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歡迎行政長官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政策和措施完善香港的創科生態圈、壯大人才庫、改善民生環境及推動本港更好參與國家的發展。
![圖片一](https://res.youuu.com/zjres/2022/10/20/y67XZz1zJWdVVO4JI8YUvkBIlc2hdYqvRXe.jpg)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對行政長官李家超的首份施政報告表示歡迎和支持。他說,香港現處於“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期。施政報告所闡述的施政理念、願景和措施,能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為香港開新篇。理大將以優質的教育和科研,全力配合特區政府實踐科創和人才等政策目標。相信在中央的支持下,以及行政長官和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帶領下,香港的經濟和民生將得到更大的發展和改善,社會會更團結和包容共濟,市民生活會更幸福和安全。期望香港特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一國兩制”事業一定能夠越走越好。
理大校長滕錦光表示,理大對特區政府提出統籌創科上、中、下游發展的新措施,鞏固和加強本港高等院校的科研優勢,鼓勵大學積極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和商品化,並推出吸引全球人才和培育青年人的政策,感到十分鼓舞。施政報告進一步落實發展北部都會區的措施,將為本地大學以至科創企業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有力推動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我們有信心新一份施政報告可以幫助本港把握發展創科產業的黃金機遇,為青年人提供更多發展機會。理大會繼續培養更多兼具家國情懷和全球視野、勇於承擔責任的社會棟樑,並進一步加強科研和知識轉移工作,為香港、粵港澳大灣區及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理大樂見特區政府計劃今年內制訂“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並設立“產學研1+計劃”支持大學研發團隊將研究成果商品化。理大新設立的”創業投資基金“亦會結合共同投資者與合作夥伴的資源,協助理大專利技術商品化和支持理大師生的初創企業。理大致力在大灣區及其他內地城市推動產學研合作,以本身的基礎研究優勢,結合當地完善的產業鏈和廣闊市場。
理大歡迎特區政府增加教資會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學額和提升其超額收生上限,有助大學培育更多高水平研究人才。理大將配合政府壯大人才庫政策,持續革新課程,並吸引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傑出學生來港升學發展。本學年起理大推出全新的“德藝計劃”,為一些在體育、藝術、社會服務和領導才能,以及STEM學科表現卓越的學生提供優質大學教育。作為資訊平台CoinDesk“2022年區塊鏈最佳大學”,理大下學年將推出首個數碼金融及投資學(榮譽)工商管理學士課程,為提升香港金融科技競爭力培育人才。理大亦積極擴建校園,提供更多教學及科研空間培育醫療人才,滿足社會的需求。
施政報告提出放寬非本地畢業生逗留期限由一年延長至兩年,吸引他們留港或回港工作,並對持有博士學位的科研人才提供生活津貼;理大歡迎政府的新措施,相信有助留住本地院校培育的人才。另外,自“傑出創科學人計劃”推出至今,理大獲支持的學者人數佔近四分之一;報告一系列吸引外地人才來港的政策,將惠及理大繼續在全球招聘一流學者的努力。
理大新成立的“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較早前就如何更好發展本港創科、碳中和城市和吸引人才,向政府提交建議。研究中心將繼續推動交叉學科政策研究,為大灣區創科發展及碳中和城市等方面,提供策略建議。
未來五年是國家建設全面現代化強國開局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報告明確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提出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理大將憑藉校內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以及大灣區規模最大的交叉學科研究平台“理大高等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為國家推動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航天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