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洪洋
“新冠”疫情在全世界持續幾年來,世界各地的政府和民間組織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這其中,從歐美到東南亞,在民間組織中發揮了重大且有效力量的非“洪門”人士莫屬。
“香湘”昆仲各盡所能
洪門香港及馬來西亞山主、國際自然門總會創會會長潘樹穩先生,是洪門“自然門”拳法的代表人士,在疫情初期,即利用自身的優勢,攜領昆仲義務教授香港、澳門普通民眾學習自然門秘傳功法,修身養性強身健體,提升身體免疫力,抵禦病毒傷害,取得了不菲成績,為香港各界人士所欽佩。
國際自然門總會創會會長潘樹穩先生湖南致公黨在王國海主委等人的帶領下,發揮民主黨派的力量,提案施政措施,為政府獻計獻策;深入基層,探訪民情,提供有效方案,助力社會安定。以“漢五生物”總經理譚笑丹、“集智生物”創始人肖兵為代表的黨員同志,及眾多湘籍黨員洪門昆仲,用捐助、慰問、志願服務等形式,表達了致公精神。
香港與湖南“致公黨”和中國內地其他地區的洪門人士,承大義繼宗德,勇於擔當。作為中國重要民主黨派,在參政議政的同時,黨員兄弟秉承著“洪門”之精神——“義氣團結,忠誠救國,俠義除奸”,盡其所能、科學地減少病毒對民眾造成的傷害,此大義之行甚為可嘉。



“首善之區”的洪門精神
作為中國首都北京的“首善之區”——北京市東城區,其致公黨員(洪門)昆仲遍及多個行業,且均為各界重要人士。
在此間的“抗疫”過程中,以楊金生、何志才、王寧等人為代表,以及張一、常潔雲、羅靜、陳笑珍、閆慧娟、王碩、于鋒、田華、楊睿,王曦、蘇虹、李新玉、賈粵力、李軍、張珅珅、呂波等人士,為政府的行政政策撰寫文章提出了精辟的意見和建議,助力實施更有效的全民健康保障;亦有李傑、李輝、李擁軍、林泰驕、彭曉濤、閆慧娟、徐子佳、郝萌、侯雪、蘇國治、蘇虹、周華、李港、葛天、李崢、欒強、丁延虹、張珅珅、魏子涵、白一賀、邵雲龍、凌雲、馮思超、彭曉濤、王曉燕等多位昆仲在實際的社會工作中,心懷大義,以“社工”的形式,或親歷一線,進入到社區服務於民眾,默默服務,其中不乏多位年高長者,又如董配永、葛樂、劉曉雯、姚梅梅通過貢獻資金與藝術品捐助,體現了“致力天下,天下為公”的致公黨一貫理念。
致公黨北京東城區委和黨員面對疫情同心奮戰,一往無前,全力以赴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守護之牆,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貢獻自身的蓬勃力量,可歌可泣之故事層出不窮,他們用實際的行動不斷鎏金致公影響,貢獻於國家。
近代以來,洪門在世界各地的昆仲歷來人才濟濟,為世界華人贏得了榮譽與尊嚴,並在中華民族發展的各次重大歷程中均彰顯出非凡的作用,和民族擔當的氣節。於當今中國的和平穩定、不懈的進步與發展中,處處可見致公精神融入其中,世界各地的華人也會因其與“致公”之紐帶而倍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