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對醫學與健康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南開大學的《醫藥前沿與挑戰》直播課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家李蘭娟表示,防控傳染病仍強調五個“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治療、早控制。

科技創新對醫學與健康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疫情防控三年來,在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疫苗藥物研發、新冠診斷治療等方面。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家李蘭娟認為,這些科技創新全流程的助力支撐了抗擊疫情。
南開大學的《醫藥前沿與挑戰》直播課上,李蘭娟院士表示,防控傳染病仍強調幾個“早”,即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治療、早控制。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根本是保護易感人群。李蘭娟院士介紹,接種疫苗對傳染病的控制有關鍵作用。現在很多人感染新冠後都是無症狀,可見疫苗對於重症率、死亡率的降低有很大的作用。但奧密克戎的變異株出現,現在疫苗還起不到完全阻斷疫情傳播的作用,我國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放松。
李蘭娟院士認為,智能化感染性疾病防治技術引領未來傳染病的防控。例如,基於大數據的深度學習算法破解感染病傳播規律;多維融合信息雲平台實現感染性疾病的精準防控;基於複雜系統的數學模型模擬傳染病傳播和防控策略效果。
李蘭娟院士介紹,近年來,我國醫學科技創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疾病防控能力顯著提升,有力支撐了健康中國建設。我們國家健康戰略發展的需求是,讓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看得上、看得起病。但目前我國醫學科技創新水平、醫療衛生服務和健康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具體來講是需要,加快藥物創新和醫療器械研發,降低診療的成本;推進醫學科學創新和轉化,提升預防和診療技術水平;加強規範化診療培訓,提高基層醫療水平;優化醫療資源和服務模式,改善就醫難題;加快培育大健康產業,帶動健康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