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太平洋島國友好交往源遠流長。自20世紀70年代建立外交關係以來,中國同島國交流合作不斷拓寬,涵蓋了貿易投資、海洋環境、防災減災、減貧扶貧、醫療衛生、教育、旅遊、文化、體育、地方等20多個領域。中國向島國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經濟技術援助,為島國培養各領域人才約1萬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累計向島國提供近60萬劑疫苗,各類抗疫物資超過100噸。2014年、2018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次訪問南太並同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會晤,開啟了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係發展的歷史新篇章。今年5月30日,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在斐濟成功舉辦,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外長會發表書面致辭,強調中國始終是太平洋島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風雨同舟的好兄弟、並肩前行的好夥伴。在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友好交往歷史中,民間交往也作出了重大貢獻。本刊謹以此文,回顧中國與太平洋島國民間交往的一些方面,由此展望中國與太平洋島國更加務實美好的交流前景。
文|香港 李和協
今年5月30日,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在斐濟成功舉辦。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會後歸納的五點共識中,特別強調了中國不是太平洋島國的“新來者”,雙方是相知相交多年的“老朋友”,中國與島國交往源遠流長。對此筆者完全贊同,並頗有體會。
筆者與太平洋島國的緣分始於2002年,當時筆者協助所在企業在深圳建立一家以島國業務為主的遠洋漁業公司,並在前期參與經營管理。經過20年的發展,公司已成長為中国主要遠洋漁業企業之一。公司在中西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波納貝、科斯雷,馬紹爾群島的馬朱羅以及帕勞島設有金槍魚漁業基地,業務涉及捕撈、加工、補給、物流運輸及漁船維修等方面。在南太島国薩摩亞有超低溫金槍魚漁船管理及補給基地,船隊在庫克群島海域作業。公司通過繳納入漁費、基地租金、聘用長期或季節性基地員工以及招聘當地船員等方式,為增加政府稅收及居民收入、發展島國經濟作出貢獻。與此同時,公司還通過加強與島國政府、邦交國的双方大使館以及民間機構的聯繫,投入社會服務。
以企業為平台增了解促交流
我們曾多次在香港和深圳接待來華訪問的島國總統、副總統、總理、州長等政要,也邀請過非建交國的國會議員以個人身份訪華,增加他們對中國的了解。公司投資方曾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關島、塞班島及島國地區投資經商,熟悉當地人文歷史,對溝通雙方發揮了作用。2007年密聯邦總統伊曼紐爾·莫里訪華,並為該國駐華使館開館揭幕。總統一行經香港停留期間由聯泰集團安排接待,增進了相互間的了解。回國之後,為加強與中國的聯繫,莫里總統提議集團主席陳守仁博士出任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駐港名譽領事。2012年,陳博士正式出任名譽領事,並發起成立“中華太平洋島國經濟文化協會”,邀請斐濟駐港名譽領事李汝大博士等人士加入,作為進一步加強與各島國交流的民間平台。
過去30年來,中國在太平洋島国實施了大量的經濟援助項目,据筆者所知,僅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就有示範農場、體育館、州政府大樓、中西太平洋金槍魚協會大樓、公路、橋樑,以及客貨兩用輪船等。中國的對外援助從來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作為密聯邦的主要外來投資者,公司也積極參與當地社會服務,例如通過基金會與大學建立合作關係,支援當地救災、抗疫等。基金會還與密駐華使館合作,提供獎學金,安排密學生到泉州師範學院留學,畢業後可由基地公司擇優錄用。
公司船隊還發揮人道主義與國際主義精神,多次實施海上救助。例如,2006年9月,公司馬紹爾基地漁船(福遠漁047)在作業海域发現遠處有小船擺動紅旗,似為求救,當即前往察看。他們发現該小船已失去动力,船上4人中有婦女和兒童,已無法站立,情况危急。我船員立即停止作業,將他們救上船,妥善安置後,還將該小船吊上我船,經過2天航行後回到基地。据了解,該一家4人係出海釣魚休閒的密联邦特魯克州居民,因機械故障已在海上漂流多日。該4位居民後由馬紹爾移民局安排返回密國。公司的另一艘作業漁船(深聯成802)也曾在航行途中發現一艘遇難下沉的日本玻璃鋼漁船,當即將已在救生筏里待援的14名日本船員救上我船,隨即返回基地。我漁船的這些義舉,雖然從經濟角度上看很不合算,但是在當地深受好評,為國爭光,收穫的友誼是無價的。
以協會為平台探討合作空間
太平洋島國普遍具有陸地面積小,人口少,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滯後的特點。不過,這些國家海域遼闊,有的多達數百萬平方公里,有豐富的待開發資源。中華太平洋島國經濟文化協會成立以來,多次與島國及有關方面探討,如何從民間層面支持配合島國的經濟發展。協會曾於2017和2018年與有關單位合作,分別在薩摩亞首都阿皮亞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波納貝州舉辦以支持島國發展為主題的研討會。
2017年9月7日,第29屆太平洋島國論壇在阿皮亞舉行,中國-太平洋島國論壇對話會特使杜起文大使出席。我們利用各島國代表比較集中、可以就近與會的機會,與薩摩亞駐華使館、太平洋島國論壇北京代表處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一起,聯合主辦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太平洋島國可持續發展經濟合作研討會”,請參與島國論壇的各國政要出席,共商如何支持島國發展及開展人文交流。中華太平洋島國經濟文化協會及深圳聯成漁業代表在會上就發展海洋漁業及島國旅遊作了專題發言,並為研討會舉辦了招待晚宴。會議期間,我們見到了許多島國老朋友,作了廣泛深入交流,並邀請與會人士到碼頭參觀我國漁船。
2018年9月,中華太平洋島國經濟文化協會邀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著名經濟學者樊綱一行到島國考察,並在密聯邦波納貝州,與密政府資源發展部聯合舉辦“中國-太平洋島國海洋經濟研討會”,就中國與島國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框架下的通訊、交通、新能源等基礎建設、漁農業可持續發展及旅遊環保等領域的合作,與密政府官員、行業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者分析了密國的資源優勢與短板,對民間投資者如何支持密經濟發展進行了交流。中國駐密聯邦大使黃崢全程出席研討會並作了發言。研討會後,協會安排樊綱一行拜會波納貝州州長皮特森,並考察了金槍魚海水養殖試驗場。
地方省市參與島國援助項目
目前,14個太平洋島國中,已有10個與我國建交,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二。除了中國中央政府的援助外,近年來,我國地方省市也加強與太平洋島國的交往,加大援助力度。各省市與島國建立的友好省州或友好城市關係達到22對。地處沿海的廣東、山東、福建和浙江等省與島國結好較多。尤其是地理相近、氣候相似的廣東省,承擔了更大的任務。據統計,僅是高層互訪一項,2015年以來,就有70批次島國部長以上官員訪問過廣東省,期間,包括先後兩任省委書記在內的11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到過太平洋島國訪問考察。雙方簽署了多方面的合作協議,從經貿到民生,從文教體育到醫療衛生,從項目建設到物資贈送,廣東都有大量的投入。值得一提的是,以增進漁業交流合作、支援島國經濟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太平洋島國漁業發展合作論壇” 於2021年12月8日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廣州南沙成功舉辦。今後,該項目將作為年度論壇落戶廣州。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南向延伸地帶,太平洋島國也受到我國學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已有多個島國研究機構在各地設立。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山東聊城大學的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該中心成立之初,中心主任陳德正教授曾到深圳與我們交流及了解島國情況,希望加強合作。我們協助安排該中心學者到過帕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等地考察調研。中心還通過聯合辦學及孔子學院等項目,派教師到南太島國支教。筆者曾於2018年底應邀到該中心參訪,並受邀為中心顧問。該中心除了出版《太平洋島國研究》外,還與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發表《太平洋島國發展報告》,編寫新版《列國志》的太平洋島國部分。經過10年耕耘與發展,該中心已發展成為我國研究太平洋島國的重要機構。今年4月,“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 落戶山東聊城,該中心參與承擔日常工作。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同處亞太地區。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國家關係發展的力量源泉,來自於人民的交往和友誼。筆者相信,從民間的不同層面開展並加強與島國在各方面的務實合作,深化民心相通,鞏固傳統友誼,必定有助於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
(作者係陳守仁基金會秘書長,曾長期在外交系統工作,回歸前擔任原新華社香港分社外事部副部長,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2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