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馮琳)北京報道:6月23日,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截至去年年底,我國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已壓減至13.3個月,為持續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
專利審查是專利保護的源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國務院常務會議和“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也作出明確部署,要求從2018年起,5年內將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壓減三分之一,其中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壓減一半以上。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部長魏保志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業務管理部部長魏保志介紹,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多措並舉促進專利審查工作。提質增效方面,一是建立以國家需求和用戶滿意為導向的專利審查管理機制,向管理要效益。二是優化審查資源配置,積極探索工作組審查等新模式,向創新要動力。三是上線智能化檢索系統,加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向技術要效率。四是抓好專利申請源頭控制,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強化綜合治理。
服務創新創業方面,一是綜合運用優先審查、快速審查、集中審查、延遲審查等多種審查模式,滿足多元化需求。二是實現專利申請“一網通辦”、咨詢電話“一號對外”,全面推行專利電子證書,增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三是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海牙協定》,為中國申請人外觀設計全球化布局提供便利。四是為受疫情影響的市場主體提供便捷高效的救濟措施,開通涉疫專利申請綠色通道,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魏保志表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國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已經壓減至13.3個月,提前實現了國務院確定的目標。到今年底,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確保完成發明專利審查周期的壓減目標任務,為持續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提供更加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