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肖揚)8月3日上午,雲南省委在海埂會堂召開 “雲南這十年”麗江專場新聞發布會,麗江市委書記浦虹在會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麗江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雲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麗江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各族幹部群眾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十年來,麗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新成就,實現了一次又一次新跨越,打造世界文化旅遊名城成效卓著,“舍不得”的麗江讓世界愛上麗江。
中共麗江市委書記浦虹浦虹表示,10年來,麗江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227.6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570.5億元,總量實現翻番,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特別是“十三五”以來,麗江經濟總量連續突破300億、400億和500億大關。全市17.91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5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玉龍、永勝、寧蒗3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傈僳族、普米族兩個直過民族整族脫貧。
中共麗江市委書記浦虹率團出席新聞發布會後留影這10年,麗江守住了“抬頭藍天白雲雪山、低頭綠水青山田園”的生態底色,浦虹說,麗江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6年保持100%,位列全國、全省前列,瀘沽湖保持Ⅰ類水質、入選生態環境部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程海、拉市海、金沙江幹流麗江段水質逐步向好,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森林覆蓋率提升到72.14%,森林蓄積量達1.26億立方米;我們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動麗江元素亮相《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華坪縣被國際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目前,華坪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了17個百分點,成功創建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水生態文明城市,正在積極打造花園城市、美麗縣城、美麗鄉村,持續不斷提升麗江顏值。
麗江雪山藍月亮穀浦虹表示,10年來,麗江首創的“30天無理由退貨”機制和旅遊“紅黑榜”制度在全省推廣,旅遊品牌形象全面修複。東巴穀、物與嵐等一批半山酒店建成運營,瀘沽湖、老君山黎明景區、拉市海等一批世界級精品旅遊產品正加速創建,“文化院落”“城市書房”“沉浸式旅遊+劇本遊戲”等全新業態層出不窮。“一部手機遊雲南”建設,“智慧旅遊”成為全省標杆,古城區、玉龍縣成功創建雲南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2019年,全市遊客接待量突破50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遊客人均消費位列全省第一。
麗江古城浦虹告訴記者,這10年,麗江公路通車總裏程突破1萬公裏,高速公路裏程增加到421公裏,實現了“縣縣高速、鄉鄉油路、村村硬化、組組通達”;大麗鐵路完成提速改造、步入“動車時代”;麗江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穩步推進,寧蒗瀘沽湖機場通航能力持續提升,一條條航線通到了香港、臺北,通到了新加坡、曼穀和吉隆坡,通航城市高達90個,有力助推了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浦虹最後表示,站在新的起點上,麗江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以“爭一流、促跨越”來謀發展、抓工作,全力將麗江建設成為世界文化旅遊名城、鄉村振興示範區、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力爭“十四五”末地區生產總值總量達到1000億元以上、旅遊總收入2000億元以上,為與全國、全省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麗江市委常委、麗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肖健在提問環節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麗江市委、市政府統籌抓好疫情精准防控和旅遊業複蘇發展,今年進入暑期以後,旅遊業開始呈現出強勁複蘇態勢,7月份,全市接待遊客5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72億元。下一步,麗江立足三項世界遺產,做好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民族文化的世界表達,全面推進對外文化交流和旅遊推廣,打造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全面提升麗江文化旅遊的國際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堅持從“管理端”和“遊客端”入手,依托“一部手機遊雲南”,打造智慧旅遊項目,健全智慧旅遊設施,完善智慧旅遊平臺,不斷提升旅遊管理數字化和旅遊服務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旅遊”全省標杆、全國樣板。
麗江黑龍潭中共麗江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 馮玉祥指出,十年來,麗江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共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62戶,今年新增農業企業1087戶,農業龍頭企業37戶,成功引入東方希望、佳沃等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持續打造“麗系”高原特色農產品品牌,培育了中國馳名商標3個、雲南名牌農產品23個,全市“綠色食品牌”基地面積達到657萬畝,實現農業綜合產值270億元
中共麗江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崔家周表示,麗江全市470個村(社區)堅持抓黨建促現代產業發展,推動麗江高山花卉、道地中藥材、有機芒果、馬鈴薯種薯、食用菌等特色產業發展。華坪縣榮將鎮龍頭村,構建以“支部帶領、黨員帶頭、專家帶隊、產業帶富”模式,建成果子山萬畝有機晚熟芒果示範基地,創下“最大規模芒果種植園”吉尼斯世界紀錄。
中共麗江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和麗軍表示,十年來,麗江打造了紅軍長征過麗江紀念館、滇西北革命根據地暨邊縱七支隊紀念館等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推出了8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同時,持續加大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力度,大力提升麗江古城文化內涵,建設了27個文化院落,持續用文化濃度稀釋商業密度;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了《木府風雲》《月亮花》等一批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文藝精品;我們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打造了納西古樂、印象麗江、麗水金沙等一批演藝節目,建設了紅穀坡地、益田文創等一批文化創意園區,推出了東巴紙、琺琅銀器、滇繡等一批拳頭文創產品,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第一。
近年來,麗江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建設世界文化旅遊名城 提升“文化麗江”品牌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提出重點打造“紅色麗江、多彩麗江、鄉愁麗江、藝術麗江、創意麗江”五個IP,著力建設“紅色文化弘揚示範基地、民族文化傳承示範基地、曆史文化保護示範基地、文學藝術創作示範基地、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示範基地”五個基地助推麗江旅遊新發展。
中共麗江市委副書記、麗江市人民政府市長 蘇永忠指出,麗江這10年,麗江綜合交通建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實現了從“瓶頸制約”到“區域樞紐”的大跨越,麗江和全省其他州(市)也一同進入了高速時代、動車時代、空港時代,目前,全力推進麗江在建的4E機場改擴建項目建設,力爭2023年底建設完成,將滿足世界所有機型降落麗江,國內外通航城市達120個以上,其中國外通航城市達20個以上,旅客吞吐量超過1100萬人以上,實現72小時過境免簽,成為名副其實的次區域樞紐機場。到2024年底,麗江中心城區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裏程超過100公裏,實現麗江城市快速智能綠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和旅遊觀光質效,助推麗江世界級旅遊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