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平
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照亮了大半個房間。我倚著窗望向一公里外的文錦渡口岸,忽而有種不曾參加過口岸圍合勤務的錯覺,昨夜從口岸撤出前的繁忙和此刻的寧靜,讓人有那麼一絲不真實的感覺,正如十年前突然接到的調令。
文錦渡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站長呂平那年,清風徐來,一紙調令,我從深圳機場邊檢站調到文錦渡邊檢站任站長。帶著無限的憧憬,想像著文錦渡邊檢站的未來——一個讓人感受美好的地方,一個受人尊敬的團隊——開始了我與文錦渡邊檢站長達十年的傾心相見。
十年間,我和我的團隊傾心於實現夢想的路徑、策略和方法的探索,一切經歷過的痛點、拐點、燃點都滋養了我們,集成了一張特別的“視力表”。 “視力表”第一行就是“角色”,意指工作狀態下角色轉換的至關重要;第五行是“不為喝彩,只為品質”,意指不要浮誇走捷徑;第十行是“為別人帶來價值,自己才有價值”,意指追求達人達己的智慧。
十年間,我和我的團隊傾心相見形成的“一年一主題、三年一周期”主題年工作法,每年攻下幾個“小山頭”,帶出了一批幹部,也成就了一個個關鍵時刻拿得出手的好方法。而這些方法正是我們傾心於每一項工作背後,對人的驅動的深一步思索,對管理核心要義的深一步研判,對發展戰略更早一步的預見。
十年間,我作為深圳市羅湖區政協委員、區政協委員公益基金執委、區婦女聯合會執委參與了許多跨界工作,一場場傾心相見,讓我見識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感受到大時代波瀾壯闊中“此身恰似弄潮兒”的豪邁。沒想到,公益意外又合理地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成就人、改變人,創造多贏格局、營造優良生態”成為我們的理念,“黨建+”帶著“平安+”“法治+”“公益+”“保障+”發展平台應運而生。
“小文兒”是我們對自己的暱稱,是我們對“一蜂至微,亦能遊觀乎天地;一蝦至微,亦能放肆乎大海”理解的釋懷。我和我的團隊再小也是大時代的一分子,我們於當下的每一份決策、每一份誠意、每一份美好,都是塑造美好大時代的一部分。我們用7年時間打造公益項目“喜閱屋”,為鄉村兒童建設唯美閱讀空間,目前已於全國各地建成11間,讓數以萬計的鄉村兒童享有了美的感受,也反哺了參與項目建設的我們、我們的兄弟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
當然,和漫長的歲月相比,我們所做的一切,再美、再好也是“過眼雲煙”,可即便是“過眼雲煙”也有其價值所在,“就好像我們在長途跋涉中偶爾抬頭,看到藍天上的一朵白雲,引起內心的歡愉,這就是價值。”而我們在“耕心種德”過程中一次次理念的碰撞、責任的激發、真誠的互動,每一刻引發的心靈悅動,雖短暫卻長久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我和我的團隊總是創造一切可能的傾心相見,更是在“成事”與“成人”間,把目光更多聚焦在“成人”上,並深信“成事”的目的始終在於“完善人的內心”!我們耐心陪伴著每一個人、每一個團隊的成長,我們也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的改變,人的改變、生命的改變、生態的改變!我們將這些感受集成《理念、制度、人》,也成就了我們十年的“傾心相見”。
我和我的團隊,以每一次的傾心相見,盡情於每一個當下,只為未來回望我們時,欣喜地會心一笑!
(作者係文錦渡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站長,本文原刊於第10期《中國出入境觀察》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