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深圳)「新時代深港融合發展研究」課題組
深圳經濟特區因毗鄰香港而建而興。在經濟上,深圳與香港已高度融合,深港合作的起點已經很高了。現在研究深港合作,就是站在國家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上,如何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全面、更深入,更加符合國家發展利益的戰略需要。深港合作的協同創新,關鍵點就是五個方面要協同:觀念、空間、體制、社會、利益,也就面臨五大創新。深圳福田與香港北部接壤,經濟社會關係歷來密切。全面深化與香港的合作,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是深港協同創新發展的一個很好的基點。
一、深港協同創新
發展研究的指導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深港協同創新發展的研究必須自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思想,才能提升研究的理論高度和政策水平。
一是「新時代」的定位理論,指明了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和新的歷史方位。那麼,一切工作都要從新時代、新階段這個新歷史方位來思考、謀劃和布局。深港合作也要站在新的起點來謀劃和布局,這樣才會提出深港合作協同創新的新要求。
二是習近平新發展理念。十字五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是最先進的、最全面的發展觀,指導著我國全面發展的全部實踐。深港合作講協同創新,必須貫徹落實習近平的新發展理念。結合深圳的實際,尤其是福田,更要注重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建共享。這樣才能始終把握深港合作的目的是什麼,路徑是什麼,目標是什麼。深港合作40多年了,合作的成果是巨大的,積累的經驗也十分豐富。如果說深港合作出現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也只是兩個城市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更加融合方面面臨的新問題,也可以說是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要認識和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認清深港合作目前處於什麼方位,需要如何協同創新,來解決這些新問題。
三是習近平「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理論。這個理論對推進和深化深港合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和破解難題的方向。「五位一體」強調的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加強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建設美麗中國。這裡的每一點,對深港合作的協同創新、共建共享,都具有重要直接的指導意義。
四是新時代「一國兩制」理論。習近平總書記講「兩個最佳」、「兩個建設好」,強調維護國家安全,守護香港安寧,強調「愛國者治港」的制度建設,堅定建設好、管理好和發展好香港的信心,等等,提高了更深入理解「雙區建設」的戰略意義,更加增強了深圳助力香港建設好、管理好、發展好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深港合作,不僅是造福兩地市民,更是服務於國家戰略。
二、深港協同創新面臨五個突破
深圳經濟特區因毗鄰香港而建而興。在經濟上,深圳與香港已高度融合,深港合作的起點已經很高了。現在研究深港合作,就是站在國家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上,如何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全面、更深入,更加符合國家發展利益的戰略需要。所謂「更全面」,就是要在非傳統領域構建新的合作平台和機制。所謂「更深入」,就是合作的主體更加多元,過去主要是以財團、公司等為合作主體,以僑緣、鄉緣、業緣等民間力量為橋樑,以直接的經濟利益為驅動。現在則要擴展到政府之間、社會之間、社團之間、行業之間、業界之間的合作。合作的內涵豐富了,要求更高了,那麼合作的觀念、平台、機制、空間等都要隨之拓展,需要全面的創新、協同,達到利益最大化。
對深圳和香港這兩個城市和地方社會來說,雙邊利益最大化是協同創新的原動力。尤其對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社會來說,無利不起早,沒有利益的原驅動,單靠政府投入,很難拉動和破局。香港目前進入了「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無論是「治」還是「興」,香港都需要深圳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深圳對香港也有更高的期待,深圳的高科技產品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如何更好地借助香港這個國際平台,發揮好「三大中心」的作用,學習和吸收世界先進技術、先進管理和高端人才等等。大家都認識到合興離敗,都想互惠互利地構建新合作機制。這是本課題之所以能夠成立的基礎。
深港合作的協同創新,關鍵點就是五個方面要協同:觀念、空間、體制、社會、利益,也就面臨五大創新。
1、講觀念協同,主要是形成新共識。缺乏共識的結果必然是一頭冷一頭熱、雷聲大雨點小、「玻璃門」等等。思想、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指引。新合作的思想、觀念要先行,不僅要落實到政府官員的思想意識上,還要落實到民間、落實到企業、社團、協會、業界。這就需要在提高協同觀念上,創新溝通機制、宣講機制、輿論機制,要注意引導和發揮網絡輿論的正向作用。動不動就封網、「拉天窗」,客觀效果肯定不會好。現在,我們既要講好深圳故事,也要講好香港故事。說好話,不說假話,說鼓勵的話,不說泄氣的話,才會有利於提高深港協同觀念的共識性。如何構建觀念協同創新,是本課題要研究的問題之一。
2、講空間協同,主要是講深港合作的地理空間要擴大、擴容,構建深港合作更大空間的問題。深圳福田的口岸線一帶都開發完了,香港一側都還是禁區、原生態的,還看得見野牛野豬。河套地區是巴掌大的地盤,中央為什麼這麼關心,說明深港合作創新具有戰略意義,說明河套這個合作支點很重要,期待它做成示範、標杆。但是,河套地區的空間這麼小,支撐一個國家戰略的力度和空間都有限,勢必擴大面積,擴容賦能。就擴容來看,深圳福田的潛力還有,但不大,而香港那邊的擴容潛力很大,擴個四五倍都沒有問題。本課題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必須擴容?擴容之後如何管理?橫琴合作區給出了一個參考答案,就是珠澳合作向珠海橫琴這邊擴。而深港合作區要向香港擴,深入香港腹地,與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北部都會區」規劃設想銜接起來。可以預料,深港之間的空間協同,制度創新的難度都很大。但不搞又不行。因為,河套地區太小,雖然目標是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但形不成科創群所需要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教育生態系統。單純搞一個科創中心,猶如一座科技之塔,孤懸在那裡,人流、物流、數據流都不通暢,是很難成功的。
如果深港兩地政府不在空間協同上搞擴容、搞體制機制創新,那麼可以想象,澳珠-橫琴合作區將會在許多功能和產業發展方面,取代香港,壓制深圳。現在,有一個新現象應該引起深圳的重視,即不少企業開始採取澳門注冊、橫琴運營、深圳研發、香港融資,全球推銷。這樣一來,深圳就會變成「碼農」城市,談香港的再工業化等等,也是談談而已。
3、講體制協同,主要是講合作的體制機制的協同,不是籠統地講「兩制」關係。無論搞不搞擴容的深港合作區,全面、深入的深港合作,都面臨體制機制創新問題。這裡涉及的問題,大多是實踐中遇到的管理問題,例如權限問題、政策適用問題、權責利適配問題等等。具體地說,在深港合作區內,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該採取什麼政策,才能留得住企業和人才?又例如,產業政策誰去制定?誰去督促落實?深港兩地又如何分稅分利?必須建立利益分配這類底層機制,企業、人才會自主進來。又比如,在管理權限方面,深港合作區的通關,能不能採取「深進深出、港進港出」?這涉及中央權限,需要作出頂層設計。
4、講社會協同,主要是講要調動兩地社會和民間力量,參與和支持深港合作。深港合作的協同創新,最終要落實在企業、社會和民間的行動上。政府的作用就是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搭建平台、公共管理和服務。深港合作區,不但要有高端研發,也要有人間煙火;不但要現代服務業,還要有傳統服務業,要形成上中下各個層次都有經濟社會生態;既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也要親民、人氣、合味道,也就是,要有人氣。社會的參與,群眾的支持,是協同創新的力量之源。社會參與和協同的作用,一是口碑宣傳,二是社會教育,三是提供市場化和社會化的服務。
5、講利益協同,主要是講要有共同利益,認識到利益驅動具有根本性和持久性。以人民為中心,歸根結底還是為人民謀利益。資本主義有逐利本性,無利不起早。要尊重的是經濟理性,就是讓大家都有機會賺到錢。政府要政績,企業要盈利,個人要收入,都是經濟理性。空談理想、空談貢獻,是不現實的。要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讓大家得到利益,有獲得感和安全感,資本、人才、人力等經濟要素,才會源源不斷地聚集起來。即使遇到困難,他們也會幫忙出主意、想辦法。要相信人民群眾有無窮創造力,既創造財富,也創新制度。安徽小崗村不就是這樣幹出來的嗎?
目前,深圳要保持改革初期那股勁頭和心胸。不要怕別人發財,尤其是不要怕資本家發財。要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如果把雷池纍得那麼高,動輒得咎,誰還敢全心全意地來這裡投資興業。要先把事業做起來,把蛋糕做大,然後再去一步步規範、完善、提高。
三、深港協同創新在福田的
抓手和支點
福田與香港北部接壤,經濟社會關係歷來密切。全面深化與香港的合作,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從協同創新來看,有三個抓手或支點值得課題組深入研究。
1、河套地區開發建設。現在的河套ABC三個區,真正搞起來的就是皇崗口岸和福田保稅區,也就是深圳主導的C區。A區和B都在香港,還沒有什麼大的動靜。對於河套地區的開發,課題組的基本思路就是要擴容賦能。擴容涉及深港合作的空間協同和機制創新。賦能就是在科創中心的基礎上,新增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園區功能,形成以科創為中心的多功能的園區生態。新增的園區功能,可以有國際教育城、國際知識城、國際知識產權和專利交易中心等等。河套地區主要是工作區,居民點建設應該布局在河套合作區與北部都會區交界的地區,香港來往通勤時間不超過1小時。這就提出了交通協同問題,要完善公共交通網,實現一小時交通圈。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已有規劃,下一步工作主要的完善、落實和配套性改革。對新增的功能,課題組有如下設想:一是建設國際教育城。主要是辦幼兒園、小學、中學和職業技術培訓,包括國際考證中心,都可以搞起來。生源以居深港籍適齡學童為主,同時解決河套區工作人員子女入幼入學的問題。職業技術培訓,主要是瞄準河套發展對人才需要,引進香港國際職業教育的優質資源,大量培訓園區建設和助力「一帶一路」的實用人才。二是建設國際知識城。建設的目標是要能支撐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知識、信息的動態需求。基本要求就是門類齊全、管理先進、安全可靠。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國際圖書館、圖書進出口會展館,科技大數據樞紐港等等。三是國際知識產權和專利交易中心。首先是為香港服務,讓香港的科創成果能夠通過專利交易,迅速形成產能。其次是服務深圳,深圳已經是世界級科技專利大戶,深圳大量的高科技專利,能夠就近進入國際知識產權市場,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利益。
2、深港國家濕地公園建設。深圳的紅樹林和香港的米埔,同屬一片海域,是候鳥雲集的海洋濕地。課題組提出這個構想的主要考慮,一是深港合作協同創新,必須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有新起點、新突破。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博大精深,「兩山理論」、良好生態普惠觀念、統籌山水林湖草沙,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等等,對「雙區建設」,對深化和優化深港合作,都有重大指導意義。如果兩個城市不共謀生態文明建設,都只考慮自身利益,那麼「鄰避衝突」的問題就會反復出現。二是深港共建共管共享國家濕地公園,把公園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文明標杆」、打造成中國的濕地公園、世界的濕地公園,兩地居民就會有共同的成就感、榮譽感,從而有助於社會融合和人心回歸。
3、「變廢為寶」的項目。爭取中央政府支持和香港特區政府配合,將目前暫停的香港沙嶺「超級殯葬城」,改建為「世界佛學院」。「世界」是佛語,「國際」是俗語。世界佛學院的建設目標: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佛寺培養高級住持,提供佛事培訓服務,佛經講壇等;打造東南亞佛教旅遊勝地;弘揚中華優秀佛教文化,倡導愛國、自信、揚善、祈福的文化精神。
( 本文為2022年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新時代深港融合發展研究」(課題編號:SZ2022A006)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組主持人:郭正林,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教授;課題組成員:陳能軍、周磊、李治、賴明明、劉岳磊、高洪波)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7-8月號第56-60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