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記者 魏東升 馮琳)北京報道:10月15日下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發言人孫業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
有記者提問: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已有近三年的時間,世衛組織也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結束“在望”。目前世界其他國家已經選擇開放,中國仍堅定不移地貫徹“動態清零”方針。中國是否擔心在經濟面臨挑戰時會被孤立?哪些因素有利於中國放寬部分措施並進一步開放?
孫業禮回答指出,這場世紀疫情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沖擊,我們大家都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但是,疫情仍然存在,這是必須面對的現實。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一切防控舉措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孫業禮強調,“動態清零”是立足中國國情、遵循科學規律制定的防疫方針,核心是快速反應、精准防控,力求以最低社會成本、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正常生活的影響。
“我國是人口大國,老齡人口多,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正是因為堅持動態清零,才保證了極低的感染率、病亡率。正是因為堅持動態清零,堅持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才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穩定運行。”孫業禮說,“如果算總賬,我們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
他表示,按照“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中國不斷完善疫情防控的具體措施。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和對病毒認識的深化,中國已經先後公布了九版疫情防控方案,中國的防控策略和舉措會越來越科學、越來越精准、越來越有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也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