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西,香港大紫荊勳賢,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他由車間打工仔起步,做到廠務主任,後來自行創業創辦香江國際,投身紡織製衣業五十餘載,是香港紡織製衣業的“癡情漢子”;他抓住歷史變革機遇,在風雲際會中脫穎而出,於改革開放中勇立潮頭,助力國家發展和香港經濟起飛;在追夢逐夢的路上,他始終與香港同發展共命運,積極促進香港繁榮穩定,見證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
文 |本刊記者 姚潤澤 趙欣
走進坐落於觀塘的香江國際大廈,彷彿進入到一座蘊藏著香港記憶與針織業變遷歷程的“歷史博物館”。這裡正在進行著“回歸廿五中華情”展覽和香江國際金禧針織藏品展。耄耋之年的楊孫西熱情地帶我們參觀展廳,雖然他大病初愈,身體吃不消,需要藉助拐杖並不時休息,但仍然堅持著走完一圈為我們講解。親見他的執著勁,我們似乎明白了,他的成功絕非偶然。
楊孫西(本刊記者 趙欣 攝) 針織一線五十載
楊孫西出生於福建省石獅市,12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初到香港,面對陌生的語言、生活環境,楊孫西有些迷茫。在母親的鼓勵下,他苦心學習粵語和英語,不過兩年時間,已追趕上學業進度。中學畢業時成績優異,被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錄取。1960年,由於家中變故,父親過世後,養家的重擔落在了楊孫西身上,他開始了半工半讀的生活。他先是進入一家針織服裝廠打工,無論是對接客戶、出口業務,亦或運營管理、操作技術,他抓住每一個機會,努力學習與實踐。他白天在工廠工作,晚上就到大專院校進修,學習紡織技術、外語、工商管理等課程,不斷給自己“充電”。紡織廠的工人們都稱他為“文武全才”,他也很快從打工仔榮升為廠務主任。楊孫西笑著回憶道:“紡織廠老闆每年都會去歐洲出差一個月,於是廠裡的主要工作由我接替,我的任務自然繁重了許多,不過年輕時吃點苦沒什麼。”經過八年的磨練與積累,關於“如何運作一家服裝廠”的大大小小問題,楊孫西了然於心。
二十世紀下半葉,香港憑藉紡織業的興旺發展收穫了巨大的時代紅利。1969年4月,眼看著香港的紡織製衣業如火如荼發展,楊孫西憑藉多年在紡織製衣廠的打工經驗和累積下來的好人緣,拿出自己攢下的所有積蓄,連同從親戚朋友處籌來的款項,在觀塘的鴻圖道54號一個400多平方米的單位,開設了香江國際針織製衣廠,開始走上創業的道路。1975年,為了推廣香港時裝,由香港貿發局牽頭舉辦的“香港成衣節”首次在法國巴黎亮相,香江國際特別創作的一批手工針織服裝代表香港登上國際舞台,好評如潮,其後更是在倫敦展覽上大放異彩。香江國際的產品知名度不斷提升,影響力與日俱增,楊孫西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這主要得益於我在紡織服裝行業的豐富經驗,迅速建立了自己的生意網絡,發展客戶、開拓市場,同時善用優秀的技術人才。”楊孫西總結道。
及至1980年代,全球經濟復蘇,人們開始追求穿衣的高質量與設計感,楊孫西看準時機,主攻歐洲市場,帶領公司開始國際化之路。1985年,一個被公認的香港紡織品在歐洲第一品牌——Malina Wong橫空出世,這是楊孫西與德國拍檔合作共創的品牌,至今仍是紡織界的品牌傳奇。楊孫西介紹,Malina Wong 是他太太的名字,之所以如此起名,是想讓歐洲人知道這個品牌是東西方結合,產品源頭在中國,既有歐洲成分,也有東方成分。拍檔負責歐洲銷售市場,楊孫西則提供資金、負責自主設計生產。他運用自己多年審美積累,凝聚集體智慧和創造力,最終使得這一“頭炮”在歐洲打響,連續推出的產品在歐洲銷情暢旺。
經歷五十餘載的發展,香江國際在香港服裝紡織業發展史上留下了無可替代的一篇章節。如今,楊孫西早已退居二線,“不管是做企業,還是從事社會事業,都要做好‘讓位’的思想準備。我60歲之後,已陸續將生意交給接班人打理,自己專心享受退休人生。”他坦言,“在自身精力充沛時,要勇於承擔責任,但也一定要及時培養好接班人,適當的時候把重要的工作交給更有能力、更有想法的下一代。”織夢在他的手中延續,香江的故事也綿綿流淌……
香江國際金禧時裝藏品展(本刊記者 趙欣 攝) 改革開放立潮頭
1978年,內地改革開放的序幕徐徐拉開。彼時,楊孫西的生意規模日益壯大,香港工廠的生產能力跟不上市場需求,而改革開放這一縷“春風”為他帶來希望,解了燃眉之急。基於對國家的信心,他第一時間就回到內地,在珠三角地區設廠,藉助“來料加工”、“三來一補”發展紡織製衣。從“來料加工”到合資合作,再到獨資辦廠,短短幾年時間,他在深圳、東莞、廣州、福建、江蘇等地都陸續建起了自己的工廠,步步開疆拓土,很快發展成為擁有過萬工人、數萬平廠房的香江國際集團,規模與生意額都擴大了幾倍。1995年,楊孫西開始涉足內地房地產市場,逐步培育出旗艦房地產品牌——財富中心。2003年,楊孫西積極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主動進入重慶與西安等內地城市,將先進的城市開發運營理念引入祖國西部,香江國際集團也完成了從商品生產者到城市締造者的蛻變,助力中國城市化進程。
回望改革開放歷程,港商是拓荒者,是貢獻者,亦是受益者。“國家給了我們港商諸多優惠政策,而一批批港商在內地投資,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帶動內地經濟起飛的同時也壯大了自己的事業,港商與內地的發展彼此分不開。”楊孫西感慨道。
在楊孫西看來,改革開放四十餘年,前二十年香港貢獻國家良多;在回歸後,更多的則是國家為香港鋪路,成為香港的堅強後盾。1998年,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香港經濟遭到重創。西方反華勢力把矛頭直指香港金融業,加之當時香港外匯儲備極其有限,行業更是備受打擊。“幸得國家關心,在國家領導人的堅決支持下,在各位愛國愛港人士的團結努力下,香港才將這一危機應對過去。”楊孫西說,不僅協助抵禦金融風暴,更是在每一次香港需要之時,中央全心全力出手援助。中國因改革開放而崛起,從某種角度說改革開放孕育了“一國兩制”。
楊孫西帶記者一行參觀展覽(本刊記者 趙欣 攝) 丹心一片護香江
楊孫西舉辦的“回歸廿五中華情”展覽既有宏大敘事,但更多是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個個動人的香港故事、中國故事,生動精彩,引人入勝。楊孫西對於這些珍貴影像與個人藏品如數家珍,愛國愛港之情溢於言表。
楊孫西幼年時歷經抗戰,因學校停辦,他在家鄉私塾唸了兩年古書。直至1946年抗戰勝利,學校復辦,他方才進入小學,“當時的老師有部分是共產黨地下工作者,亦有參與新四軍的革命人士,他們一邊支援革命工作,一邊教書,給我們講抗日的故事。”楊孫西回憶道,“老師說,要支持我們共產黨解放軍,將來國家才有前途。”他的家國觀念從這裡開始萌芽生根。
從1993年起,楊孫西先後擔任過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加之早前在福建省政協,三十年的政協工作經驗,使得他對內地情況了若指掌。在香港,作為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全港各區工商聯合會創會會長,他不僅帶動工商界發展經濟,亦積極發揮工商團體的力量服務香港。港英政府曾委任他為觀塘區區議員,曾想要說服他放棄內地政協工作,被他果斷拒絕。兼備香港與內地工作的“雙重經驗”,1995年楊孫西獲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1994至1997年被國務院港澳辦及新華社香港分社委任為港事顧問。
楊孫西介紹,回歸之路艱難曲折,1982年中英就香港回歸展開談判,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在之後13年的後過渡期裡,英國人進一步加快在港實施代議制改革。1988年,港英政府發表《代議政制今後的發展白皮書》,開始了港英當局自1843年成立以來的第一次直接選舉。“英國人在撤退階段不安好心,不僅打壓我們愛國愛港的政治團體,還為後來的特區政府挖了許多坑,安排了許多對特區發展不利的事情,他們只為自己的利益服務。事實證明,即便是在港英政府年代,香港經濟繁榮靠的也是我們中國企業家。”楊孫西說,回歸後這25年裡,每一屆特區政府都為特區的發展盡心盡力,最主要的是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國兩制”在香港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
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黑暴”橫行,更有外國勢力干涉香港事務,禍國害港。本該享受退休生活的楊孫西無法不牽腸掛肚,為港擔憂,他坦言自己那時非常生氣,夜晚常常難以入睡。“幸好香港國安法落地實施,之後又完善了選舉制度,現在順利選出第六任行政長官,是真正實現了‘愛國者治港’,我這操了40年的心終於踏實下來。”楊孫西動情地說,“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我85歲,有幸見證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一國兩制’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我堅信,香港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香港一定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楊孫西充滿期待的眼神望向前方……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2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