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張 弦 | 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方正榮 | 華中師範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研究生
國家認同對維護社會團結穩定、增強國民凝聚力及促進國家長治久安至關重要,世界各國高度重視國家認同教育。本文首先界定了國家認同的概念,闡述了國家認同教育的內涵;然後比較世界各國尤其是美國、法國和新加坡三國在開展國家認同教育方面的成功做法,認為高度重視歷史教育、強調尊敬國家象徵、深化憲制法律意識和確保多樣化的教育形式這四點是其有益經驗;最後,文章探討了回歸後香港開展國家認同教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認為應借鑒國際經驗,著力培養兼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及國際視野的年輕一代,這不僅應是特區政府未來施政的工作重點,也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落實「愛國者治港」根本原則,加強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這事關香港、澳門長治久安,是一項打基礎、利長遠的重要工作。愛國主義教育與國家認同緊密相聯,國家領導人所關切的也正是社會各界關注有年的重要問題。人類歷史和世界各國的經驗都告訴我們,沒有統一認同的國家注定是一盤散沙的國家。明確而牢固的國家認同是維護社會團結穩定、增強國民凝聚力及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條件和關鍵保障。而開展國家認同教育,事關一國國民能否對「自己屬於哪個國家」產生歸屬感和自豪感,對建構和鞏固國家認同至關重要。
一、國家認同與國家認同教育
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指的是公民在心理上認為自己歸屬於國家這一政治共同體,承認自己具有該國成員的身份資格,由此產生的凝聚情感使公民願意為共同生活積極效力,而且在共同體有危難時也願意犧牲自我。由此可知,國家認同是對自己所屬國家的認知、肯定和接納,強調的是對國家產生的「歸屬感」。針對國家認同如何形成(formation)的問題,學術界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國家認同與地理、血緣、族裔這些自然因素密切相關,因而帶有「本質性」的傾向;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國家認同深受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因素影響,甚至是在日常生活和互動中「建構」起來的。後一種觀點目前是學界的主流。因此,與其說國家認同是自然的存在物,不如說它更是一種社會互動的產物。家庭、工作場所尤其是學校,都在推動國家認同的形成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種理解凸顯了國家認同教育(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的重要作用。
一般認為,國家認同教育的實施形式和主要載體是國民教育(national education)。有觀點認為,國民教育是國家開展的一種「公共教育」,特指國家為本國國民實施的學校教育,一般為國家規定的每個公民所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包括小學和初中教育,有的國家還包括幼兒教育和高等教育;有觀點認為,國民教育是「國家民族教育」的簡稱,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正確的國家和民族觀念。與之類似的觀點認為,國民教育是一種建立國家觀念的教育,目標是使每個國民都能成為照顧國家利益和擔負國家命運的人。在香港,國民教育應使年輕一代都有愛國愛港的胸懷並以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為榮;還有觀點認為,國民教育常被視為公民教育、社會教育或道德教育的一環,範圍涵蓋歷史與文化、國家價值與道德以及公民對事物的普遍認知和態度等。由於對國民教育存在不同的定義和理解,再加上國民教育與其它相近概念有重合模糊之處,為避免誤解,本文特將以培育民族和國家觀念為目標的所有教育形式統稱為國家認同教育。
二、世界上國家認同教育的
實踐及經驗
世界上一些國家在實施國家認同教育以提升國家民族觀念方面有成功實踐,下文將詳述美國、法國和新加坡三國的經驗。
(一)美國:愛國主義與效忠宣誓
美國的國民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但愛國主義是永恒不變的主軸。早在1790年,美國就開始在在中小學設立「公民科」,培養學生對國家理念和政治制度的理解與認同,倡導愛國主義與奉獻精神。 美國人從小開始培養對國家的認同。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校普遍開設基本的歷史和政治課程,學生們不僅學習「五月花」號、獨立戰爭、內戰、民權運動等知識,學校還會組織前往華盛頓總統的故居,聆聽其「擊敗英國殖民者」的故事。許多青少年還會在課餘參加童軍等校外組織 ,學習「愛國主義、勇敢、自立等價值」。此外,獨立日、陣亡將士紀念日、退伍軍人日、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等,與眾多以傑出人物命名的地名、建築一起,更是潛移默化地提醒美國人勿忘先輩們奮鬥與建設國家的歷史。
美國的國家認同教育體現在很多方面,但比較突出的是對國旗、國歌等的重視,它們是形塑和維持美國國家認同的主要載體。在這其中,一個成功的做法就是廣泛推行「效忠宣誓」(Pledge of Allegiance)。所謂「效忠宣誓」,是指向美國國旗及美利堅合眾國表達忠誠的誓詞。每次國會開議前,議員們都會進行集體宣誓;很多州政府、市、縣政府和私人機構,在會議開始前也會進行宣誓;此外,美國絕大部分州的學校都會在上課前專門留出時間,供學生進行效忠宣誓。根據美國《國旗法》的規定,學生應面對國旗立正,將右手置於心胸位置,朗聲讀出「我謹宣誓效忠美利堅合眾國國旗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國,上帝之下的國度,不可分裂,自由平等全民皆享」的誓詞。
(二)法國:歷史教育與國家符號
法國視歷史教育為國之大事。目前,法國中小學分十二個年級,其中十個年級開設有歷史課。在19世紀,每個年級都有歷史課,而且是以法國史地為主。到了19世紀末,不僅畢業後欲從事公職者必考法國史地,而且歷史科還是唯一和兩主科(法語及拉丁希臘文)一樣屬於每階段學生都必修的科目。這種對歷史教育的高度重視一以貫之,一直延續到今天。當代法國,歷史教育還被賦予了公民教育的功能,中學公民課的教師通常由歷史老師兼任。教育者希望歷史能夠發揮族群融合和社會化的功能,使學生認識自己生活的鄉土和國土,有助於形塑社會融合和國家歸屬的共同體感受。
除了高度重視歷史教育外,法國開展國家認同教育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對國家象征符號的尊崇。根據2019年2月法國國民議會審批通過的新法律,全國所有中小學新學期開學後都必須在課堂內展示法國三色旗及歐盟旗幟,同時將法國國家格言、國歌《馬賽曲》的部分歌詞——「自由、平等、博愛」張貼在教室內,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們尊重國旗、國歌,培養其愛國之情。此外,在馬克龍總統提出「包容性愛國主義」以強化法國人的愛國意識和歐盟意識後,法國每個16至18歲青年開始必須接受一個月的特別軍事訓練、公民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
(三)新加坡:多元文化與國家信約
1997年始,新加坡在所有學校中推廣國民教育,首要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意識。經過幾十年不懈努力,新加坡的國家認同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功,一方面整合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社會,另一方面塑造並凝聚了新加坡人共有的國家意識。在這其中,獨具特色的新加坡「國家信約」(National pledge of Singapore)發揮了積極作用。1966年,新加坡開國政治家拉惹勒南草擬了信約內容,深信不分種族、言語、宗教,整個國家應該向共同目標邁進。信約是新加坡國家與人民之間的約定,是成為新加坡的國民身份認同和國家精神的象徵。信約在學校、部隊和其他重要慶典場合誦讀,公布後幾十年不曾改變,一代代新加坡公民念著信約長大並內化成一種愛國自覺。尤其是在各級學校裡,所有學生都會在唱完國歌後誦讀信約,宣讀時必須對著國旗,握緊右拳,放在胸前左側。這可以說是新加坡國家認同教育的獨特環節。
(四)國家認同教育的有益經驗
美國、法國和新加坡是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總結起來,包括三國在內,世界各國開展國家認同教育收獲的有益經驗主要有如下四條:
高度重視歷史教育。歷史教育塑造國民的歷史記憶,深度影響國民對「自己屬於哪個國家」的認識,對建構國家認同至關重要。上世紀90年代,美國頒布了國家歷史課程標準,歷史課成為美國基礎教育的五大核心課程之一,歷史教育的地位大大提升,加強國民的歷史教育有利於增強國民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法國和新加坡也高度重視對本國歷史的學習。國民會在歷史教育裡找到自己的歸屬,完成「我是哪國人」的心理建構。
強調尊重國家象徵。國旗、國歌、國徽、特殊建築或景觀、領袖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符號,為建構國家認同提供了最有力的媒介。美國人對國旗的熱愛已經成為他們表達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好方式。美國學生需要在上課前對國旗宣誓,法國學校則要在教室裡展示國旗以及國歌歌詞,以此表達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國家象徵符號在無聲中強化了民眾對國家的認同;日本於1999年制訂《關於國旗及國歌的法律》,東京都政府隨後發出通告,規定學校人員如拒絕面對國旗唱國歌,可受到包括減薪和停職在內的不同處分;新加坡也通過國旗、國歌等象微國家身份的符號,培養國民對國家的認同和熱愛。以小學華文教材為例,不僅有《掛國旗》等禮儀知識傳授,也有《國旗國旗我愛你》這樣的哲理小文。
深化憲制法律意識。如前所述,不能把主要訴諸情感的民族國家認同模式和主要訴諸理性的公民國家認同模式簡單二元對立起來。在進行國家認同教育時,要注重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深化公民的憲制和法律意識。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可自行制定教育政策,大部分州都制定了公民教育政策,講授包括獨立革命、美國憲法、權利法案、聯邦關係、政府架構和公民權利等課程等。通過學習美國憲政制度與重要法律,有利於培養公民意識,加深對國家的了解;法國也通過歷史和公民等科目,向年輕公民講授有關法國憲法和其它重要的政制和法律問題,使他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國家的整體狀況,守護好國家的核心價值。譬如,保證學校非宗教性(lacité,即法國版「世俗主義」)原則不受任何侵蝕。
採取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學校、家庭和社會應結合起來,全方位的對下一代進行培養。學校是培養國民意識的主戰地,應儘可能的教導學生有國家歸屬感和社會責任感,家庭和社會則應做好補充工作。此外,應採取豐富的形式和活潑的手段開展認同教育。如日本強調利用傳統節日幫助孩子理解傳統文化蘊含的意義,所以節假日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儀式感;包括公民館、博物館和科學館等在內的愛國主義教育場館,都應對民眾免費開放。例如在一年一度的「歐洲遺產日」來臨之際,全法1.6萬處文化遺產免費開放,迎接數千萬觀眾參觀。這些文化遺產承載著法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面對「活著的歷史」,年輕一代逐漸培養出濃厚的愛國情懷;新加坡則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需求對應不同的課程設置和要求,以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及對國家的歸屬感與獻身精神。此外,新加坡每年都會開展一些全國性的「忠誠周運動」、「國家認同周運動」等活動,這些活動潛移默化的強化了國民的凝聚力,有效加強了國民對自身的國民身份認同。
三、結論與啟示
香港回歸後,為使年輕一代擁有愛國愛港的胸懷並以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為榮,特區政府將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列為中小學國民教育的重要目標。2012年,推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並計劃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但最後由於各種原因遺憾未能成功。從2014年到2019年,香港發生了各界都不願看到的系列社會動蕩事件。究其原因,跟沒有充分落實國家認同教育使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國民身份認同有很大關係。
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於1956年在《星島日報》上撰文,批評「香港只有居民教育而無國民教育」,認為香港只注重人才教育但缺乏對國家認同感的培養;還有學者抨擊,香港以前的教育實際上是一種「無民族」(anational)及「無政治」(apolitical)的殖民地式精英教育。雖然現在的時空環境跟錢穆先生講話時已發生根本改變,這些批評也未必都切中肯綮,但聞過則喜,其鳴也善。如果香港年輕人持續缺乏國民身份認同,不僅無法承擔社會責任,還可能受到各種有害思想的蠱惑而不自知,最終威脅國家安全,損害「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施。因此,著力培養具備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及國際視野的香港年輕一代,不僅應是特區政府未來施政的一個工作重點,亦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在香港加強國民身份認同教育不僅要進一步深入對本民族文化和國家歷史的學習,更要讓全港市民(包括青年人)全面、準確地認識香港特區的憲制秩序以及中央和香港特區的關係。當然,在香港國安法落地實施後,加強國家安全方面的學習也是題中應有之意。如前文所述,高度重視歷史教育、強調尊敬國家象徵、深化憲制法律意識和確保多樣化的教育形式,是世界各國成功開展國家認同教育的經驗總結。相信在總結自身既有經驗並吸收外部有益經驗的基礎上,香港的國家認同教育一定會抓的更實,走的更遠,做的更好。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7-8月號第41-46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