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香港訊)香港中學文憑試(DSE)今日放榜,考評局昨日率先公布整體考生成績。本屆共有47,891名考生應試,當中有超過1.7萬人考獲“33222”升讀資助大學最低門檻,比上屆減少近500人;以本港8間資助大學約1.3萬個聯招學士學位計算,即平均近1.35名考生爭一學位,較去年1.4人爭一位略為放緩。此外,今年共誕生8名考獲7科5**的“狀元”,其中兩男兩女於數學科延伸部分M1/M2亦考獲5**佳績,成為“超級狀元”。考評局秘書長魏向東表示,今年有不少特殊教育需要(SEN)考生取得良好成績,其中有18人於兩個至5個科目中取得5**成績。

考評局昨日公布多項文憑試相關統計和數據,今年共有42,328名學校考生及5,563名自修生出席文憑試,分別較去年減少966人及1,119人。以全體考生計,考獲4個核心科及1個選修科“33222”或以上、符合升讀8大資助學位課程最低門檻的共有17,590人,佔總數36.7%,比去年減少499人,令入學競爭略為降低;若以個別大學要求6科“332233”的入學門檻計算,則有14,549人考獲此成績,佔整體考生30.4%。
此外,今年有29,568名考生在中英文等5科考獲2級或以上,符合本地報讀副學位課程或應徵公務員職位的基本要求,佔總人數70.1%。

更多SEN考生獲佳績
至於尖子的表現,魏向東表示,今年共有5男3女考獲7科5**佳績,其中兩男兩女於數學科延伸部分(M1/M2)亦考獲5**,成為“超級狀元”;考獲6科5**的“榜眼”有13人,分別10男3女;5科5**的“探花”則有38人,分別25男13女。魏向東又特別提到,今年SEN考生整體表現見提升,其中18名需要特別考試安排的考生,於2個至5個科目中取得5**成績。
主要讓身體弱能及多重障礙學生的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今年有19位考生應考,其中一名脊柱肌肉萎縮症的考生考獲23分,並在綜合科學科取得5**。校長成英愉對學生能克服考試壓力和疫情應考,感到自豪。在今年文憑試五科取得23分、患有脊椎肌肉萎縮症的19歲考生林育姗,其中綜合科學獲得5**。林育姗滿意成績,希望大學選修科學,志願成為一名化驗師,她又指為了取得佳績,每日溫習六至七小時,在家進行物理治療時亦會把握機會溫習。她鼓勵其他同學和下屆考生,不要畫地為牢、限制自己,認為最重要是認清目標和踏出第一步。

應考最老70歲 最年輕12歲
考評局學校考試及評核主管許婉清續指,今年最年長的考生有70歲,最年幼考生則是一名12歲男童,各自考了一科。至於最年幼的學校考生是一名15歲女童,應考了7科。
據分析今年的文憑試成績數據,有11,684名考生獲19分或以上,18分或以上則為13,606人,以1.3萬個8大學額為區間,意味取得19分者已有相當大機會可入讀8大。

魏向東總結指,文憑試已是第三年在疫情下舉行,而且今年疫情更較過往兩年嚴峻,但總體而言考生們的表現未見退步。被問到在考生人數減少的情況下,入大學會否較以往容易,魏向東表示,有留意外界有意見認為入大學會較以往容易,但提醒各間大學及各個科目的要求不一,部分受歡迎科目競爭仍大,難以一概而論,“咁當然啦,今年實際上取得‘3322’分數的有1.7萬多人,而8大學額約1.5萬個(包括非聯招),大家都可以估到,只要選修科取得一定成績,入大學機會一定大很多。”

蔡若蓮祝賀考生完成中學學習階段 勉把握機會追尋夢想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本屆文憑試考生在疫情下進行考試,過程並不容易,祝賀所有應屆考生完成中學學習階段,又指不少考生的自律能力和心理質素都相當令人鼓舞。她稱今年文憑試有四萬多名考生、1.7萬名日校考生考獲“3322“的資助大學最低入學資格,而綜合各高等教育學額有逾六萬個,希望考生能把握機會,因應興趣和能力追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