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志(記者 馮琳)北京報道: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老年人口規模日益增大、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9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發布會,重點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老齡工作進展與成效。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現場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億萬百姓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全國老齡委各成員單位,完善政策制度,狠抓工作落實,老齡工作取得顯著進展和成效。
一是老齡工作頂層設計不斷加強。習近平總書記對老齡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確定為國家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後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關於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國務院先後印發“十三五”、“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召開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一次全國老齡工作會議,新時代老齡工作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二是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截至2021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0.3億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6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全民醫保基本實現。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城市達49個,參保人員達1.45億。
三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持續加強。完善養老服務支持政策,增強養老服務供給能力,補齊養老服務短板弱項,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達36萬個,床位812.6萬張。
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四是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將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務水平。深入推進醫養結合,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兩證齊全醫養結合機構6492個,機構床位總數175萬張,醫養簽約近7.9萬對。
五是老年人社會參與持續擴大。大力發展老年教育,在基層設立超過4萬個老年教育學習點。各級公共文化設施均已面向老年人免費開放,各地旅遊景點對老年人門票實行減免優惠政策。廣大老年人積極參與各類文體活動。持續開展“銀齡行動”等老年志願行動,發揮老年人積極作用。
六是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穩步推進。加強老年人優待和權益保障,2012年以來,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09.8萬餘件。開展城鎮老舊小區和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啟動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創建。出臺政策措施,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問題,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大力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氛圍。
王海東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會同各地各部門,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大力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落實好老年優待政策,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發揮好老年人積極作用,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健康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