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喜慶氣氛洋溢香港街頭。香港市民、企業、社團重溫香港抗日英雄事跡,重走紅色史蹟之旅,緬懷和紀念抗日戰爭革命先烈。作为香港紅色旅遊路線的導遊之一,張鷹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把紅色旅遊推廣到更多學校裡去。希望疫情可以儘快過去,兩地恢復正常往來,推動兩地遊客進一步交流。
文 | 本刊記者 邸倩
努力適應香港 鍾愛旅遊行業
“香港人多地少,生活節奏很快。在這裡生活了十幾年,每一天都在努力追趕香港的快節奏。”亞洲旅行社旅遊發展部的經理張鷹說。2009年剛剛畢業的張鷹跟隨父親移居香港。初來乍到的她,語言不通、生活習慣不同,諸多不適應並沒有讓張鷹退卻。她選擇改變自己,適應香港。從最普通的兼職做起,晚上還要兼顧夜校課程,就這樣慢慢地融入了香港社會。
为什麼選擇從事旅遊業?張鷹說,“旅遊業是香港四大支柱產業,特別是內地遊客大增为香港多個行業帶來巨大經濟收益。”2010年,張鷹正式踏入了旅遊業,主要負責接待內地遊客及內地商務客。張鷹不禁感慨,旅遊業的變化實在太快了,就像香港一樣,發展和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由最初的商務及組團接待,到自由行的盛行。
直到近年受到新冠疫情的衝擊,旅遊業被迫緊急按下“暫停鍵”。正常情況下,訪港旅客平均每天可以達到20萬人次,現在每天只有300多人次,而且這些遊客也不是來旅遊,主要是为了探親、公務。疫情導致旅遊業損失慘重,失業率急劇上升。“我的同事眼裡都沒了光,他們心理壓力太大了”,張鷹說。如何破局?迎接疫情的挑戰成为了全行業的難題。
百餘抗戰遺址 喚醒歷史記憶
隨着香港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鼓勵本地居民深度遊。張鷹與她的同事們想到——在香港推行紅色旅遊路線!2021年,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年多,促進香港由亂及治,重新出發,愛國正成为香港社會最強音。這一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香港越來越多的紅色遺址進入公眾視野,“紅色旅遊”逐漸升溫。
因为紅色旅遊路線,張鷹結識了當年在香港參加抗戰的老戰士以及他們的後人。“香港人要銘記這段保家衛國的歷史,因为這是香港自己的歷史,”張鷹說,“老人們其實從2007年就開始宣傳港九大隊的抗戰事蹟。我們跟他們提到紅色旅遊路線的這個想法的時候,有位老人說‘謝謝你們來看我們,終於等到你們來了’。”張鷹表示自己非常感激有這個機會,可以親身了解這段歷史,帶着大家回顧這段保家衛國的歷史。根據實際情況,張鷹及其團隊設計了六條紅色旅遊路線。
適廬,位於香港元朗的客家大屋。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曾是營救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的一個根據地。烏蛟騰烈士紀念園抗日英烈紀念碑,香港淪陷期間,日軍曾對烏蛟騰及鄰近村莊發動十餘次掃蕩,不少村民为保障游擊隊安全而遭受酷刑,有的壯烈犧牲。为紀念這些抗日志士,村民於1951年建造一座烈士紀念碑。2009年香港特區政府出資重建紀念碑。2015年,該紀念碑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位於新界西貢斬竹灣,日軍佔領香港期間,西貢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抗日活動的主要地區。为紀念抗戰期間英勇犧牲的港九大隊戰士和西貢民眾,1989年1月23日,紀念碑園落成。2004年5月,一尊展示全民族和海外僑胞抗日救亡的大型雕塑《赤子報國》,在紀念碑園內豎立。後來,碑園內增加了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記事碑。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去年被列入了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跟隨張鷹的指引,沿着這些紅色印跡,探尋這一段珍貴的歷史往事。與抗戰相關的歷史遺址,見證了香港淪陷期間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與香港民眾奮起抗日、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蹟。
增強學生愛國意識 紅色旅遊進校園
香港越來越多的紅色遺址進入公眾視野,“紅色旅遊”逐漸升溫。2022年,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正值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立80周年。在愛國愛港人士努力下,香港首個抗戰專題紀念館――香港沙頭角抗戰紀念館正式開館。一段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抗戰史,開始被更多人了解和銘記。
張鷹與其團隊想要與更多學校達成合作,希望有更多香港學生能來這裡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了解香港與國家在抗戰時期所承受的苦難,應該知道國家力量的重要性。她還說,也歡迎大灣區乃至內地其他城市的同學們都能有機會沉浸式體驗這段紅色歷史。“讓真實的遺址來講訴抗日故事,最大限度地還原歷史,是傳承歷史最好的方式。”張鷹說,這是一位與她一同宣傳遺址保護的老人家常說的,他們希望這段珍貴往事能夠被更多人知道,走進更多人心裡,增強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