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紫祥
7月1日,香港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第六屆特區政府正式就任。這是香港完成由亂到治歷史轉折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香港將跨入良政善治新時代。筆者認為,良政善治首先是政府通過制訂並實施符合香港實際和廣大市民意願的政策措施,團結帶領各界各業各階層人士共同奮鬥,讓每一個港人都獲得幸福感。這其中首當其衝的,是積極有效地逐步解決住房問題,特別是讓那些生活在劏房和籠屋的人們,儘早告別目前的窘境,實現有尊嚴地生活。
香港是亞洲首屈一指的現代化國際都市,但是在繁華發達的背後,也積累了很多深層次問題,土地房屋嚴重短缺,房價過高,據統計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十幾平米,20多萬人蝸居在狹窄的劏房甚至籠屋之中 。特區政府2021年公布,香港貧窮人口增至165.3萬人。香港是全球著名的長壽之都,連續七年人均壽命居世界第一,但是在第五波疫情中,我們痛心地看到,一些長者因染疫而去世。這些都是新一屆特區政府需要直面及儘快處理的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日前發表年度房屋供應預測報告,提醒未來6至10年本港供應或面對“斷層”,尤其公營房屋於未來5年落成量將會大幅落後供應目標30%,經不起任何進一步延誤。筆者認為,解決房屋問題不能再拖再等了,必須快馬加鞭。建議新一屆特區政府,大刀闊斧地精簡程序,加強執行和統籌能力,以基建先行,多管齊下地推進大規模發展,加快“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等計劃,呼籲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向著目標全速邁進,相信困擾香港多年的土地房屋問題,必會迎來希望和曙光。
當然,第六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他提出的四大政策目標中其中一項就是“提供更多安居之所”,提出推行“公屋提前上樓計劃”,讓市民可以提早上樓;成立“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提升公營房屋的落成數量。他還提出解決跨代貧窮的“千人計劃”,聚焦居住在劏房中的貧窮家庭兒童。這正正反映出其執政為民,致力於提升所有港人幸福感的施政理念。近日李家超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更透露,自己上任後第一件事是著手市民最關心的房屋問題,重點在於簡化法律、行政等漫長程序,提速提效提量。會要求其成立的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在上任100天交第一份報告,並審視哪些項目可以在配套不足情況下,讓市民提早上樓。我們相信,在李家超的帶領下,一個行動型政府,一個會做事、做成事的政府,不會辜負香港市民的期望,定必讓一個居者有其屋的香港、一個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的香港、一個沒有絕對貧窮的香港、一個充滿活力關愛和諧的香港早日到來。
(作者係港區深圳市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基金會主席、大灣區金融科技促進總會創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