀念回歸25周年活動在安全、有序、莊嚴的情況下進行,保安局轄下各紀律部隊開展多項工作,包括進行情報蒐集,行動計劃方面則包括演練,加強訓練和裝備等。
就危害國家安全,我們會嚴正執法。除此之外,立法工作非常重要。雖然香港國安法有四個罪類能應對當前最嚴峻挑戰。包括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及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但其實在基本法第23條,針對國家安全,仍有一些罪類需要留意,包括叛國罪、危害煽動叛亂罪、國家機密間諜罪。這些都要通過23條立法來防範。除此以外,有關網絡安全也希望通過立法來保障。而最後對於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的宣傳教育也非常重要。
23條立法在整體維持國家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特區政府原本計劃5月在保安事務委員會提出,現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延遲到6月,希望上半年可進行立法諮詢,並於今年進行立法工作。
相信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
會做好民生經濟恢復工作
記者:您認為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班子的人才,要具備什麼特質?未來又會有怎樣的挑戰?
鄧炳強:香港自回歸以後,我觀察到每一屆的特首和管治團隊,都有類似的特質,包括愛國愛港、有承擔、有能力為市民做事,我相信新一屆特首及政府班子除了這些固有特質,未來也會把握“十四五”規劃機遇,進一步實現良政善治,急市民所急,包括民生問題,如房屋、人口老化等問題。相信新一屆政府會在過往歷屆政府建立的良好基礎下,繼續加強香港的競爭力及奠定穩固的基礎,全力全速做好後疫情時代的民生經濟恢復工作。
(作者係鳳凰衛視香港新聞採訪中心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