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香港大學研究生會於線上舉辦“致知論壇”,探討後疫情時代香港未來的新發展方向。
香港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病毒學專家金冬雁表示,港大研會“致知論壇”的舉辦傳承了香港大學貢獻社會服務香港的精神,祝愿所有人都能夠一掃陰霾、健康生活、健康工作。金冬雁教授還特別分享了香港大學在本次疫情當中的卓越貢獻,創造了許多個世界第一。
金冬雁高度讚揚了香港大學醫學院特別是深圳醫院的同僚,從2020年第一例新冠病人來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開始,夜以繼日艱苦卓絕奮戰一周,用僅僅一周的時間闡明了新冠肺炎病毒的基本特性,發現了無症狀的病毒攜帶者的存在,是世界上第一篇新冠病毒論文,為中國乃至全球抗疫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此外,金冬雁還為所有香港的各位專家學者點讚,肯定了他們用專業知識,為香港特區政府的決策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堅定了全體香港市民居家安心抗疫生活的想法,幫助香港拒絕“躺平”,同心抗疫,成功渡過了第五波疫情。
香港大學研究生會會長吳迪表示,後疫情時代的人們應該何去何從是所有人們都非常關注的問題。港大研會很榮幸地邀請到四位教授出席論壇也同時非常感謝所有的支持機構。希望所有觀眾都可以從本次論壇收穫啟發,希望可以堅定港人信心,驅散心中陰霾,“同為香港開新篇”。
港大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系教授吳兆文在講座上表示,危機事故壓力(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CIS)是人在短期內對不正常事件的正常反應,勿需過度擔心。只有較少的人會產生維持較長時間的創傷後壓力症(PTSD)。吳兆文呼籲大家應正確理解每個個體對壓力的不同反應,不能用正常或者不正常來定義每個人的應激反應。新冠肺炎對人們產生較大衝擊的主要誘因有傳播率重症率高、嚴格的社交距離措施以及虛假消息遍布導致的“信息流行病”。吳兆文在內地和香港分別對疫情后的人們精神狀況進行了調研,發現兩地的創傷後壓力症的風險因素都有慢性病和物資短缺的誘導。吳兆文認為,相比於創傷後壓力症,創傷後成長(PTG)更值得大家去留意。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有大約一半的受訪者在自我、人際關係、靈性中至少一個方面出現了創傷後成長。統計學分析顯示創傷後壓力症與創傷後成長是相互獨立且共存的。吳兆文總結了成熟、安寧、苦難、感激等特質會促進創傷後成長。並且吳兆文表示“生命凝聚感”會促進創傷後壓力症轉化為創傷後成長。他建議市民學會理解特殊事件,積極找到資源去應對,就會從中找到意義實現成長,避免創傷後壓力帶來的傷害。
港大中醫藥學院院長馮奕斌在講座中梳理了國內外中醫藥研究新冠肺炎的進展以及對中醫藥領域未來發展的看法。馮奕斌表示,非常榮幸自己作為港大醫學院的一份子,有眾多優秀同事一起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馮奕斌感慨由於目前西方醫學是世界主流,世界衞生組織較晚開始傳統醫學治療新冠病毒的審核和推動。但是東亞國家和地區例如中國內地、香港、韓國在較早時間就在推動傳統醫學的國際研究。目前世衞組織對中醫藥預防輕症治療輕症有了相當的認可但對於重症和預防死亡的效果仍保留看法。
馮奕斌認為,傳統醫藥天然化合物仍然是未來藥物開發的重中之重和核心參考。鑑於中醫藥在新冠肺炎中大量的臨床使用提供了寶貴數據,目前國家診療方案中的中藥“三藥三方”中的清肺排毒湯已經被證實可以有效降低新冠死亡率。另外,馮奕斌介紹說,除了中藥以外還有傳統養身鍛煉、穴位按摩、針灸、藥膳等傳統中醫手段也對預防和治療新冠有顯著幫助。馮奕斌表示,自香港第五波疫情以來,香港中醫總動員,中央援港專家組同本港中醫藥專家合作,進一步推動了中西醫結合,提升了業界對中醫的了解和認可。最後馮奕斌認為由於中醫藥具有綜合調節人體抗病能力的特性,中醫藥領域的深入研究對大數據、組學、網絡藥理學等西方科學研究方法具有啟發性、指導性作用,認為通過用西方的科學語言闡述中國傳統醫藥的作用機理是中醫藥走向世界的科學基礎。
港大經管學院院長蔡洪濱從全球、中國內地、香港三個維度結構性地分析了疫情以來的經濟形勢。蔡洪濱表示,全球化和技術革命是工業化以來兩大推動力。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全球化速度開始放緩,並且有轉向“反全球化”的預兆:民粹主義、強人政治、民族主義。蔡洪濱認為全球化轉向的背後原因可能主要是由分配問題導致,如國家間收益不均衡、國家內貧富分化加劇。疫情以來全球經濟遭受了劇烈波動和通貨膨脹,外加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疫情有加速中西方貿易摩擦和貿易脫鉤的可能。但蔡洪濱認為,當今世界要做到徹底隔斷的成本非常之高,與五六十年代冷戰的開啟條件完全不同。蔡洪濱說,全球經濟面臨極大不確定性,但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全球經濟回到健康合作重建重構的道路上來。
此外,蔡洪濱回顧了香港經濟增速放緩以來積累的一些問題,例如產業結構落後、經濟形態陳舊、收入不平等、住房問題和階級流動性差等深層次社會矛盾。蔡洪濱表示,香港經濟受到疫情的衝擊非常明顯,並且還面臨著中美關係走向的挑戰。香港經濟能否再續輝煌,取決於新一任行政長官和團隊的能力。蔡洪濱為香港經濟發展提出了以下幾個建議:通過加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重視科創文教、引進高端工業、抓住“十四五”規劃機遇來完成產業結構轉型;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投資未來人才、改善創業環境、賦予青年機會來建立知識型創新驅動經濟;要主動的走出去引進來,不能坐等資源回流,積極進行“香港版”改革開放。蔡洪濱相信香港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城市風格,儘管香港經濟矛盾已經暴露無遺,只要香港繼續做好聯通中外的橋樑,站在中國角度、世界角度引領香港為中國經濟、世界經濟做出貢獻,香港一定可以浴火重生擺脫沉淪命運。
活動最後,四位教授還寄語香港市民,應在後疫情時代培養常理心、學會聆聽、敏銳捕捉機遇和鍛煉全球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