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視頻致辭中宣布,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這是對資本市場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我國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內容。設立一年後,北京證券交易所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文|北京 陸明
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取得初步成效
2021年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在北京金融街注冊成立;11月15 日,正式揭牌開市。這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我國第一家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總體看,宣布設立一年來,北交所成功開市並平穩運行,基礎制度四樑八柱搭建完成,各項制度安排有效運轉,融資交易功能不斷強化,打造主陣地的企業、制度、文化和生態等各方面要素在不斷集聚,北交所實現了穩起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支持了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據北交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10家,其中,中小企業佔比77%,民營企業佔比90%,戰略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等佔比超八成,覆蓋工業材料、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雙碳”和消費等多元細分創新領域。23家公司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含尚未正式公布的第四批企業),2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平均研發強度達4.6%,是規模以上企業的3.3倍。部分公司用資本市場融資突破關鍵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在穩鏈補鏈強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北交所上市公司公開發行累計融資超235億元(人民幣,下同),平均每家2.1億元,有效助力企業提高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持企業持續創新發展。
二是構建了一套特色制度安排。北交所以試點注冊制為牽引,在遵循交易所建設基本規律的基礎上,尊重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和成長階段,構建了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制度安排。服務對象精準包容,四套上市准入標準兼顧不同類型、不同特徵創新企業,上市企業中既包括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包括具有創新特徵的傳統行業企業;既有利潤過億元的大型成熟企業、細分行業龍頭,也有尚未盈利的初創企業。發行上市便捷順暢,依托與新三板一體發展優勢,提升審核效率,發行上市更順暢、預期更明確。從受理到完成注冊平均用時140餘天,目前有企業從受理到過會最短用時僅37天。融資機制按需靈活,除公開發行外,上市公司在新三板掛牌階段平均進行2次定向發行融資,單次融資5,000萬元左右,上市後已有5家啟動再融資,形成按需、小額、多次的接續融資機制,降低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緩解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交易制度便捷高效,提供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多種交易方式,契合中小市值股票特點需求。持續監管寬嚴適度,貼合中小企業實際,平衡企業融資需求和規範成本。
三是發揮了市場的紐帶作用。北交所在堅持獨立發展、特色發展的同時,堅持與滬深交易所錯位發展。一方面落地轉板機制,打通與滬深市場的銜接,給企業更多選擇。另一方面向區域股權市場輻射,為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夯實土壤根基。目前區域市場向北交所輸送上市資源的路徑已經打通,累計已有760餘家區域性股權市場企業申請新三板掛牌,上市公司留在北交所發展的信心堅定。創新試點與浙江省區域股權市場共建服務基地合作培育企業,開通掛牌審查綠色通道,已有12家浙江企業由區域股權市場轉入新三板掛牌。
四是優化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生態。北交所開市後,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踴躍,相互影響、相互帶動,合格投資者數量已經超過513萬戶,是宣布設立前的近3倍;500餘隻公募基金布局,持倉市值穩步增加,VC/PE加大投入,社保基金、保險資金、QFII/RQFII均已入市。112家證券公司深度展業,初步形成一批深耕中小企業資本市場服務的特色中介。券商、基金公司等投研覆蓋力度加大,超26家券商共發布500餘篇北交所、新三板公司的個股深度研報;超600家次機構參與35家北交所公司調研。21家商業銀行積極對接,共同探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普惠金融的新路徑。最高法出台司法保障意見,財政、工信、科技等部委協同促進,與66個省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各方合力逐漸形成,協同促進市場建設。
初步形成公開、透明、可預期的
發行上市審核生態
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也是穩增長、穩就業、穩民生的重要力量。受內外部複雜環境和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民營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生產經營更容易受到衝擊,迫切需要金融支持。作為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重要平台,北交所在上市路徑和上市審核方面也有其特色安排。
新三板是北交所的根基,新三板好,北交所才能好。北交所堅持與新三板一體發展和制度聯動,以公開市場的持續多輪次融資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企業可以在發展早期即對接資本市場,通過在新三板掛牌融資、發展壯大、規範運作後申報北交所,實現“邊融資、邊發展、邊上市”,上市路徑更豐富、成本更可控、預期更明確、過程更順暢。
北交所設立同步試點注冊制,發行上市審核貫徹注冊制總體要求,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要求發行人充分披露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所必需的信息,同時配合開展現場檢查、現場督導等方式,切實保障審核質效。開市以來,發行上市審核工作整體運行良好,初步形成一定特色。
一是精準包容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特點。北交所定位於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申請上市公司客觀上表現出規模偏小、發展階段偏早的共性特徵。在嚴格把關財務真實性、經營與內控合規性等條件性問題的前提下,上市審核充分體現對中小企業成長過程中規律性問題的精準包容,在創新屬性上既支持科技創新,也支持模式創新、產品創新。
二是充分發揮存量企業監管優勢。北交所申報企業均為掛牌滿一年的創新層公司,已經過掛牌准入、持續信息披露監管,北交所發行上市審核在已披露信息方面簡化披露要求,通過審核問詢進一步提高企業信息披露的針對性。
三是有效利用券商持續督導基礎。充分利用前期主辦券商的督導基礎,實施保薦機構與持續督導券商一體化,加強保薦機構責任,審核過程中強化盡職調查針對性,持續督導期間滿足特定條件可簡化核查。
北交所始終秉持“開門辦市場”理念,積極暢通諮詢溝通渠道、加強政策解讀和培訓交流、強化審核標準公開、提升全流程信息公開水平,不斷完善各項機制安排,已初步形成了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發行上市審核生態。
上市公司融資金額體現了與其發展階段的適配性,市場融資功能能夠滿足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需要。設立一年來,北交所公開發行單次融資從0.4億元至17億元不等,既能滿足優質公司的大額融資需要,又能保持小額融資的靈活便捷,有效緩解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上市公司在新三板掛牌階段的定向發行融資中,近八成募集資金投向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創新領域,重點用於研發中心建設和產能擴張,助力企業提高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後還可以適時啟動再融資。按需、小額、多次的特色融資制度機制能夠有效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優化中小企業資產負債表結構。雖然北交所公開發行融資金額看似不大,但對於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而言卻意義重大,特別是在疫情下,在穩增長、防風險方面也發揮著積極作用。
不斷推動市場建設邁向新台階
今年9月,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如期而至,北交所董事長周貴華在此期間對北交所設立一周年工作作出了總結: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各項制度初步經受了市場檢驗,市場特色、亮點逐步顯現,改革取得了預期成效、實現了良好開局。
伴隨北交所各項制度有效運轉,市場生態明顯改善,企業申報發行上市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中小企業掛牌上市的動力不斷增強。截至2022年8月25日,北交所共有在審企業127家,主要集中在軟件信息技術和設備製造行業,整體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成長性,研發投入規模和研發強度均與已上市公司相近;共有在輔企業288家,其中近三年營業收入、淨利潤持續增長的在輔公司分別有143家、96家,成長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作為北交所“預備軍”的創新層公司近1,700家,較北交所設立前增加了三分之一,形成了積極向上的良好市場氛圍。
在加速擴容的同時,北交所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也在不斷邁進。9月2日,財政部在北交所首次發行國債,計劃發行600億元,實際發行603億元。在前期地方政府債券成功發行的基礎上,北交所引入信用等級更高、影響力更強的國債,是進一步完善市場功能,推動高質量建設北交所的重要舉措,是完善我國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布局,提升整體活力、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的有益探索,有利於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本次國債的成功發行,標誌著北交所政府債券業務邁入新階段。
此外,為便利投資者了解北交所市場整體運行情況、滿足指數化投資需求,9月初北交所聯合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制定發布北證50成份指數編製方案。北證50成份指數是北交所首隻寬基指數,按照市值規模和流動性選取排名靠前的50隻證券,指數編製計算與境內外主流指數基本保持一致。
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強調加大對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幫助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北交所的設立和運行,對於增強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能力,提高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比重、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韌性意義深遠。
以開局築基、面向未來,周貴華表示,北交所的建設將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立足黨中央關於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主動融入國家戰略,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一流交易所為目標,按照“完善功能、辦出特色”的思路,遵循交易所建設一般規律,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需要,大力推進市場改革與創新,全面提升市場治理能力,儘快形成北交所初始規模,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資產品體系,發揮中小企業估值定價功能,夯實多層次資本市場之間的紐帶作用,塑造市場特色品牌和服務體系,不斷推動市場建設邁向新台階,更好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2年10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2021年9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視頻致辭中宣布,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這是對資本市場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新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我國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內容。設立一年後,北京證券交易所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文|北京 陸明
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取得初步成效
2021年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在北京金融街注冊成立;11月15 日,正式揭牌開市。這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我國第一家公司制證券交易所。總體看,宣布設立一年來,北交所成功開市並平穩運行,基礎制度四樑八柱搭建完成,各項制度安排有效運轉,融資交易功能不斷強化,打造主陣地的企業、制度、文化和生態等各方面要素在不斷集聚,北交所實現了穩起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支持了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據北交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2日,北交所上市公司110家,其中,中小企業佔比77%,民營企業佔比90%,戰略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等佔比超八成,覆蓋工業材料、信息技術、醫藥健康、“雙碳”和消費等多元細分創新領域。23家公司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含尚未正式公布的第四批企業),2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平均研發強度達4.6%,是規模以上企業的3.3倍。部分公司用資本市場融資突破關鍵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在穩鏈補鏈強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北交所上市公司公開發行累計融資超235億元(人民幣,下同),平均每家2.1億元,有效助力企業提高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持企業持續創新發展。
二是構建了一套特色制度安排。北交所以試點注冊制為牽引,在遵循交易所建設基本規律的基礎上,尊重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和成長階段,構建了一套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的制度安排。服務對象精準包容,四套上市准入標準兼顧不同類型、不同特徵創新企業,上市企業中既包括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也包括具有創新特徵的傳統行業企業;既有利潤過億元的大型成熟企業、細分行業龍頭,也有尚未盈利的初創企業。發行上市便捷順暢,依托與新三板一體發展優勢,提升審核效率,發行上市更順暢、預期更明確。從受理到完成注冊平均用時140餘天,目前有企業從受理到過會最短用時僅37天。融資機制按需靈活,除公開發行外,上市公司在新三板掛牌階段平均進行2次定向發行融資,單次融資5,000萬元左右,上市後已有5家啟動再融資,形成按需、小額、多次的接續融資機制,降低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緩解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交易制度便捷高效,提供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多種交易方式,契合中小市值股票特點需求。持續監管寬嚴適度,貼合中小企業實際,平衡企業融資需求和規範成本。
三是發揮了市場的紐帶作用。北交所在堅持獨立發展、特色發展的同時,堅持與滬深交易所錯位發展。一方面落地轉板機制,打通與滬深市場的銜接,給企業更多選擇。另一方面向區域股權市場輻射,為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夯實土壤根基。目前區域市場向北交所輸送上市資源的路徑已經打通,累計已有760餘家區域性股權市場企業申請新三板掛牌,上市公司留在北交所發展的信心堅定。創新試點與浙江省區域股權市場共建服務基地合作培育企業,開通掛牌審查綠色通道,已有12家浙江企業由區域股權市場轉入新三板掛牌。
四是優化了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生態。北交所開市後,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踴躍,相互影響、相互帶動,合格投資者數量已經超過513萬戶,是宣布設立前的近3倍;500餘隻公募基金布局,持倉市值穩步增加,VC/PE加大投入,社保基金、保險資金、QFII/RQFII均已入市。112家證券公司深度展業,初步形成一批深耕中小企業資本市場服務的特色中介。券商、基金公司等投研覆蓋力度加大,超26家券商共發布500餘篇北交所、新三板公司的個股深度研報;超600家次機構參與35家北交所公司調研。21家商業銀行積極對接,共同探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普惠金融的新路徑。最高法出台司法保障意見,財政、工信、科技等部委協同促進,與66個省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各方合力逐漸形成,協同促進市場建設。
初步形成公開、透明、可預期的
發行上市審核生態
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也是穩增長、穩就業、穩民生的重要力量。受內外部複雜環境和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民營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生產經營更容易受到衝擊,迫切需要金融支持。作為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重要平台,北交所在上市路徑和上市審核方面也有其特色安排。
新三板是北交所的根基,新三板好,北交所才能好。北交所堅持與新三板一體發展和制度聯動,以公開市場的持續多輪次融資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企業可以在發展早期即對接資本市場,通過在新三板掛牌融資、發展壯大、規範運作後申報北交所,實現“邊融資、邊發展、邊上市”,上市路徑更豐富、成本更可控、預期更明確、過程更順暢。
北交所設立同步試點注冊制,發行上市審核貫徹注冊制總體要求,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要求發行人充分披露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所必需的信息,同時配合開展現場檢查、現場督導等方式,切實保障審核質效。開市以來,發行上市審核工作整體運行良好,初步形成一定特色。
一是精準包容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特點。北交所定位於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申請上市公司客觀上表現出規模偏小、發展階段偏早的共性特徵。在嚴格把關財務真實性、經營與內控合規性等條件性問題的前提下,上市審核充分體現對中小企業成長過程中規律性問題的精準包容,在創新屬性上既支持科技創新,也支持模式創新、產品創新。
二是充分發揮存量企業監管優勢。北交所申報企業均為掛牌滿一年的創新層公司,已經過掛牌准入、持續信息披露監管,北交所發行上市審核在已披露信息方面簡化披露要求,通過審核問詢進一步提高企業信息披露的針對性。
三是有效利用券商持續督導基礎。充分利用前期主辦券商的督導基礎,實施保薦機構與持續督導券商一體化,加強保薦機構責任,審核過程中強化盡職調查針對性,持續督導期間滿足特定條件可簡化核查。
北交所始終秉持“開門辦市場”理念,積極暢通諮詢溝通渠道、加強政策解讀和培訓交流、強化審核標準公開、提升全流程信息公開水平,不斷完善各項機制安排,已初步形成了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發行上市審核生態。
上市公司融資金額體現了與其發展階段的適配性,市場融資功能能夠滿足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需要。設立一年來,北交所公開發行單次融資從0.4億元至17億元不等,既能滿足優質公司的大額融資需要,又能保持小額融資的靈活便捷,有效緩解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現金流壓力。
上市公司在新三板掛牌階段的定向發行融資中,近八成募集資金投向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創新領域,重點用於研發中心建設和產能擴張,助力企業提高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後還可以適時啟動再融資。按需、小額、多次的特色融資制度機制能夠有效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優化中小企業資產負債表結構。雖然北交所公開發行融資金額看似不大,但對於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而言卻意義重大,特別是在疫情下,在穩增長、防風險方面也發揮著積極作用。
不斷推動市場建設邁向新台階
今年9月,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如期而至,北交所董事長周貴華在此期間對北交所設立一周年工作作出了總結: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各項制度初步經受了市場檢驗,市場特色、亮點逐步顯現,改革取得了預期成效、實現了良好開局。
伴隨北交所各項制度有效運轉,市場生態明顯改善,企業申報發行上市的積極性不斷提高,中小企業掛牌上市的動力不斷增強。截至2022年8月25日,北交所共有在審企業127家,主要集中在軟件信息技術和設備製造行業,整體具備較強的創新能力和成長性,研發投入規模和研發強度均與已上市公司相近;共有在輔企業288家,其中近三年營業收入、淨利潤持續增長的在輔公司分別有143家、96家,成長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作為北交所“預備軍”的創新層公司近1,700家,較北交所設立前增加了三分之一,形成了積極向上的良好市場氛圍。
在加速擴容的同時,北交所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也在不斷邁進。9月2日,財政部在北交所首次發行國債,計劃發行600億元,實際發行603億元。在前期地方政府債券成功發行的基礎上,北交所引入信用等級更高、影響力更強的國債,是進一步完善市場功能,推動高質量建設北交所的重要舉措,是完善我國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布局,提升整體活力、韌性和抗風險能力的有益探索,有利於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本次國債的成功發行,標誌著北交所政府債券業務邁入新階段。
此外,為便利投資者了解北交所市場整體運行情況、滿足指數化投資需求,9月初北交所聯合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制定發布北證50成份指數編製方案。北證50成份指數是北交所首隻寬基指數,按照市值規模和流動性選取排名靠前的50隻證券,指數編製計算與境內外主流指數基本保持一致。
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強調加大對創新型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幫助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北交所的設立和運行,對於增強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能力,提高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比重、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和韌性意義深遠。
以開局築基、面向未來,周貴華表示,北交所的建設將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根本遵循,立足黨中央關於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主動融入國家戰略,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一流交易所為目標,按照“完善功能、辦出特色”的思路,遵循交易所建設一般規律,聚焦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需要,大力推進市場改革與創新,全面提升市場治理能力,儘快形成北交所初始規模,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資產品體系,發揮中小企業估值定價功能,夯實多層次資本市場之間的紐帶作用,塑造市場特色品牌和服務體系,不斷推動市場建設邁向新台階,更好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本文發布於《紫荊》雜誌2022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