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近日,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聯合印發《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全面推進黃河文物的系統保護、大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作出部署。在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的過程中,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根與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文|本刊記者 馮琳
黃河流域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0餘萬處
黃河橫跨我國三級階梯台地,在與巴顏喀拉山、賀蘭山、陰山、秦嶺、太行、嵩山、泰山等山脈的不斷碰撞中,塑造了我國北方地理的基本格局。早在上古時期,黃河流域就是華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園。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在長達3,000多年的時間裡,黃河流域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關中、三晉、河洛、齊魯等地域文化,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誕生了“四大發明”和《詩經》《老子》《史記》等經典著作。
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黃河流域內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0餘萬處,佔全國的39.73%。目前,黃河幹支流所流經的69個市(州)共有不可移動文物約16.8萬處,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5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221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6,476處,登記博物館1,325處,世界文化遺產11處,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1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3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3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9處,以及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6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9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91處,中國傳統村落678處。
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做好黃河文物保護利用,可以有效支撐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可以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精神力量;可以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2019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和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要保護傳承弘揚好黃河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對黃河文化遺產進行系統保護。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部署黃河文物系統保護重大工程。
據國家文物局介紹,多年來,黃河流域在考古、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古建築、石窟寺保護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黃河流域文物保護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不強,文物保護與展示利用整體水平不高,讓文物活起來方法不多,各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保護與開發建設的矛盾依然存在,融入當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社會效益發揮等方面尚不充分,難以形成對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有效支撐。
在此背景下,五部門聯合印發的《規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是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實施計劃和具體行動指南,也是對黃河文物系統保護重大工程的細化落實。通過編制實施《規劃》,系統謀劃工作思路舉措,與各部門達成廣泛共識,通過資源調查全面認定黃河文物,以考古研究釐清黃河文物價值體系,實施一批影響力重大的綜合性保護利用示範項目,推出一批高水平陳列展覽,系統展示黃河文物價值和內涵,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我國將進一步摸清黃河文物“家底”
出台《規劃》是我國首次將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作為規劃對象,因而備受文物行業和社會關注。《規劃》緊緊圍繞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使命任務,統籌推進黃河文物的系統保護利用,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積極推動黃河文物保護利用成果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局。在此基礎上,《規劃》對“十四五”直至2050年黃河文物保護工作進行全面規劃部署,明確了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根據《規劃》,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基礎上,我國將進一步摸清黃河文物的“家底”。以黃河沿線文物保護單位為重點,以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為主體,適當兼顧黃河故道地區,全面開展黃河文物資源專項調查,釐清黃河文物的數量、類型、分布、特徵及保護利用狀況;至2025年,發布一批重要黃河文物名錄,新核定公布5,000處文物保護單位,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開放率達到30%以上。與此同時,按照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數據標準,廣泛運用地理信息、測繪、三維影像等科學技術手段,全方位採集黃河文物的屬性信息,建立黃河文物資源數據庫;至2035年,黃河文物保護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實現動態化、科學化和信息化。
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經河套平原、黃土高原,以容納百川之勢哺育了一代代華夏兒女,並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往昔歲月雖如奔湧的滔滔河水不可追,然其所留存的農業水利、城池村落、科技器樂、詩書禮儀等等璀璨豐富的文化與文物遺跡仍在,需要今人倍加保護以綿延後世。
因此,《規劃》提出在加強黃河文物資源調查、推進黃河文物全面研究的基礎上,強調實施對黃河文物的系統性保護。一是強化黃河文物資源管理。推動沿黃各省區建立文物保護單位定期公布機制,完善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將文物保護管理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和監管平台。
二是實施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全面加強黃河流域古遺址、古墓葬綜合性保護利用,加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推動大遺址保護利用片區建設。加強長城重要點段保護維修展示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升黃河流域石窟寺保護水平,加大黃河流域文物建築保護力度。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力度。推動文物保護與城市更新相結合,保護傳承城市文脈。
三是促進文物保護科技創新。聚焦黃河流域土遺址、石窟寺和木結構建築等重要文物在本體保護、現狀監測、風險識別、災害風險管理、遊客管理及預防性保護技術創新等重大課題,形成科研成果並推廣應用。推進重要石窟寺壁畫、造像、摩崖石刻、刻經的數字化保護工作。推動黃河文物保護創新平台建設。
四是持續推進文物平安工程。建設文物安全監管平台,加強文物安全防護設施建設與維護,建立重要的古墓葬、石窟寺、田野石刻、古建築構件以及重要文博單位安全風險預警機制。提升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和防控能力。從嚴打擊盜掘、盜竊、非法交易文物等犯罪行為。推動地方政府將文物安全納入防災減災體系,試點實施文物防災減災示範工程。
推動黃河文化全面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眾所周知,中國現代考古學正發端於黃河流域。從新石器時代的的仰韶遺址、夏商周時代的殷墟都城,到漢魏洛陽城、隋唐長安城、北宋東京城……這些黃河流域的歷史遺跡不僅見證了整個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持續發展,也承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
對如何發揮黃河流域考古在中華文明探源的重要作用,《規劃》也給出了指導。《規劃》強調,不斷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協同推進“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系統闡明黃河流域社會文化演變、族群遷徙融合的基本脈絡,科學揭示黃河文明的核心價值、典型特徵和突出地位,實證我國百萬年人類史、萬年文化史和5,000多年文明史發展歷程。同時做好研究成果發布與轉化、壯大考古科研機構,依托黃河文物、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等,構建黃河文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拓寬、加深對黃河文物豐富內涵的認識,推進黃河文物全面研究。
大約5,000年以前,四大文明古國在大河流域相繼誕生、發展,對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偉大貢獻。如古埃及文明之於尼羅河、古印度文明之於印度河與恒河,中華文明則誕生於黃河流域,黃河因而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距今8,000年前開始向外傳授粟、黍等農作技術,到漢代絲綢、瓷器、茶葉、醫藥、典籍等傳入西域,再到唐都長安和宋都東京汴梁成為各國文化交流的繁盛之地,發軔於華夏中原大地的黃河文明不斷發展壯大,並與世界其它國家、地區和民族開啟了交融互鑒之旅,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加強對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使其綿延賡續、歷久彌新,不但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增強我國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時代需要。
展望2050年,《規劃》提出,黃河文物保護利用對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充分彰顯;黃河文化將全面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國際知名的文明標識,在國際合作與競爭中的文化引領作用得到充分彰顯,黃河文明的重大成就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支撐。
對此,《規劃》明確將從增進文明交流互鑒和做好世界遺產申報管理兩個方面推動黃河文化“走出去”。一是支持黃河流域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全面加強與相關國家在文物保護、考古、學術交流、博物館、人才培訓等領域合作。充分發揮世界古都論壇等現有平台作用,提升黃河文化國際影響力。二是支持黃河流域現有世界文化遺產提升保護管理水平,推進黃河流域重要文物申報世界遺產,重點推動西夏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支持石峁遺址、西漢帝陵、唐代帝陵、陰山石刻等世界遺產預備項目有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積極培育二里頭、關聖文化建築群等項目納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此外,結合近年來新媒體傳播的特點和需求,我國還將依托“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推出“雲賞黃河”文物數字展示平台,開展交互式、沉浸式、智慧化的雲展覽文化體驗及應用研發,推出黃河文物數字地圖、短視頻文物講堂、融媒體中心等服務,打造線上黃河文化體驗與呈現系統;建設黃河文物全媒體傳播素材庫,推出系列精品力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明。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千百年間,九曲黃河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的黃河文化,奠定了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新時代下,全面系統保護利用好這些熠熠生輝的黃河文化必將持續激活中華文明的璀璨活力與盎然生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近日,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聯合印發《黃河文物保護利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全面推進黃河文物的系統保護、大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作出部署。在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的過程中,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根與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文|本刊記者 馮琳
黃河流域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0餘萬處
黃河橫跨我國三級階梯台地,在與巴顏喀拉山、賀蘭山、陰山、秦嶺、太行、嵩山、泰山等山脈的不斷碰撞中,塑造了我國北方地理的基本格局。早在上古時期,黃河流域就是華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園。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在長達3,000多年的時間裡,黃河流域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關中、三晉、河洛、齊魯等地域文化,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誕生了“四大發明”和《詩經》《老子》《史記》等經典著作。
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黃河流域內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0餘萬處,佔全國的39.73%。目前,黃河幹支流所流經的69個市(州)共有不可移動文物約16.8萬處,包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5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221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6,476處,登記博物館1,325處,世界文化遺產11處,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遺產1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3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3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9處,以及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6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9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91處,中國傳統村落678處。
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做好黃河文物保護利用,可以有效支撐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可以強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精神力量;可以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2019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和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要保護傳承弘揚好黃河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對黃河文化遺產進行系統保護。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部署黃河文物系統保護重大工程。
據國家文物局介紹,多年來,黃河流域在考古、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古建築、石窟寺保護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黃河流域文物保護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不強,文物保護與展示利用整體水平不高,讓文物活起來方法不多,各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保護與開發建設的矛盾依然存在,融入當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社會效益發揮等方面尚不充分,難以形成對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有效支撐。
在此背景下,五部門聯合印發的《規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舉措,是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實施計劃和具體行動指南,也是對黃河文物系統保護重大工程的細化落實。通過編制實施《規劃》,系統謀劃工作思路舉措,與各部門達成廣泛共識,通過資源調查全面認定黃河文物,以考古研究釐清黃河文物價值體系,實施一批影響力重大的綜合性保護利用示範項目,推出一批高水平陳列展覽,系統展示黃河文物價值和內涵,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
我國將進一步摸清黃河文物“家底”
出台《規劃》是我國首次將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利用工作作為規劃對象,因而備受文物行業和社會關注。《規劃》緊緊圍繞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使命任務,統籌推進黃河文物的系統保護利用,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積極推動黃河文物保護利用成果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局。在此基礎上,《規劃》對“十四五”直至2050年黃河文物保護工作進行全面規劃部署,明確了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根據《規劃》,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基礎上,我國將進一步摸清黃河文物的“家底”。以黃河沿線文物保護單位為重點,以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為主體,適當兼顧黃河故道地區,全面開展黃河文物資源專項調查,釐清黃河文物的數量、類型、分布、特徵及保護利用狀況;至2025年,發布一批重要黃河文物名錄,新核定公布5,000處文物保護單位,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開放率達到30%以上。與此同時,按照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數據標準,廣泛運用地理信息、測繪、三維影像等科學技術手段,全方位採集黃河文物的屬性信息,建立黃河文物資源數據庫;至2035年,黃河文物保護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實現動態化、科學化和信息化。
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經河套平原、黃土高原,以容納百川之勢哺育了一代代華夏兒女,並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往昔歲月雖如奔湧的滔滔河水不可追,然其所留存的農業水利、城池村落、科技器樂、詩書禮儀等等璀璨豐富的文化與文物遺跡仍在,需要今人倍加保護以綿延後世。
因此,《規劃》提出在加強黃河文物資源調查、推進黃河文物全面研究的基礎上,強調實施對黃河文物的系統性保護。一是強化黃河文物資源管理。推動沿黃各省區建立文物保護單位定期公布機制,完善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將文物保護管理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和監管平台。
二是實施重大文物保護工程。全面加強黃河流域古遺址、古墓葬綜合性保護利用,加強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推動大遺址保護利用片區建設。加強長城重要點段保護維修展示和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升黃河流域石窟寺保護水平,加大黃河流域文物建築保護力度。加大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力度。推動文物保護與城市更新相結合,保護傳承城市文脈。
三是促進文物保護科技創新。聚焦黃河流域土遺址、石窟寺和木結構建築等重要文物在本體保護、現狀監測、風險識別、災害風險管理、遊客管理及預防性保護技術創新等重大課題,形成科研成果並推廣應用。推進重要石窟寺壁畫、造像、摩崖石刻、刻經的數字化保護工作。推動黃河文物保護創新平台建設。
四是持續推進文物平安工程。建設文物安全監管平台,加強文物安全防護設施建設與維護,建立重要的古墓葬、石窟寺、田野石刻、古建築構件以及重要文博單位安全風險預警機制。提升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和防控能力。從嚴打擊盜掘、盜竊、非法交易文物等犯罪行為。推動地方政府將文物安全納入防災減災體系,試點實施文物防災減災示範工程。
推動黃河文化全面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眾所周知,中國現代考古學正發端於黃河流域。從新石器時代的的仰韶遺址、夏商周時代的殷墟都城,到漢魏洛陽城、隋唐長安城、北宋東京城……這些黃河流域的歷史遺跡不僅見證了整個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持續發展,也承載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
對如何發揮黃河流域考古在中華文明探源的重要作用,《規劃》也給出了指導。《規劃》強調,不斷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協同推進“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系統闡明黃河流域社會文化演變、族群遷徙融合的基本脈絡,科學揭示黃河文明的核心價值、典型特徵和突出地位,實證我國百萬年人類史、萬年文化史和5,000多年文明史發展歷程。同時做好研究成果發布與轉化、壯大考古科研機構,依托黃河文物、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等,構建黃河文物核心價值體系,不斷拓寬、加深對黃河文物豐富內涵的認識,推進黃河文物全面研究。
大約5,000年以前,四大文明古國在大河流域相繼誕生、發展,對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偉大貢獻。如古埃及文明之於尼羅河、古印度文明之於印度河與恒河,中華文明則誕生於黃河流域,黃河因而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從距今8,000年前開始向外傳授粟、黍等農作技術,到漢代絲綢、瓷器、茶葉、醫藥、典籍等傳入西域,再到唐都長安和宋都東京汴梁成為各國文化交流的繁盛之地,發軔於華夏中原大地的黃河文明不斷發展壯大,並與世界其它國家、地區和民族開啟了交融互鑒之旅,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加強對黃河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弘揚,使其綿延賡續、歷久彌新,不但是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增強我國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時代需要。
展望2050年,《規劃》提出,黃河文物保護利用對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充分彰顯;黃河文化將全面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成為國際知名的文明標識,在國際合作與競爭中的文化引領作用得到充分彰顯,黃河文明的重大成就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支撐。
對此,《規劃》明確將從增進文明交流互鑒和做好世界遺產申報管理兩個方面推動黃河文化“走出去”。一是支持黃河流域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人文合作,全面加強與相關國家在文物保護、考古、學術交流、博物館、人才培訓等領域合作。充分發揮世界古都論壇等現有平台作用,提升黃河文化國際影響力。二是支持黃河流域現有世界文化遺產提升保護管理水平,推進黃河流域重要文物申報世界遺產,重點推動西夏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支持石峁遺址、西漢帝陵、唐代帝陵、陰山石刻等世界遺產預備項目有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積極培育二里頭、關聖文化建築群等項目納入中國申報世界遺產預備名單。
此外,結合近年來新媒體傳播的特點和需求,我國還將依托“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推出“雲賞黃河”文物數字展示平台,開展交互式、沉浸式、智慧化的雲展覽文化體驗及應用研發,推出黃河文物數字地圖、短視頻文物講堂、融媒體中心等服務,打造線上黃河文化體驗與呈現系統;建設黃河文物全媒體傳播素材庫,推出系列精品力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明。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千百年間,九曲黃河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兼容並蓄、博採眾長的黃河文化,奠定了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新時代下,全面系統保護利用好這些熠熠生輝的黃河文化必將持續激活中華文明的璀璨活力與盎然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