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西九龍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近日向公眾開放,這裡是香港的新地標,也是香港地盤工陳進洪參與的最引以為傲的工程,“我很自豪,這是我給兒子做的榜樣。”陳進洪如今是地盤上的一名“打理”——組織並參與工人們運轉施工。除了參與香港故宮文博館工程,他還參與了港珠澳大橋通風樓、人工島警署瞭望台、消防局訓練大樓等項目的建設。地盤裡,雖塵土飛揚,但正是這一磚一瓦,築起了今日的香港。
文|本刊記者 趙欣
1997年:與香港產生聯結
在葵涌麗屏徑的街角,一輛小型起重機正在一幢唐樓前卸貨,成摞的水泥板和一捆捆棚架金屬管堆在工地上。見到陳進洪時,他頭戴一頂顯眼的藍色安全帽,汗水也滲透了他灰色的工作短袖。他和工人們一起,用肩扛起這些金屬架,每次兩根,從卸貨點運到二三十米外的施工處,如此來回數次。
陳進洪2012年開始進入地盤工作,如今已經過去10個年頭。他中專畢業後,歷經三座城市,從漳平到深圳,再到香港,嘗試了多種職業,牽引他不斷邁出腳步的是他的香港太太。1993年進入福建省體育運動學校;1996年在漳平官田鄉中學做體育老師;1997年他與太太相識,也是這一年,他與香港這座城市開始產生聯結。
2001年,陳進洪與太太領證結婚,直到2006年,他的單程證才獲批,南下來到香港與太太團聚。 “我的單程證審批用了五年,期間,我太太幾乎每一個周末都會回去,我就在羅湖關口等她。望著香港,望著她的城市,我就想:反正就是要在一起。”
在開始這趟艱辛的路途前,陳進洪在老家做鄉村體育老師,雖非地位顯赫,但受人尊敬,生活安穩。在深圳等待的六年裡,他面臨過被騙錢的低谷,也面臨過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初到香港時,為了學習語言、融入社會,他從底層物業管理做起。在他第一次離開漳平時,父親曾對他說,“既然是自己選擇的路,將來就不要後悔”。他邊回憶著,邊脫掉了手上那雙布滿“地盤”痕蹟的藍膠編織手套,說道:有過掙扎,但從來沒有後悔過。
陳進洪形容初到香港的自己“走在路上都是忐忑的”,陌生的路牌和繞口難懂的語言使他心有退卻,更何況那時的他還帶著濃濃的鄉音,樹立信心、決心立足對他更是難上加難。 “當一個人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他。”真正幫助陳進洪的是他那股子學習勁頭,他克服內心障礙、努力練習粵語、報名進修計劃學習英語。時間是最好的見證,他說,說不清具體是哪一天,看著這裡,一切都變得熟悉無比。他對香港的歸屬感,與日俱增。
2012年:在鋼筋水泥中眺望香港
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2012年陳進洪進入地盤工作。在他眼裡,這是一份雖辛苦但收入高的工作。然而比起光鮮亮麗的金融精英,地盤工的收入遠遠不及。
提起地盤工作,最讓陳進洪興奮的莫過於參與了香港故宮文博館的建設。香港故宮文博館坐落於西九龍,計劃將於今年7月開幕。陳進洪頗為激動地說,“我可以驕傲地告訴我兒子,我也有參與香港的一方建設。雖不是由始到終,但在它最緊急、最迫切的時候,我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為建設國家、建設香港,這是一份榮譽。”
“當時工期非常緊,人手又十分短缺。機場三跑、啟德體育園等地盤都開工了,很難找到工人,我四處在找。”陳進洪感慨道。機緣巧合,他得知一批尼泊爾工人剛結束了上一項目,於是抓緊聯繫,第一時間帶著六七十人開始了這一工程。他和工人們每天早上8點開工,晚上8點收工。終於在非常倉促的一個半月裡,順利完成了這一項目。
地盤工作是一份體力活,每一分回報背後都必定付出了極大的辛勞。除了給家人更好的物質生活外,兒子是陳進洪堅持這份工作的最大動力。他常帶兒子在香港到處走走,港珠澳大橋通風樓、迪士尼樂園冒險家酒店、人工島警署瞭望台、消防局訓練大樓...這些有他參與過的工程,他都會把故事講給兒子聽。他慢慢地講,一顆立志建設國家的種子也在兒子心中悄然落地生根...
2022年:我眼中的“香港精神”
回憶起初到香港時面臨的種種困難,陳進洪感慨是“香港精神”鼓舞了他。“無論是為了個人發展,還是建設國家,我感受到當時的港人拼搏、務實、團結,有一股充滿感染力的力量。”他說,雖然這兩年經歷一些風波,但他深深感受到現在的香港已是一個長治久安的家園。經歷十餘年的變化,他眼中的“香港精神”更多樣化了:真誠、用心、效率、契約精神...每一個詞樸實無華,每一個詞深入人心。他不僅把“香港精神”內化於心,更渴望將其輻射到更多的人。
陳進洪對大灣區有著自己的期待與嚮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聽起來是弘大的、遙遠的,而他則用“通”這簡單一字來形容,是步步聯通,是環環暢通,是心心相通。“某個周末,我開車載兒子去深圳吃個午餐,沒有牌照的限制,也沒有繁瑣的手續,就一路開過去,下午趕著日落再回來,港珠澳大橋的日落很美的!”他笑著暢想到,“如果沒有疫情限制,已經很方便了,但是我相信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