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確診者檢測轉陰性後仍有不適,出現咳嗽、痰多等新冠肺炎後遺症狀。今日同讀者分享2款止咳化痰湯水,針對寒咳、熱咳、喉痛、氣管敏感、咽喉痛等新冠後遺症,有助健脾清熱潤肺。
1.【健脾湯水】虎乳靈芝五指毛桃燉豬腱
功效:健脾化痰、潤肺止咳。
材料(2至3人份量):虎乳靈芝 半両、五指毛桃半両、百合半両、淮山半両、海玉竹半両、南北杏一湯匙、椰棗3粒、豬腱半斤。
適用症狀:寒咳、新冠肺炎後的氣管敏感、哮喘、虛人感冒。
做法:1.所有藥材浸半小時,洗淨備用。
2.豬腱切塊後汆水備用。
3.將所有材料放入電子燉盅內,加入適量滾水。
4.用電子燉盅燉3小時,最後加適量鹽調味。
食材用法:虎乳靈芝可補氣益血,對鼻敏感、氣管敏感、哮喘咳嗽大有幫助,特別是小兒久咳,常有良效;五指毛桃有淡淡椰子香味,補而不燥,能提神;百合潤肺,淮山健脾;海竹滋陰潤肺,配合南北杏,能減少氣管的宿痰、頑痰。

2.【清熱湯水】青欖桔餅海底椰排骨湯
功效:止咳化痰。
適用症狀:性質溫和,大部分患者適用。
材料(2至3人份量):青欖14粒、桔餅2個、海底椰片5錢、南北杏共1両、排骨一斤。
做法:1.青欖拍扁,煲湯時容易出味。
2.桔餅輕微沖洗,不用洗得太乾淨、剪半。
3.排骨汆水備用,海底椰片先泡軟30分鐘。
4.在煲內加入2公升水及所有材料,煲滾後轉細火煲2小時。最後15分鐘用大火煲,逼出材料味道。
食材用法:青欖:又稱「橄欖」。《本草綱目》中稱,橄欖「治咽喉痛,咽汁,能解一切魚鱉毒。」外形雖與台灣檳榔相似,但實質是兩種植物。檳榔不宜長期食用,有報道指出當中的檳榔碱有機會增加患口腔癌的機會。

(*以上內容及湯水由中醫師李廣冀提供,因應各人不同的體質、病因和病情,適合使用的中藥亦有所不同,為保障健康和用藥安全,服用中藥前應先徵詢中醫師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