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 (記者 魏東升 莊蕾)北京報道: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前,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組織首場“黨代表通道”采訪活動,二十大代表、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走上通道与中外记者见面。
1991年,王旭東到敦煌莫高窟工作。三年半前,他又來到故宮博物院工作。王旭東介绍,敦煌莫高窟自公元4世紀開鑿,整整持續了1000年,它見證了來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不斷中國化的過程,見證了佛教藝術不斷中國化的過程,也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那種包容、淡定、自信,還使得來自印度的佛教文化變成了中國式的佛教,變成了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旭東稱,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到今年已經是602年的時間了,皇家的古建築群及其收藏的文物,承載的是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我們看到的是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們,文化交流、融合;我們看到了中華五千年文明能夠生生不息,就是因為這樣的一種開放包容,不斷交流互鑒,才有了巨大的生命力。“從這兩處遺產中間,我們看到了這種開放包容、交流互動,這種保持文化多樣性,帶給我們今天的啟示。”王旭東表示。
王旭東曾經參與或主持了很多國際合作項目,他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同行,為了保護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能夠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來到中國的西部,也來到北京參與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他們為什麼會來到這兒呢?因為他們發現了全人類的文化遺產承載著全人類共同的價值。在合作的過程中,一開始也有文化差異,但是我們求同存異,不斷地融合、不斷地理解。”王旭东说。
一位美國專家曾經對王旭東說,我們總有一天會離開,你們會留在莫高窟,因為你們是長期守護者。但王旭東沒想到,30年之後,他們依然每年都要來莫高窟。王旭東认为,大家找到了共識,保護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實際上就是保護我們今天這個和平、繁榮的世界。
王旭東指出,故宮博物院肩負著真實完整地保護並負責任地傳承弘揚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王旭東提出了“四大願景”:要建成國際一流的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範、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引領者、文明交流互鑒的中華文化“會客廳”。這樣的使命僅僅靠故宮博物院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甚至國際同行的參與。“四大願景”也需要不斷地向國際同行,包括國內同行來學習、來借鑒。
“我們尋找更多相同的地方,保存那些可能有差異的東西,從年輕人做起。我覺得文物保護和文化的交流一定能夠更多地發揮文物博物館領域在加大世界各個國家人民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方面的重要作用,因為文物和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王旭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