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7月1日還有兩天,香港飛行服務隊的直升機即將又一次帶著國旗和區旗,列隊飛過金紫荊廣場,而今年更是加入了新元素。
直升機勻速前進,懸掛的國旗和區旗迎風飄揚在金紫荊廣場上空,這是每年七一最受香港市民喜愛的景象之一。來自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的列隊飛行,24年來風雨無阻,在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日邁入倒計時之際,儀式背後的神秘面紗也終於揭曉。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高級機師廖嘉俊表示:“其實列隊飛行預計在8點鐘,就要經過金紫荊廣場,更準確地說,我們預計國歌奏樂完畢,而且國旗和區旗升到旗桿最高位置時,直升機要剛好經過金紫荊廣場,(誤差)只有幾秒鐘,左右不會超過5秒。”
今年難度更高,除了直升機增加到4架,還將加入定翼機。兩種機型要在8點鐘到達同一直線,看似小小改動,卻是天壤之別。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一級機師陳綺玲表示:“其實維港範圍比較狹窄,可以想像到,兩邊有很多建築物,而且也很靠近山丘。而且直升機和定翼機,速度相差很大,直升機因為要掛著國旗和區旗,最快每小時大約60海里,但我們定翼機,最慢是每小時160海里。”
但挑戰不止如此,整個機隊不再簡單排成一列,而是要保持箭頭形狀前進,期間風向、風力,無一不是干擾因素。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高級機師廖嘉俊表示:“風每一刻都會變,特別是在維港,就算每天都吹東風,不同角度的風也不同,這會影響我們到達現場的時間,所以我們要在飛行的時候,不斷監察時間,基本上副機師每30秒就要作出一個決定。”
列隊飛行要成功,不僅考驗機長的技術,更考驗旗幟的狀態。要讓國旗和區旗,頂著巨大風阻堅持至少一個半小時,離不開各方精心的照顧。懸掛在直升機上的國旗,需要按法定比例放大到“990乘660厘米”。這樣的特大尺寸,香港沒有製造商可以承製,飛行服務隊通過內地機構訂購,一次最少要買10面。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飛機技術員鍾高俊表示:“原本我們買回來的時候,這面旗只適合在一般的旗桿上懸掛,不能直接掛在直升機上,因為飛機速度高,以及所產生的風力很大,旗幟會很容易被吹壞,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我們要做一個改裝,把它(接縫處)加厚,穿插一條堅固的鋼索進去。”
脫下鞋子,穿上鞋套,再把手套戴好,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檢查改裝好的國旗。每一個角落都不能放過,但又不能玷污國旗,一番工夫下來,後背已然濕透。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務考官翟海亮表示:“所有吊在直升機上的器材,都要遵循航空規格,旗幟的負重和質量,一定要符合規格,所以我們對質量的要求很高,而國旗的圖案和顏色,也受《國旗及國徽條例》所限,所以我們一定要遵守條例規定。這個線頭我們最好把它剪掉。”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務教官蔡澤民表示:“小小的縫線處,在飛行途中,都有可能撕裂為大的破損,一來會影響美觀,二來也有可能影響飛行安全,所以在拼接處和邊緣縫線,我們會更加著重去檢查。又或是拼接的布有色差,需要拉遠距離去觀察,才能看出有沒有色差的分別。”
自去年11月開始籌備,從直升機和定翼機的飛行配合,到國旗吊掛及展露的技巧,大半年裡訓練了多次。七一越來越近,彩排也越來越密。
鳳凰衛視記者:“現在所有參與列隊飛行的人員正在進行彩排訓練,為了最大程度減少干擾,我們會先飛到離島喜靈洲,再把國旗和區旗掛起展開。”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務考官翟海亮表示表示:“這些年我們遇到不少困難,很多時候都在展旗那一刻,也就是直升機剛剛起飛,我們把旗幟展開的那一刻。所以我們要不斷改良旗套,以及我們改裝旗幟的方法。地面人員的訓練,我們這幾年也不斷進步了很多。”
衝上雲霄,是為了讓國旗和區旗高高掛起。向國家和特區致意的儀式感,貫穿列隊飛行從準備到完成的每分每秒。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務教官蔡澤民表示:“身為飛行服務隊的一份子,能夠參與慶回歸的一系列活動,感覺真的很興奮。”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飛機技術員鍾高俊表示:“為國家改裝一面國旗,在直升機上懸掛,那種感覺是很激動的。”
香港特區政府飛行服務隊高級機師廖嘉俊表示:“很自豪,我們可以又一年,在金紫荊廣場上空飛過。”
來源:鳳凰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