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黃元山 I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
水志偉 I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總監及經濟發展研究主管
陳寧生 I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隨著樂齡(60歲以上年齡段)人口的增加,大力發展樂齡科技成為全球應對老齡化的一大良方。全球疫情特別是香港第五波疫情的發展趨勢證明,香港需要加快樂齡科技發展,更好應對人口嚴重老化的重大挑戰。香港樂齡科技發展近年雖有進步,但仍然存在缺陷,尚待改善。團結香港基金課題組早前發布研究報告,就進一步加快香港樂齡科技發展提出一系列建議,涵蓋樂齡科技供應商、需求方、基礎設施、投資和人才發展等五大關鍵範疇。
發展樂齡科技是香港
應對人口老化的良方
世界衞生組織提出,盛齡城市的建設包含九大要素,其中一個要素為「科技創新」,廣義即可引伸至樂齡科技。全球樂齡科技行業發展一日千里,對改善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生活方面潛力巨大。比如,人口老化嚴重的日本採用的自動洗澡機,使用者只需躺進去,機器就會自動沖洗及擦拭身體,甚至會塗抹護膚品,這對於要照顧行動不便長者的人士可說是十分方便。歐盟亦投入過百萬歐元發明3D食物列印技術,為長者度身製造不同軟硬度的食物,賣相精緻,同時保留食物的味道甚至加入特定的營養成份,令有吞嚥困難的長者都可以暢快進食,並汲取足夠的營養。
香港的高齡人口增長快速,平均預期壽命亦屬世界最長——2020年為男性82.9歲,女性88.0歲。一些與香港人口老化相關的主要挑戰包括:長者的高入住院舍比率、針對慢性疾病預防和管理方面的基層醫療服務薄弱、因人手嚴重短缺導致照顧者的負擔增加,以及因醫社合作不足而難以滿足長者及殘疾人士的健康與福利需要。但樂齡科技的發展可有效幫助香港應對這些問題帶來的挑戰。
樂齡科技可以亦需要在香港廣泛應用。(1)香港一個主要問題是居住在安老院舍機構的長者比例比起其他發達地區為高。特區政府對長者是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為長遠方針。樂齡科技能幫助居家安老,比如透過配備智能傳感器的設備和智能輪椅提升長者的身體機能,延遲他們入住院舍的時間。(2)香港長者面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患有慢性疾病,65歲或以上人士中,78.1%患有慢性疾病。樂齡科技可以通過使用某些科技,例如智能健康監察設備更好地管理慢性疾病,從而降低病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3)香港需要推廣一種醫社更緊密合作的綜合護理模式,樂齡科技正有助推動這模式,比如可在安老院舍引進智能藥物系統。(4)人口老化為香港帶來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人手短缺,照顧者和機構將更難應對未來幾年大量湧現的年長病人。樂齡科技有助推動居家安老、預防性保健和醫社合作,機構和照顧者的護理效率可以得到提升,其壓力和工作量亦得以減輕。
香港樂齡科技發展仍存在嚴重缺陷
團結香港基金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早於2017年共同發表香港首份樂齡科技報告,認為當時香港樂齡科技發展處於摸索階段,存在缺陷多達24個,包括政府對樂齡科技重要性的認知不足、在應用階段欠缺人才等等。
表一:2017年之前香港樂齡科技發展存在的24個缺陷
過去數年,特區政府及業界大力推動樂齡科技,取得一些重要進展。比如,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自2017年開始聯合主辦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成為全港最大型的樂齡科技公眾教育活動。社會福利署亦已設立10億港元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以提供資助予院舍採購或租用樂齡科技產品。2021年,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更委聘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成為協創機構,牽頭並夥拍團結香港基金等九個協作夥伴組成合作聯盟——「樂齡科技平台」。(詳見圖一、表二)
圖一:2017年以來香港樂齡科技發展重大項目
表二:2017年以來香港樂齡科技發展重大項目
著眼於24個缺陷的改善程度,團結香港基金早前向相關持份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整體的樂齡科技生態於過去數年有所改善,其中改善程度最大的三大缺陷包括認知、政府規避風險以及應用研究資助,大部分的缺陷亦略見改善;然而,有三個缺陷卻呈現惡化跡象,包括退休保障不足、學者欠缺從事樂齡科技研究的誘因,以及複雜的醫療儀器註冊程序。綜合而言,香港的樂齡科技生態中仍有不少方面需要更多的關注或支援。
加快香港樂齡科技發展的五點建議
香港未來樂齡科技產品需求必然大增,需要在樂齡科技供應商、需求方、基礎設施、投資和人才五大範疇加快發展。
一是支援供應方提供更多更好的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1) 增加供應商獲取用戶反饋的機會。在早期階段,建議特區政府統計處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就樂齡科技市場的規模及需求進行主題性調查。在開發中期,建議善用樂齡科技平台下的測試平台,開放予相關機構進行樂齡科技產品的測試,從中進行有效性的評估及收集用家意見作改進,樂齡科技平台在其現有「產品列表」中增設評論功能。(2)對初創公司提供具體支援。建議樂齡科技平台設立一個由長者、殘疾人士及照顧者等用戶組成的諮詢小組,隨時向初創公司提供反饋;為初創公司提供專門培訓課程,解釋用戶在老齡化、殘疾和康復方面的需要,以及長者和康復服務行業的營運環境和監管要求。(3)促進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的進出口活動。當中香港政府推出的創新政策是 「港藥通」,允許港大深圳醫院等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醫療機構可使用香港認可的藥物和醫療儀器作臨床急需的用途。然而,香港在大灣區中的樂齡科技合作仍然較少。為此 ,建議中央政府考慮批准社會福利署10億港元「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參考清單中的產品,可以在大灣區內地院舍中使用。建議樂齡科技平台與投資推廣署合作,與國際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也協助本地和海外公司互相了解對方樂齡科技的標準及文化,並提供顧問服務。
二是增加需求方在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方面的資助。「需求方」是指院舍或家居的長者、殘疾人士和照顧者等用戶。由於年青長者 (45至64歲) 的科技普及率及教育水平高 ,我們預期樂齡科技未來的市場將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然而,目前的市場仍需支援,特別是許多需求方的用戶和機構現時並沒有足夠的購買力去獨自購置樂齡科技產品。因此,現時特區政府更需擔當重要的角色,去推動樂齡科技市場。(1)生活於安老院舍的長者。由於超過一半的安老院舍屬於全資私營,並不在10億基金支援的範圍,因此有約一半在院舍生活的長者並不能從10億基金中得益。建議特區政府在10億基金完成2023/24財政年度的撥款後,延續該資助計劃,並擴展該計劃至所有安老院舍;同時透過採取監察措施,確保全資私營機構的服務質素可與獲資助安老院舍相比。(2)生活於社區的長者。絕大多數長者(91.9%)屬社區的家庭住戶,得不到特區政府的資助去購買樂齡科技產品及服務。如何幫助社區用戶接觸和使用樂齡科技是目前香港樂齡科技生態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建議政府擴大醫療劵和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的使用範圍和金額,資助長者購買或租借樂齡科技產品。擴大這些服務劵的使用範圍,是因為樂齡科技產品屬預防和復康性質,與醫療劵所提倡的預防性護理,以及社區劵旨在促進居家安老的目標不謀而合,而這一建議獲得廣泛持份者的支持。
三是開拓覆蓋全城的樂齡科技基礎設施。(1)在地區層面提高可接觸樂齡科技的機會。由於現時並沒有遍布全港18區以方便用戶接觸到樂齡科技產品的公共設施,很多用戶難以直接接觸樂齡科技產品。建議特區政府在18區陸續成立的地區康健中心設立「樂齡科技區」。展示區一方面可以提高市民對於樂齡的認知,另一方面可以支援用戶使用擴大了範圍的服務劵直接購買或租用當中的產品。(2)實施家居改裝計劃。長者需要一個安全方便的生活環境才能避免或延遲入住院舍,現時有一些幫助居住於公營房屋長者和殘疾人士的家居改裝計劃,包括增添簡單的樂齡科技。建議屋宇署為居住在私人房屋的長者和殘疾人士設立一個類似的家居改裝計劃,讓合資格住戶獲得最多一萬港元的一次性資助以改裝和添加樂齡科技,方便他們生活。
四是善用公私營合作的融資模式,以提供創新的樂齡科技服務。市面上鮮有樂齡科技的公私營合作計劃。「按效果付費」是一種針對社會服務的創新融資模式,適合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的性質,建議將其作為一種連結政府和私人投資者在樂齡科技行業的創新融資方式。
五是培養樂齡科技行業的下一代專業人才。香港在樂齡科技的教育和培訓方面較為零散及缺乏正式的資格認可。若要發揮樂齡科技行業的最大潛力,須整合和培養有熱忱並具備所需技能的人才。(1)職業培訓。樂齡科技的採購不單局限於個別產品,一般需要不同專業人士在不同階段的參與,在用戶購買或租用樂齡科技產品的過程中提供協助。 建議培訓樂齡科技顧問作為協助長者和殘疾人士購買或租用樂齡科技產品的主要聯絡人。建議社會福利署在資歷架構下引入新的職業資格認可途徑,幫助護理行業安排正規的培訓和認證,從而為上述樂齡科技顧問提供認證和註冊。(2)創業支援與培訓。要推動大學從事以樂齡科技創新為本的研究,當局需制訂靈活的政策,以鼓勵研究人員將研究成果商品化。香港的大學為尋求商品化的研究人員提供的條款和條件仍是欠缺吸引力。建議本地大學在專利權和買斷政策上提供更大彈性,並釐定更吸引的授權許可條款和收益分配比率,建議「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優化現有的資助機制。(3)普及認知與教育。青年與長者的接觸甚為頻繁,無論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擔任照顧者的角色,抑或是未來有可能投身於樂齡科技行業工作當中,都與長者有連繫。建議政府讓不同層級的學生有更多能夠接觸樂齡科技的機會。在中小學階段,建議每年舉辦青少年樂齡科技比賽,並在比賽結束後提供一個將其創新設計商品化的機會。在高等教育方面,建議本地大學和應用教育機構開設涵蓋樂齡科技相關內容的課程。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5-6月號第66-69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黃元山 I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
水志偉 I 團結香港基金研究總監及經濟發展研究主管
陳寧生 I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
隨著樂齡(60歲以上年齡段)人口的增加,大力發展樂齡科技成為全球應對老齡化的一大良方。全球疫情特別是香港第五波疫情的發展趨勢證明,香港需要加快樂齡科技發展,更好應對人口嚴重老化的重大挑戰。香港樂齡科技發展近年雖有進步,但仍然存在缺陷,尚待改善。團結香港基金課題組早前發布研究報告,就進一步加快香港樂齡科技發展提出一系列建議,涵蓋樂齡科技供應商、需求方、基礎設施、投資和人才發展等五大關鍵範疇。
發展樂齡科技是香港
應對人口老化的良方
世界衞生組織提出,盛齡城市的建設包含九大要素,其中一個要素為「科技創新」,廣義即可引伸至樂齡科技。全球樂齡科技行業發展一日千里,對改善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生活方面潛力巨大。比如,人口老化嚴重的日本採用的自動洗澡機,使用者只需躺進去,機器就會自動沖洗及擦拭身體,甚至會塗抹護膚品,這對於要照顧行動不便長者的人士可說是十分方便。歐盟亦投入過百萬歐元發明3D食物列印技術,為長者度身製造不同軟硬度的食物,賣相精緻,同時保留食物的味道甚至加入特定的營養成份,令有吞嚥困難的長者都可以暢快進食,並汲取足夠的營養。
香港的高齡人口增長快速,平均預期壽命亦屬世界最長——2020年為男性82.9歲,女性88.0歲。一些與香港人口老化相關的主要挑戰包括:長者的高入住院舍比率、針對慢性疾病預防和管理方面的基層醫療服務薄弱、因人手嚴重短缺導致照顧者的負擔增加,以及因醫社合作不足而難以滿足長者及殘疾人士的健康與福利需要。但樂齡科技的發展可有效幫助香港應對這些問題帶來的挑戰。
樂齡科技可以亦需要在香港廣泛應用。(1)香港一個主要問題是居住在安老院舍機構的長者比例比起其他發達地區為高。特區政府對長者是以「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為長遠方針。樂齡科技能幫助居家安老,比如透過配備智能傳感器的設備和智能輪椅提升長者的身體機能,延遲他們入住院舍的時間。(2)香港長者面臨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患有慢性疾病,65歲或以上人士中,78.1%患有慢性疾病。樂齡科技可以通過使用某些科技,例如智能健康監察設備更好地管理慢性疾病,從而降低病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3)香港需要推廣一種醫社更緊密合作的綜合護理模式,樂齡科技正有助推動這模式,比如可在安老院舍引進智能藥物系統。(4)人口老化為香港帶來的另一個主要問題是人手短缺,照顧者和機構將更難應對未來幾年大量湧現的年長病人。樂齡科技有助推動居家安老、預防性保健和醫社合作,機構和照顧者的護理效率可以得到提升,其壓力和工作量亦得以減輕。
香港樂齡科技發展仍存在嚴重缺陷
團結香港基金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早於2017年共同發表香港首份樂齡科技報告,認為當時香港樂齡科技發展處於摸索階段,存在缺陷多達24個,包括政府對樂齡科技重要性的認知不足、在應用階段欠缺人才等等。
表一:2017年之前香港樂齡科技發展存在的24個缺陷
過去數年,特區政府及業界大力推動樂齡科技,取得一些重要進展。比如,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自2017年開始聯合主辦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成為全港最大型的樂齡科技公眾教育活動。社會福利署亦已設立10億港元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以提供資助予院舍採購或租用樂齡科技產品。2021年,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更委聘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成為協創機構,牽頭並夥拍團結香港基金等九個協作夥伴組成合作聯盟——「樂齡科技平台」。(詳見圖一、表二)
圖一:2017年以來香港樂齡科技發展重大項目
表二:2017年以來香港樂齡科技發展重大項目
著眼於24個缺陷的改善程度,團結香港基金早前向相關持份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香港整體的樂齡科技生態於過去數年有所改善,其中改善程度最大的三大缺陷包括認知、政府規避風險以及應用研究資助,大部分的缺陷亦略見改善;然而,有三個缺陷卻呈現惡化跡象,包括退休保障不足、學者欠缺從事樂齡科技研究的誘因,以及複雜的醫療儀器註冊程序。綜合而言,香港的樂齡科技生態中仍有不少方面需要更多的關注或支援。
加快香港樂齡科技發展的五點建議
香港未來樂齡科技產品需求必然大增,需要在樂齡科技供應商、需求方、基礎設施、投資和人才五大範疇加快發展。
一是支援供應方提供更多更好的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1) 增加供應商獲取用戶反饋的機會。在早期階段,建議特區政府統計處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就樂齡科技市場的規模及需求進行主題性調查。在開發中期,建議善用樂齡科技平台下的測試平台,開放予相關機構進行樂齡科技產品的測試,從中進行有效性的評估及收集用家意見作改進,樂齡科技平台在其現有「產品列表」中增設評論功能。(2)對初創公司提供具體支援。建議樂齡科技平台設立一個由長者、殘疾人士及照顧者等用戶組成的諮詢小組,隨時向初創公司提供反饋;為初創公司提供專門培訓課程,解釋用戶在老齡化、殘疾和康復方面的需要,以及長者和康復服務行業的營運環境和監管要求。(3)促進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的進出口活動。當中香港政府推出的創新政策是 「港藥通」,允許港大深圳醫院等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指定醫療機構可使用香港認可的藥物和醫療儀器作臨床急需的用途。然而,香港在大灣區中的樂齡科技合作仍然較少。為此 ,建議中央政府考慮批准社會福利署10億港元「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參考清單中的產品,可以在大灣區內地院舍中使用。建議樂齡科技平台與投資推廣署合作,與國際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也協助本地和海外公司互相了解對方樂齡科技的標準及文化,並提供顧問服務。
二是增加需求方在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方面的資助。「需求方」是指院舍或家居的長者、殘疾人士和照顧者等用戶。由於年青長者 (45至64歲) 的科技普及率及教育水平高 ,我們預期樂齡科技未來的市場將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然而,目前的市場仍需支援,特別是許多需求方的用戶和機構現時並沒有足夠的購買力去獨自購置樂齡科技產品。因此,現時特區政府更需擔當重要的角色,去推動樂齡科技市場。(1)生活於安老院舍的長者。由於超過一半的安老院舍屬於全資私營,並不在10億基金支援的範圍,因此有約一半在院舍生活的長者並不能從10億基金中得益。建議特區政府在10億基金完成2023/24財政年度的撥款後,延續該資助計劃,並擴展該計劃至所有安老院舍;同時透過採取監察措施,確保全資私營機構的服務質素可與獲資助安老院舍相比。(2)生活於社區的長者。絕大多數長者(91.9%)屬社區的家庭住戶,得不到特區政府的資助去購買樂齡科技產品及服務。如何幫助社區用戶接觸和使用樂齡科技是目前香港樂齡科技生態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建議政府擴大醫療劵和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的使用範圍和金額,資助長者購買或租借樂齡科技產品。擴大這些服務劵的使用範圍,是因為樂齡科技產品屬預防和復康性質,與醫療劵所提倡的預防性護理,以及社區劵旨在促進居家安老的目標不謀而合,而這一建議獲得廣泛持份者的支持。
三是開拓覆蓋全城的樂齡科技基礎設施。(1)在地區層面提高可接觸樂齡科技的機會。由於現時並沒有遍布全港18區以方便用戶接觸到樂齡科技產品的公共設施,很多用戶難以直接接觸樂齡科技產品。建議特區政府在18區陸續成立的地區康健中心設立「樂齡科技區」。展示區一方面可以提高市民對於樂齡的認知,另一方面可以支援用戶使用擴大了範圍的服務劵直接購買或租用當中的產品。(2)實施家居改裝計劃。長者需要一個安全方便的生活環境才能避免或延遲入住院舍,現時有一些幫助居住於公營房屋長者和殘疾人士的家居改裝計劃,包括增添簡單的樂齡科技。建議屋宇署為居住在私人房屋的長者和殘疾人士設立一個類似的家居改裝計劃,讓合資格住戶獲得最多一萬港元的一次性資助以改裝和添加樂齡科技,方便他們生活。
四是善用公私營合作的融資模式,以提供創新的樂齡科技服務。市面上鮮有樂齡科技的公私營合作計劃。「按效果付費」是一種針對社會服務的創新融資模式,適合樂齡科技產品和服務的性質,建議將其作為一種連結政府和私人投資者在樂齡科技行業的創新融資方式。
五是培養樂齡科技行業的下一代專業人才。香港在樂齡科技的教育和培訓方面較為零散及缺乏正式的資格認可。若要發揮樂齡科技行業的最大潛力,須整合和培養有熱忱並具備所需技能的人才。(1)職業培訓。樂齡科技的採購不單局限於個別產品,一般需要不同專業人士在不同階段的參與,在用戶購買或租用樂齡科技產品的過程中提供協助。 建議培訓樂齡科技顧問作為協助長者和殘疾人士購買或租用樂齡科技產品的主要聯絡人。建議社會福利署在資歷架構下引入新的職業資格認可途徑,幫助護理行業安排正規的培訓和認證,從而為上述樂齡科技顧問提供認證和註冊。(2)創業支援與培訓。要推動大學從事以樂齡科技創新為本的研究,當局需制訂靈活的政策,以鼓勵研究人員將研究成果商品化。香港的大學為尋求商品化的研究人員提供的條款和條件仍是欠缺吸引力。建議本地大學在專利權和買斷政策上提供更大彈性,並釐定更吸引的授權許可條款和收益分配比率,建議「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優化現有的資助機制。(3)普及認知與教育。青年與長者的接觸甚為頻繁,無論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擔任照顧者的角色,抑或是未來有可能投身於樂齡科技行業工作當中,都與長者有連繫。建議政府讓不同層級的學生有更多能夠接觸樂齡科技的機會。在中小學階段,建議每年舉辦青少年樂齡科技比賽,並在比賽結束後提供一個將其創新設計商品化的機會。在高等教育方面,建議本地大學和應用教育機構開設涵蓋樂齡科技相關內容的課程。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5-6月號第66-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