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立法會發布2022年施政報告。作為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的首份施政報告,一經發表即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熱烈討論。在香港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新形勢下,報告深入闡釋新局面、展現新氣象、勾畫新布局。筆者認為,施政報告著眼把握國家戰略機遇,力促香港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时,聚焦經濟民生,推出一系列贴地、務實的改善措施,回應市民關切。在疫情以及國際形勢嚴峻挑戰下,報告立足當前,謀劃長遠,充分展示“愛國者治港”的新氣象,顯示出管治團隊的新思維、新擔當。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主席涂輝龍此前,面對“一國兩制”在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央審時度勢,積極作為,頒布了港區國安法,令香港告別動盪不安的局面,管治秩序恢復正常。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治,確保“愛國者治港”,開啟香港良政善治新局面,“一國兩制”在香港行穩致遠,香港迎來由亂及治、由治及興的新氣象。施政報告廣泛凝聚香港社會共識、團結社會各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築牢安全發展的根基,堅守“一國”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聚焦未來發展,展現了香港發展的美好前景。
香港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但國際化地位的背後,產業高度集中在以金融、房地產、航運、旅遊為代表的綜合性服務行業,是全球服務業主導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而土地短缺、房價高企、貧富差距過大、青年一代“上車難”,也一直是長期困擾香港社會的“老大難”問題。穩定是發展的前提。下一步的關鍵就是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深層次問題,為香港未來發展找尋新的路徑。李家超表示,解決“住”的問題,是本屆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因此,施政報告除了提出房屋增建路線圖,包括選址短期內未有發展計劃的政府和私人土地、推出全新“簡約公屋”、縮短輪候時間外,還積極支援青年的住屋需要,推出更多“首置”項目,幫助青年置業,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報告用較大篇幅以新思維解決市民熱切關注的經濟民生問題,回應市民的期盼,不怕觸及矛盾,積極破解難題,展示了政府團隊強烈的擔當精神、敢於面對困難的魄力以及帶領香港開創新局面的決心。
發展是香港的立身所在,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只有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找准定位,香港才能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實現新發展。施政報告在提出新舉措,積極作為,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力促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施政報告大筆落墨,提出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督導組由行政長官親自掛帥,從策略和宏觀角度推進及督導跨局工作,加強與內地機構溝通,並定期舉行國家政策解讀活動。同時,鞏固國際化優勢,與深圳開展深度合作,積極吸引海內外創科企業進駐港深創科園,成為構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引擎。
民生無小事。關注民生一直是特首李家超努力不懈的目标之一。施政報告在推動基層醫療、強化扶老助弱、培育本地人才、國民教育等方面亦不遺餘力,包括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擴大醫療券適用範圍、在高小推行強化編程教育,以及在初中課程加入人工智能等創科項目等,兼顧到各個階層的實際需要,致力讓全體市民共享香港經濟發展的成果。
祖國好,香港好。我們相信,乘著祖國繁榮發展的浩蕩東風,香港一定能夠抓住機遇,齊心協力,在行政長官帶領下開啟奮發有為的新征程,共同開創香港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