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江陽,緣於今年“七一”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一首被網絡刷屏的歌曲《紫荊》。再了解他多一些,會發現這是一位“00後”寶藏男孩—— 北大學子、校園歌手、主持人、視頻創作者、跆拳道黑帶、鋼琴八級水平、能流利講著京味兒普通話、首位獲得共青團中央“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的港生……
今年暑假,江陽分外忙碌,也倍感欣喜。他的音樂夢想隨《紫荊》恣意綻放,在接受眾多媒體採訪和節目錄製的邀約中,江陽轉場奔走於多個城市之間演出、參賽。“我會繼續在音樂中寫下我的中國故事,描繪出我眼中那個開放包容、團結互通的中國。”江陽篤定地說。
文|本刊記者 馮琳
緣起“尋根”,逐夢北大
今年22歲的江陽,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他身姿挺拔、青春帥氣,臉上洋溢著有別於同齡人的沉著與自信。難以想象,少年時的他曾因體型過胖而自卑羞怯。上中學時,江陽因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了音樂劇。站在舞台中央的他被聚光燈籠罩著,沉浸於每句台詞,感受到了音樂賦予人的力量,“我感覺到我在活著”。於是江陽開始努力減肥,成功瘦身30斤後“逆襲”出演男主角。從那時起,他重新獲得了自信和快樂,也確立了今後想繼續在舞台發光發熱的心。
2015年,一個更大的舞台展現在江陽的眼前。彼時,江陽報名參加了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香港僑界社團聯會舉辦的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與數百位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青少年一起來北京“尋根”。這也是江陽第一次從香港來到北京。
“我至今還記得夏令營開營的情景。雖然活動只有九天,但我們把一天當成兩天用,幾乎沒有時間睡覺。”江陽說,從故宮、長城,到南鑼鼓巷、國家博物館,他和夥伴們幾乎把北京城轉了個遍。在中國音樂學院研習“中國器樂”時,江陽不僅見到了內地相關領域的頂尖老師,學習如何專業發聲,還在手把手教學中嘗試了彈琵琶,撥出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音。
“如果問我為什麼來到北京,答案其實非常簡單。我喜歡唱歌,想唱給更多人聽。”正是這次夏令營的經歷讓江陽體驗到北京濃厚的文化和音樂氛圍,於是就此埋下了來北京實現人生夢想的“種子”。
夏令營的一天晚上,江陽站在天橋上打電話告訴媽媽:“我以後一定要來這裡讀大學!”很快,他給自己的這份信念找到了一個“落腳點”——北大!
回到香港後,在一次北京大學的招生講座上,江陽聽到了一位學長的故事,於是對北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一直夢想到更綜合的平台學習,去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江陽說,“北大是我國最頂尖的大學之一。學長讓我了解了北大的學習氛圍,甚至北大的食堂有多好吃,讓我相信在北大可以實現我的理想、我的夢想。”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準備,江陽報名參加了2018年北大博雅自主招生人才計劃。為了不給自己留退路,他甚至沒有申請任何一所香港高校。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江陽以第二名的好成績如願以償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專業學習。
從校內到校外,在體驗中不斷充實自我
邁上了夢想的第一級台階,也意味著你需要更加努力一級一級地向上攀行。
對江陽來說,在北大求學並非易事。剛入學時,他首先遇到了語言上的障礙。課堂上,老師經常使用專業術語,有時還會夾雜方言,江陽時常因為跟不上節奏而落下筆記。第一次住集體宿舍,他需要快速地調整適應。北大的學習生活忙碌而充滿挑戰,課業壓力比原先想象的更重,如何平衡學業和音樂是他最大的難題。
毋庸細問這四年江陽究竟是怎樣克服困難、重重摸索的,只需看到如今的他已能說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與來自天南海北的室友和同學打成了一片。四年來在研習專業課程的同時,江陽還自學樂理知識、開展音樂創作。他的音樂夢想不斷開花結果,江陽不僅站上了北大的舞台,在校內參加了新年晚會、中秋青春歌會、“五·四”青春歌會等40多場演出,而且走出北大開拓了一片新天地。
最初,江陽在周末時會去798藝術區表演,積累舞台經驗。他的抒情歌曲常吸引遊人駐足,也曾有聽眾想邀請他到婚禮上獻唱。之後,江陽得到機會陸續亮相於電視台節目,例如有《最強大腦》《一站到底》《中國達人秀》等,甚至登上央視的舞台,在2019年參與央視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港澳台青年獻唱、領唱央視電影頻道第28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晚會歌曲。2020年5月,全國人大高票通過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江陽應邀參與錄製相關宣傳片,並演唱歌曲《同舟共濟》,期盼凝聚更多守護香港的力量。2022年7月,他主持“我和我的祖國”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青春匯報會,而且還與身在香港的弟弟共同表演交互式情景劇《我與祖國有個約定》,向廣大網友展示香港青年的作為和擔當。從校內到校外,江陽以其愛國愛港的熱情和如暖陽般的歌聲收獲了大量粉絲。
在追尋音樂夢想的同時,江陽也開始系統地學習我國的歷史、文學、哲學成果,不斷充實自我。他越來越意識到,北京在現代都市的外表之下,還埋藏著一顆屬於千年古都的文化之心。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來到故宮,在吉光片羽之間尋找書本裡的故事,在金瓦紅牆下感受屬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共同回憶。走出故宮、走出校園,江陽開始想要知道更多、想要體驗更多。在他看來,“人生貴在體驗”,只有這樣生命才有價值,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小時候的他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參加交流團,長大後,江陽開始以團長的身份帶領更多的香港青年和內地青年進行文化交流,組織更多的青年學子去參觀了解祖國大江南北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轉眼間,江陽已經走過了幾十個城市,包括我國的最南端和最北端,聽無數個來自不同城市不同民族的陌生人講述他們的故事。在不斷的行走與聆聽中,他發現這些陌生人和香港的朋友一樣可愛、一樣智慧、一樣有著繽紛的色彩,一樣能帶給他家一般的溫暖。
2019年的大一暑假,江陽前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小山村的一所小學支教。他教孩子們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說英語和練跆拳道,還向他們介紹香港。“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裡放光。”江陽回憶,那段日子儘管條件艱苦,睡硬地板、吃粗糧、熱水也不夠用,但孩子們的純真善良令他感動不已。“這是一段十分寶貴的經歷。雖然我們有時候會抱怨生活,但也要懂得感恩,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為《紫荊》高歌,為兩地作“橋”
今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整整25周年。當日0時0分,一首以香港區花命名的歌曲《紫荊》在海內外各大音樂平台同步上線。“我是紅懷中的白,紫荊四季花開。我們同根同心,黃皮膚黑頭髮眼睛。重拾期盼,重新出發,譜寫香江新故事,美好未來……”MV裡,香港回歸25年來的發展畫卷緩緩流動,江陽領銜京港兩地24名學子動情地歌唱著對香港和祖國的愛。
《紫荊》上線後,一周內的網絡播放量就突破了3,400萬次。“這是我送給香港的一份禮物,祝願香港在新的起點再創輝煌,我們手牽手心連心譜寫最美香江故事。”江陽表示,“希望通過這首歌向祖國和全世界傳遞我們的情感與力量,也想讓更多外國人了解到,香港是中國的香港,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珍視的那顆‘東方之珠’。”
這首歌是江陽醞釀三年之久又於三天三夜間一氣呵成之作。2019年,江陽參與了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港澳台青年獻唱活動,活動給予了他更多的想法,他決定創作一首代表香港青年心聲的歌來迎接香港回歸25周年。加之當年香港又因“修例風波”遭受重創,這讓江陽有了更深層次的創作動力。他告訴記者:“那些參與‘黑暴’的青年只是很小一部分,我想讓外界看到,絕大多數香港青年是充滿正能量、愛國愛港的。”
今年3月,江陽正式開始音樂創作。為寫好歌曲,江陽在掌握樂理知識基礎上充分了解香港歷史,並將所得融入曲中,竭力展現他眼中的香港。“剛開始怎麼寫也不滿意,我在家憋了很久,甚至坐在鋼琴面前摳字。後來為了緩解壓力我出去踏青,回來之後似乎有了靈感,三天三夜不停推敲,寫出了現在的歌詞。整首歌詞出來的時候,我特別驚喜。”詞曲創作完成後,今年6月初,江陽又有了邀請24名高校學子一起隔空演唱的創意,加上他自己一共25名學子獻唱,意在表達回歸25年來香港和祖國緊緊相依、四季花開。
回顧香港近些年經歷的風雨挑戰,江陽更加篤信祖國是香港最堅強的後盾,“這首歌的曲調堅定有力量,也是為了表達香港是我的家,內地也是我的家,我們同根同心一家人的心情。”
對於四年來往返於京港兩地的江陽來說,“家”的涵義變得愈發豐富。他常常說,“我既是香港人,也是北京人。內地香港都是我的家,我願繼續作香港和內地青年交流的‘橋梁’” 。帶著溝通兩地的強烈使命感,江陽熱切期盼著能有更多的內地家人聽到他身為“00後”港青的聲音,也在努力實踐著讓更多的香港家人看到他在內地繽紛多彩的生活。
2019年5月,在香港菁英會主辦的“五·四運動100周年菁英論壇”上,江陽作為唯一的“00後”與霍啟剛、何超蓮等青年社會領袖一同就“民族復興與青年責任”主題進行演講,並分享了自己北上追夢的故事。
江陽坦言:“我對內地十分熟悉,雖然看到一些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見識到很多好的方面,形成了清晰的自我認知——我首先是中國人,然後是香港人,所以更要努力地建設祖國,讓國家變得更好,國家好自然香港也會好。”
2021年2月,一段7分鐘的短視頻《港仔北大行》在網絡流傳。視頻裡,江陽化身“一日遊導遊”,從食、住、行、玩等方面展示北京大學誘人的食堂飯菜、和諧的室友關係、豐富的校園活動,一幕幕真實生動的畫面讓人們感受到在北大讀書的樂趣。2021年年底,他和大學室友楊天宇合作攝製短片《我的中國故事——做一個用歌聲講故事的人》,暢談自己的“北漂”經歷和感受,視頻獲2021年“同心·築夢”大學生原創短視頻大賽唯一的特等獎。“我們現在來到了南鑼鼓巷,你看這裡有個玩具,真的很酷唉,你看那個是老北京酸奶和冰棍……”江陽還與香港的一些青年社團以及教育機構合作,通過手機直播同香港小學生一道“雲”遊北京胡同、品嘗京味小吃,感受京城煙火氣。今年北京冬奧會期間,江陽作為電視媒體特別主題節目《港生睇冬奧》特約記者,帶領港澳地區以及海外華人觀眾探訪冬奧場館、體驗冰雪運動的樂趣……而在剛過去的8月,江陽更榮獲2022年“青繫四海,尋音京城”首都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歌手大賽金獎和最佳人氣獎,並獲“北京高校中華文化傳播大使”榮譽稱號。
四年的京城生活令江陽著迷,他認為北京是一個非常大氣的城市、是一個能夠兼容一切的城市。他打算繼續在北京讀研深造,努力讓自己的夢想再上幾級台階。在江陽看來,心繫社會、篤行實幹,是當代青年的擔當,也是一份職責與使命。他說:“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歌聲和故事,帶領更多香港年輕人來內地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未來。我還將繼續盡我所能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讓世界看到新時代中國青年人的風采。”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2年9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認識江陽,緣於今年“七一”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一首被網絡刷屏的歌曲《紫荊》。再了解他多一些,會發現這是一位“00後”寶藏男孩—— 北大學子、校園歌手、主持人、視頻創作者、跆拳道黑帶、鋼琴八級水平、能流利講著京味兒普通話、首位獲得共青團中央“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的港生……
今年暑假,江陽分外忙碌,也倍感欣喜。他的音樂夢想隨《紫荊》恣意綻放,在接受眾多媒體採訪和節目錄製的邀約中,江陽轉場奔走於多個城市之間演出、參賽。“我會繼續在音樂中寫下我的中國故事,描繪出我眼中那個開放包容、團結互通的中國。”江陽篤定地說。
文|本刊記者 馮琳
緣起“尋根”,逐夢北大
今年22歲的江陽,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青年。他身姿挺拔、青春帥氣,臉上洋溢著有別於同齡人的沉著與自信。難以想象,少年時的他曾因體型過胖而自卑羞怯。上中學時,江陽因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了音樂劇。站在舞台中央的他被聚光燈籠罩著,沉浸於每句台詞,感受到了音樂賦予人的力量,“我感覺到我在活著”。於是江陽開始努力減肥,成功瘦身30斤後“逆襲”出演男主角。從那時起,他重新獲得了自信和快樂,也確立了今後想繼續在舞台發光發熱的心。
2015年,一個更大的舞台展現在江陽的眼前。彼時,江陽報名參加了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香港僑界社團聯會舉辦的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與數百位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青少年一起來北京“尋根”。這也是江陽第一次從香港來到北京。
“我至今還記得夏令營開營的情景。雖然活動只有九天,但我們把一天當成兩天用,幾乎沒有時間睡覺。”江陽說,從故宮、長城,到南鑼鼓巷、國家博物館,他和夥伴們幾乎把北京城轉了個遍。在中國音樂學院研習“中國器樂”時,江陽不僅見到了內地相關領域的頂尖老師,學習如何專業發聲,還在手把手教學中嘗試了彈琵琶,撥出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音。
“如果問我為什麼來到北京,答案其實非常簡單。我喜歡唱歌,想唱給更多人聽。”正是這次夏令營的經歷讓江陽體驗到北京濃厚的文化和音樂氛圍,於是就此埋下了來北京實現人生夢想的“種子”。
夏令營的一天晚上,江陽站在天橋上打電話告訴媽媽:“我以後一定要來這裡讀大學!”很快,他給自己的這份信念找到了一個“落腳點”——北大!
回到香港後,在一次北京大學的招生講座上,江陽聽到了一位學長的故事,於是對北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一直夢想到更綜合的平台學習,去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江陽說,“北大是我國最頂尖的大學之一。學長讓我了解了北大的學習氛圍,甚至北大的食堂有多好吃,讓我相信在北大可以實現我的理想、我的夢想。”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準備,江陽報名參加了2018年北大博雅自主招生人才計劃。為了不給自己留退路,他甚至沒有申請任何一所香港高校。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江陽以第二名的好成績如願以償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專業學習。
從校內到校外,在體驗中不斷充實自我
邁上了夢想的第一級台階,也意味著你需要更加努力一級一級地向上攀行。
對江陽來說,在北大求學並非易事。剛入學時,他首先遇到了語言上的障礙。課堂上,老師經常使用專業術語,有時還會夾雜方言,江陽時常因為跟不上節奏而落下筆記。第一次住集體宿舍,他需要快速地調整適應。北大的學習生活忙碌而充滿挑戰,課業壓力比原先想象的更重,如何平衡學業和音樂是他最大的難題。
毋庸細問這四年江陽究竟是怎樣克服困難、重重摸索的,只需看到如今的他已能說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與來自天南海北的室友和同學打成了一片。四年來在研習專業課程的同時,江陽還自學樂理知識、開展音樂創作。他的音樂夢想不斷開花結果,江陽不僅站上了北大的舞台,在校內參加了新年晚會、中秋青春歌會、“五·四”青春歌會等40多場演出,而且走出北大開拓了一片新天地。
最初,江陽在周末時會去798藝術區表演,積累舞台經驗。他的抒情歌曲常吸引遊人駐足,也曾有聽眾想邀請他到婚禮上獻唱。之後,江陽得到機會陸續亮相於電視台節目,例如有《最強大腦》《一站到底》《中國達人秀》等,甚至登上央視的舞台,在2019年參與央視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港澳台青年獻唱、領唱央視電影頻道第28屆大學生電影節“青春之夜”晚會歌曲。2020年5月,全國人大高票通過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江陽應邀參與錄製相關宣傳片,並演唱歌曲《同舟共濟》,期盼凝聚更多守護香港的力量。2022年7月,他主持“我和我的祖國”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青春匯報會,而且還與身在香港的弟弟共同表演交互式情景劇《我與祖國有個約定》,向廣大網友展示香港青年的作為和擔當。從校內到校外,江陽以其愛國愛港的熱情和如暖陽般的歌聲收獲了大量粉絲。
在追尋音樂夢想的同時,江陽也開始系統地學習我國的歷史、文學、哲學成果,不斷充實自我。他越來越意識到,北京在現代都市的外表之下,還埋藏著一顆屬於千年古都的文化之心。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來到故宮,在吉光片羽之間尋找書本裡的故事,在金瓦紅牆下感受屬於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共同回憶。走出故宮、走出校園,江陽開始想要知道更多、想要體驗更多。在他看來,“人生貴在體驗”,只有這樣生命才有價值,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小時候的他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參加交流團,長大後,江陽開始以團長的身份帶領更多的香港青年和內地青年進行文化交流,組織更多的青年學子去參觀了解祖國大江南北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轉眼間,江陽已經走過了幾十個城市,包括我國的最南端和最北端,聽無數個來自不同城市不同民族的陌生人講述他們的故事。在不斷的行走與聆聽中,他發現這些陌生人和香港的朋友一樣可愛、一樣智慧、一樣有著繽紛的色彩,一樣能帶給他家一般的溫暖。
2019年的大一暑假,江陽前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小山村的一所小學支教。他教孩子們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說英語和練跆拳道,還向他們介紹香港。“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眼裡放光。”江陽回憶,那段日子儘管條件艱苦,睡硬地板、吃粗糧、熱水也不夠用,但孩子們的純真善良令他感動不已。“這是一段十分寶貴的經歷。雖然我們有時候會抱怨生活,但也要懂得感恩,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為《紫荊》高歌,為兩地作“橋”
今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整整25周年。當日0時0分,一首以香港區花命名的歌曲《紫荊》在海內外各大音樂平台同步上線。“我是紅懷中的白,紫荊四季花開。我們同根同心,黃皮膚黑頭髮眼睛。重拾期盼,重新出發,譜寫香江新故事,美好未來……”MV裡,香港回歸25年來的發展畫卷緩緩流動,江陽領銜京港兩地24名學子動情地歌唱著對香港和祖國的愛。
《紫荊》上線後,一周內的網絡播放量就突破了3,400萬次。“這是我送給香港的一份禮物,祝願香港在新的起點再創輝煌,我們手牽手心連心譜寫最美香江故事。”江陽表示,“希望通過這首歌向祖國和全世界傳遞我們的情感與力量,也想讓更多外國人了解到,香港是中國的香港,更是全體中華兒女珍視的那顆‘東方之珠’。”
這首歌是江陽醞釀三年之久又於三天三夜間一氣呵成之作。2019年,江陽參與了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港澳台青年獻唱活動,活動給予了他更多的想法,他決定創作一首代表香港青年心聲的歌來迎接香港回歸25周年。加之當年香港又因“修例風波”遭受重創,這讓江陽有了更深層次的創作動力。他告訴記者:“那些參與‘黑暴’的青年只是很小一部分,我想讓外界看到,絕大多數香港青年是充滿正能量、愛國愛港的。”
今年3月,江陽正式開始音樂創作。為寫好歌曲,江陽在掌握樂理知識基礎上充分了解香港歷史,並將所得融入曲中,竭力展現他眼中的香港。“剛開始怎麼寫也不滿意,我在家憋了很久,甚至坐在鋼琴面前摳字。後來為了緩解壓力我出去踏青,回來之後似乎有了靈感,三天三夜不停推敲,寫出了現在的歌詞。整首歌詞出來的時候,我特別驚喜。”詞曲創作完成後,今年6月初,江陽又有了邀請24名高校學子一起隔空演唱的創意,加上他自己一共25名學子獻唱,意在表達回歸25年來香港和祖國緊緊相依、四季花開。
回顧香港近些年經歷的風雨挑戰,江陽更加篤信祖國是香港最堅強的後盾,“這首歌的曲調堅定有力量,也是為了表達香港是我的家,內地也是我的家,我們同根同心一家人的心情。”
對於四年來往返於京港兩地的江陽來說,“家”的涵義變得愈發豐富。他常常說,“我既是香港人,也是北京人。內地香港都是我的家,我願繼續作香港和內地青年交流的‘橋梁’” 。帶著溝通兩地的強烈使命感,江陽熱切期盼著能有更多的內地家人聽到他身為“00後”港青的聲音,也在努力實踐著讓更多的香港家人看到他在內地繽紛多彩的生活。
2019年5月,在香港菁英會主辦的“五·四運動100周年菁英論壇”上,江陽作為唯一的“00後”與霍啟剛、何超蓮等青年社會領袖一同就“民族復興與青年責任”主題進行演講,並分享了自己北上追夢的故事。
江陽坦言:“我對內地十分熟悉,雖然看到一些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見識到很多好的方面,形成了清晰的自我認知——我首先是中國人,然後是香港人,所以更要努力地建設祖國,讓國家變得更好,國家好自然香港也會好。”
2021年2月,一段7分鐘的短視頻《港仔北大行》在網絡流傳。視頻裡,江陽化身“一日遊導遊”,從食、住、行、玩等方面展示北京大學誘人的食堂飯菜、和諧的室友關係、豐富的校園活動,一幕幕真實生動的畫面讓人們感受到在北大讀書的樂趣。2021年年底,他和大學室友楊天宇合作攝製短片《我的中國故事——做一個用歌聲講故事的人》,暢談自己的“北漂”經歷和感受,視頻獲2021年“同心·築夢”大學生原創短視頻大賽唯一的特等獎。“我們現在來到了南鑼鼓巷,你看這裡有個玩具,真的很酷唉,你看那個是老北京酸奶和冰棍……”江陽還與香港的一些青年社團以及教育機構合作,通過手機直播同香港小學生一道“雲”遊北京胡同、品嘗京味小吃,感受京城煙火氣。今年北京冬奧會期間,江陽作為電視媒體特別主題節目《港生睇冬奧》特約記者,帶領港澳地區以及海外華人觀眾探訪冬奧場館、體驗冰雪運動的樂趣……而在剛過去的8月,江陽更榮獲2022年“青繫四海,尋音京城”首都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歌手大賽金獎和最佳人氣獎,並獲“北京高校中華文化傳播大使”榮譽稱號。
四年的京城生活令江陽著迷,他認為北京是一個非常大氣的城市、是一個能夠兼容一切的城市。他打算繼續在北京讀研深造,努力讓自己的夢想再上幾級台階。在江陽看來,心繫社會、篤行實幹,是當代青年的擔當,也是一份職責與使命。他說:“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歌聲和故事,帶領更多香港年輕人來內地發展,走向更美好的未來。我還將繼續盡我所能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讓世界看到新時代中國青年人的風采。”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2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