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受到內地港人關注。多位在北京從事金融業的香港人士近日接受採訪时表示,此次選舉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原則,對新一屆特區政府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充滿信心。
背靠內地 優勢獨特
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等挑戰。近年來許多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滬港通、深港通、跨境理財通等也陸續展開。雖然近年受“修例風波”和新冠疫情等影響,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並沒有改變。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人力資源局局長謝萬成認為,香港得以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因其奉行“自由市場”原則,法律及金融制度健全,人才儲備豐厚。更重要的是,香港區位優勢明顯,背靠內地市場並與之緊密融合,是連接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橋樑和特殊渠道。
北京一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高級投資總監蕭家煒也認為,香港市場的強勁表現主要源於其背靠內地的巨大經濟體量、消費與創新市場及基於此產生的龐大金融需求。香港為全球投資者參與內地這一全球大市場提供了最為便捷的平台與通道。
制度保障 環境向好
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以來,香港政治法律環境趨於穩定。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華北區行長陳智仁表示,包括近日舉行的香港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新選制落地後三場選舉都順利舉行,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原則,有助於香港從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
他還表示,安定的社會環境給香港帶來更加安全、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境內外投資者可更放心地在香港開展業務,香港也將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承擔更加重要的角色,這都有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展望未來 滿懷信心
展望未來,蕭家煒認為,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經濟博弈等給全球經濟帶來挑戰。但國際金融中心是香港的城市定位之一,也是核心優勢所在,他對未來新一屆特區政府充滿信心。
謝萬成談到,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李家超在參選政綱中也提到要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國際資產管理中心、風險管理中心,以及其他金融市場業務。雖香港第五波疫情對金融界人才往來造成干擾,但整體而言對金融業務的影響並不大。隨著疫情好轉,相信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更好地穩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對於未來,謝萬成表示,香港要繼續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打造團結、清廉的特區政府,帶領社會各界共同進步。
蕭家煒認為,香港應立足於服務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升溝通內地與海外的平台與橋樑作用。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