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針對打壓中概股的行動持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近期發佈的第六批交易所「預摘牌名單」中,有88家中國企業入榜,其中包括了京東、嗶哩嗶哩和拼多多等的新經濟中概股。目前在美國股市中,已有128家中資企業被列入「預摘牌名單」,佔全部在美上市中資企業的51%。SEC的行為突顯出,拜登政府延續了特朗普時期針對中概股的策略,妄想通過限制中資企業的集資能力,限制中國企業的發展,打擊中國經濟的穩定。
筆者認為,在美國針對性打壓中資企業的情況下,香港作為中國國內的國際金融中心,更應發揮出「避風港」的作用,盡力為在美國受到針對的中概股企業提供服務,成為他們退出美國後二次上市的主要平台。這不但有利於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從國家戰略的角度來看,亦有助於對抗美國的針對打壓,避免中概企業陷入集資困難的窘境。
事實上,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簽署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許多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已開始研判留在美國的風險,而當拜登政府繼承了特朗普的「遺產」,通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來勒緊監管中概股的繩索後,越來越多的中概股企業都在組團尋找美國以外的資本落腳點。
同時間,美國的針對性打壓有越演越烈之勢。舉例來說,在前五次公佈的「預摘牌名單」中,合共有40間中資企業被納入,但第六批名單卻一次將88間中國企業納入名單,大幅上升2.2倍。而在過半數中概企業捲入「被退市」風波的情況下,相信中資企業亦會加快撤離美國市場。
香港在金融方面有著傳統上的優勢,加上國際化程度高且是中國境內唯一實行普通法司法的管轄區,與國際接軌方面相對地有優勢。在全球受疫情影響,全球金融、資本市場受到衝擊之時,香港若能發揮好中資企業「避風港」的功能,成為中概股離美後二次上市的首選地,必能在為本地經濟注入活力的同時,協助國家抗衡美國的打壓,為穩定國家經濟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為香港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