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香港開始實施“0+3”入境檢疫新安排,機場人龍重現今日(26日)起香港開始實施“0+3”入境檢疫新安排,市民離港返程後無須再在酒店隔離,令出行方便不少。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香港國際機場離境大堂訪察,見到前往泰國曼谷及新加坡的櫃枱前均有多位旅客排隊,大部分是商務旅客及留學生,亦有打算短期出遊人士。有珠寶從業員表示,疫情暴發後,業界交流機會大減,一直未有機會赴海外公幹,直至今次去新加坡參觀珠寶展,希望回港時隔離政策能進一步放寬至“0+0”。有轉機前往內地的旅客亦稱讚“0+3”政策節省在港等候時間,方便回家。
雖然港人至愛的旅遊勝地日本於下月中才放寬入境限制至免簽證自由行,料屆時才迎來港人出境高峰,但昨日香港機場的離境大堂亦非常熱鬧,除出境旅客外,也有不少等候轉機及送機人士,多人在關口前開心合照,作為離港前留念。
旅客期待與內地速復常通關
從事珠寶業的黃女士向記者表示,今次與同事前往新加坡參觀珠寶展覽,“疫情暴發以前,全球業界交往頻繁,但2020年後公司便再無組織海外公幹,故十分看重是次行程。”雖然是一早訂好的行程,但她指知道入境檢疫政策放寬至“0+3”都好開心,至少回港時不用接受隔離,“如果能再放寬至直接‘0+0’便更好!”
黃女士指,知道入境檢疫政策放寬至“0+3”都好開心蘭先生日前從西班牙抵港,計劃稍後返回內地探親。他表示,目前由海外直接前往內地各省市的航班很少,由於各地檢疫政策有差異,在香港轉機相對更便捷,“我是早幾天過來的,還是按照‘3+4’的政策完成了檢疫,現在變成‘0+3’轉機旅客就更方便了。”
蘭先生表示,目前由海外直接前往內地各省市的航班很少他說,香港與內地的很多直航航班亦未恢復,他的目的地是天津,但會先飛往南京進入內地,再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希望兩地能夠儘快復常通關,恢復密切交流。
林先生昨日透過“回港易”從上海來港,計劃在港停留兩天便返程,其間需要做一次核酸檢測。
他表示,除等候時間略長外,入境流程大致順利,並指有聽聞香港最新的“0+3”政策,且“回港易”及“來港易”均不再設置限額,相信是恢復與海外及內地正常通關的良好預兆,認為昨日機場人流已經不少,料放寬後還會有更多人員交流。
林先生表示,除等候時間略長外,入境流程大致順利入境大堂分流旅客櫃位停運
據悉,昨日香港國際機場共有約65班客機離港航班及約78班抵港客機航班,約為疫情前的30%水平。今年8月,香港機場的航班起降量為1.139萬班(包括客機和貨機),僅得2019年同期的32%;客運量為47.9萬,不及於2019年同期的10%。
另一邊廂,昨日是入境香港旅客需要檢疫的最後一日,記者見到旅客們有序分流乘車,工作人員亦守好最後一班崗,相信入境大堂分流旅客乘車到檢疫酒店的櫃位今日起將不再運作。
“0+3”後確診數若未升 專家:可逐步邁向“0+0”
特區政府專家顧問、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昨日表示,特區政府今日實施入境旅客“0+3”檢疫安排,相信不會令本港再出現疫情大暴發,而實施“0+3”後本港如果確診數字未有上升,則相信可以逐步放寬走向“0+0”的目標。
許樹昌表示,放寬入境檢疫措施會令外遊巿民增加,但認為不會對疫情帶來大影響。他解釋,不少市民已接種新冠疫苗,加上他們登機抵港前要先接受快速抗原測試,而近幾個星期海外入境個案佔整體個案比例亦低,小於2%,故新措施不會令香港出現大暴發,相信香港的疫情發展會類似新加坡,在每日1,000至2,000宗確診個案徘徊一段時間才慢慢回落。
此外,香港今年初開始的第五波疫情,至今估計已有近七成人口受到感染,加上近月新冠疫苗接種率已大幅提升,現時已有約九成人接種了兩劑新冠疫苗,因此已產生混合保護,這亦有效減低確診後的重症和死亡風險。
他表示,香港入境措施長遠來說需要再放寬為“0+0”,才能與其他國際城市競爭,但相信香港特區政府會較謹慎處理。他表示,旅客抵港首三天內雖然已找出大部分確診個案,但仍然有近兩成患者是在抵港第三天之後才發現,如果“0+3”安排實施後,確診個案未有再上升,則相信可以逐漸達至“0+0”的目標。
盧寵茂:暫難定“0+0”條件及時間表
香港的入境檢疫今起放寬至“0+3”,但社會各界均期望可進一步放寬,以刺激經濟復甦。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日在電視節目上表示,“0+3”安排是平衡香港疫情風險及經濟動力而作出的決定,現階段不推行“0+0”是因為數據顯示不合適,“現時社區檢測陽性比率為1%,但外地入境旅客的比率為3%,等於仍有3倍風險,加上外國有不少變種病毒。”他強調抗疫之路要穩陣,否則“路毀人亡”,目前難以列明推行“0+0”的條件及時間表,但指有空間考慮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會儘快做。
盧寵茂指有空間考慮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會儘快做。圖為市民在餐廳用餐有專家認為現時輸入確診個案佔本港整體比例小於5%,不會對醫療系統構成明顯壓力,建議若情況不變,可改為“0+0”。對此,盧寵茂則有保留。他說:“別忘記,我們的社區感染數字是正在下降中,這個是分母,而輸入個案會隨着我們改變政策而上升,一旦改為‘0’(無須醫學監察),數目可能增加兩倍、三倍,甚至十倍也不定。”
公院非緊急服務將恢復至80%
惟他指出,確診數字回落,公立醫院非緊急服務快將恢復至80%,有空間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會儘快做,但難以提出“復常路線圖”,因特區政府作為總工程師,帶着700萬人走抗疫道路,“必須要確定這條路是穩妥,是不會路毀人亡。”
另外,盧寵茂曾於今年2月本港新增確診數達約六千宗時發表“跟病毒共存,等於共赴黃泉”的言論。被問到確診數字差不多卻逐步放寬防疫措施,有否存在矛盾時,他指目前情況與2月時大大不同,“現時的疫苗接種率已提高了很多,我們應對疫情的能力、醫院系統亦都加強了很多。”但他強調,就算病毒可能在社會繼續存在,特區政府“不躺平”、減感染等立場一直不變,“Omicron唔係流感咁簡單,它已造成逾9,000人死亡(在香港),流感從來無在香港、至少最近廿年未試過有這麼嚴重的死亡數字。”
因現時過關前要核酸檢測並“檢測待行”,盧寵茂不認為今次入境檢疫調整影響與內地復常通關。
來源: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