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長期以來備受公眾關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歷經理論研究、閉環測試、開放試點三個階段,數字人民幣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為公眾提供了一種新的通用支付方式。截至目前,數字人民幣已形成一大批涵蓋線上線下、可複製可推廣的應用模式,推動構建數字經濟新發展格局,有力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文|北京 程冉冉
我國高度重視法定數字貨幣的
研究開發
隨著網絡技術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公眾對零售支付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隱私性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高。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緊密跟蹤金融科技發展成果,積極探索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形態。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瑞典、日本、俄羅斯、韓國、新加坡等國央行及歐洲央行近年來以各種形式公布了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考慮及計劃,有的已開始甚至完成了初步測試,法定數字貨幣開始加速從理論走向現實。
當前我國經濟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數字經濟新模式與新業態層出不窮。伴隨數字經濟發展,我國現金使用率呈下降趨勢,現金的功能和使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電子支付尤其是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目前普及率已達86%,為社會公眾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零售支付服務,同時也提高了公眾對技術和服務創新的需求。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網上購物、線上辦公、在線教育等數字工作生活形態更加活躍,數字經濟覆蓋面不斷拓展,欠發達地區、邊遠地區人民群眾線上金融服務需求日益旺盛。然而當前,電子支付工具主要由私人部門提供,可能存在市場分割、隱私洩露等風險。
經濟社會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客觀上需要更為安全、通用、普惠的新型零售支付基礎設施作為公共產品,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支付需求,並以此提升基礎金融服務水平與效率,促進國內大循環暢通,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法定數字貨幣可以使央行在數字經濟時代繼續為公眾提供可信、安全的支付手段,在提升支付效率的同時維護支付體系穩定。
有鑒於此,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開發。2014年至2016年,人民銀行成立法定數字貨幣研究小組,啓動法定數字貨幣相關研究工作。研究小組對法定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運行框架、關鍵技術、流通環境、國際經驗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第一階段法定數字貨幣理論成果。2016年,人民銀行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完成法定數字貨幣第一代原型系統搭建。在此思路框架下,經國務院批准,人民銀行自2017年末開始依據資產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前、技術開發力量較強等標準,選擇大型商業銀行、電信運營商、互聯網企業作為參與研發機構,以長期演進理念貫穿頂層設計及項目研發流程,經歷開發測試、內部封閉驗證和外部可控試點三大階段,打造完善數字人民幣APP,完成兌換流通管理、互聯互通、錢包生態三大主體功能建設。同時,圍繞數字人民幣研發框架,探索建立總體標準、業務操作標準、互聯標準、錢包標準、安全標準、監管標準等較為完備的標準體系。
2019年末以來,人民銀行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2022北京冬奧會場景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以檢驗理論可靠性、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2020年11月開始,增加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6個新的試點地區。數字人民幣研發試點地區的選擇綜合考慮了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及各地產業和經濟特點等因素,目前的試點省市基本涵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中部、西部、東北、西北等不同地區,有利於試驗評估數字人民幣在我國不同區域的應用前景。
在推動數字人民幣研發應用試點的同時,人民銀行不斷夯實制度和規範保障,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數字人民幣遵照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反洗錢法等法律法規,通過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技術手段確保個人信息安全,同時防範違法犯罪風險。
數字人民幣設計兼顧實物人民幣
和電子支付工具的優勢
多年來,人民銀行通過對法定數字貨幣相關理論和技術的不斷探索、迭代、完善,形成了現有的數字人民幣模式和業務框架。數字人民幣指的是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實物人民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徵和法償性。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的數字形式。數字人民幣具備貨幣的價值尺度、交易媒介、價值貯藏等基本功能,與實物人民幣一樣是法定貨幣。數字人民幣發行、流通管理機制與實物人民幣一致,但以數字形式實現價值轉移。人民銀行不對其計付利息,不向指定運營機構收取兌換流通服務費用,指定運營機構也不向個人客戶收取數字人民幣的兌出、兌回服務費。數字人民幣與實物人民幣都是央行對公眾的負債,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經濟價值,以國家信用為支撐,具有法償性。
第二,數字人民幣採取中心化管理、雙層運營。數字人民幣發行權屬於國家,人民銀行在數字人民幣運營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負責向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發行數字人民幣並進行全生命週期管理,指定運營機構及相關商業機構負責向社會公眾提供數字人民幣兌換和流通服務。目前,參與數字人民幣研發的運營機構主要包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移動和工行,聯通、電信和中行分別成立聯合項目組參與研發,螞蟻和騰訊兩家互聯網企業旗下網商和微眾銀行也參與研發。
第三,數字人民幣是一種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主要用於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央行數字貨幣根據用戶和用途不同可分為兩類:一種是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主要面向商業銀行等機構類主體發行,多用於大額結算;另一種是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面向公眾發行並用於日常交易。各主要國家或經濟體研發央行數字貨幣的重點各有不同,有的側重批發交易,有的側重零售系統效能的提高。數字人民幣是一種面向社會公眾發行的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其推出將立足國內支付系統的現代化,充分滿足公眾日常支付需要,進一步提高零售支付系統效能,降低全社會零售支付成本。
公眾對數字人民幣一直存有幾個疑問。較為集中的一個疑問是,數字人民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支付形式有何異同?
中國一直支持各種支付方式協調發展,數字人民幣與一般電子支付工具處於不同維度,既互補也有差異。數字人民幣主要基於現金類支付憑證定位,主要用於零售支付,以提升金融普惠水平為宗旨,借鑒電子支付技術和經驗並對其形成有益補充。雖然支付功能相似,但是數字人民幣有其獨特優勢:一是數字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是安全等級最高的資產;數字人民幣綜合使用數字證書體系、數字簽名、安全加密存儲等技術,實現不可重復花費、不可非法複製偽造、交易不可篡改及抗抵賴等特性,並已初步建成多層次安全防護體系,保障數字人民幣全生命週期安全和風險可控。二是數字人民幣具有價值特徵,可在不依賴銀行賬戶的前提下進行價值轉移,並支持離線交易,具有“支付即結算”特性。三是數字人民幣支持可控匿名,數字人民幣遵循“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的原則,充分考慮現有電子支付體系下業務風險特徵及信息處理邏輯,滿足公眾對小額匿名支付服務需求,有利於保護個人隱私及用戶信息安全。
在未來的數字化零售支付體系中,數字人民幣和指定運營機構的電子賬戶資金具有通用性,共同構成現金類支付工具。商業銀行和持牌非銀行支付機構在全面持續遵守合規(包括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及風險監管要求,且獲央行認可支持的情況下,可以參與數字人民幣支付服務體系,並充分發揮現有支付等基礎設施作用,為客戶提供數字化零售支付服務。
另一個疑問是,隨著電子支付覆蓋率不斷擴大、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實物人民幣會消失嗎?
國際經驗表明,支付手段多樣化是成熟經濟體的基本特徵和內在需要。中國作為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多民族融合、區域發展差異大的大國,社會環境以及居民的支付習慣、年齡結構、安全性需求等因素決定了實物人民幣具有其他支付手段不可替代的優勢。只要存在對實物人民幣的需求,人民銀行就不會停止實物人民幣供應或以行政命令對其進行替換。數字人民幣將與實物人民幣並行發行,人民銀行會對二者共同統計、協同分析、統籌管理。數字人民幣將與實物人民幣長期並存。
總體來看,數字人民幣設計兼顧實物人民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的優勢,既具有實物人民幣的支付即結算、匿名性等特點,又具有電子支付工具成本低、便攜性強、效率高、不易偽造等特點。數字人民幣將為公眾提供一種新的通用支付方式,可提高支付工具多樣性,有助於提升支付體系效率與安全。
數字人民幣試點反響良好
中國研發數字人民幣體系,旨在創建一種以滿足數字經濟條件下公眾現金需求為目的、數字形式的新型人民幣,配以支持零售支付領域可靠穩健、快速高效、持續創新、開放競爭的金融基礎設施,支撐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提升普惠金融發展水平,提高貨幣及支付體系運行效率。
啓動研發以來,人民銀行會同各參研機構,在試點地區黨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統籌把握、周密組織,穩妥開展試點,動態完善業務技術設計,持續創新應用場景,著力解決金融服務難點痛點問題,初步驗證了數字人民幣相關理論、政策、業務和技術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截至目前,人民銀行已先後選擇15個省(市)的部分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並綜合評估確定了10家指定運營機構。數字人民幣雙層運營架構等頂層設計已通過全方位測試,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驗證。開放型數字人民幣生態和競爭選優的機制,不僅有效調動了市場機構的積極性,也為其營造了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
數字人民幣在批發零售、餐飲文旅、教育醫療、公共服務等領域已形成一大批涵蓋線上線下、可複製可推廣的應用模式,參與試點的用戶、商戶、交易規模穩步增長,市場反響良好。截至2022年8月31日,15個省(市)的試點地區累計交易筆數3.6億筆、金額1,000.4億元人民幣,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商戶門店數量超過560萬個。2022年以來,各試點地區政府圍繞“促進消費”“抗擊疫情”“低碳出行”等主題累計開展了近30次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活動,各商業機構還開展了多次市場化推廣活動,有力促進社會消費回補與潛力釋放。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上,數字人民幣作為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重要成果精彩亮相,滿足了場館內觀眾的移動支付需求,也為境外來華人員提供了安全高效的創新支付方式。以數字人民幣結算的碳普惠平台、綠色騎行活動,為實施“雙碳”戰略提供新抓手。多地電子政務服務平台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服務,支持線上線下渠道辦理各類公共事業繳費,利用數字人民幣發放退稅資金、醫保月結款專項資金、困難群眾幫扶資金、“專精特新”企業扶持資金等。此外,數字人民幣服務下沈到縣域農村,基於農產品銷售、惠農補貼發放等特色場景拓展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助力“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建設。
除此之外,社會各界對數字人民幣在實現跨境使用、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也較為關注。跨境支付涉及貨幣主權、外匯管理政策、匯兌制度安排和監管合規要求等眾多複雜問題,也是國際社會共同致力推動解決的難題。貨幣國際化是一個自然的市場選擇過程,國際貨幣地位根本上由經濟基本面以及貨幣金融市場的深度、效率、開放性等因素決定。數字人民幣具備跨境使用的技術條件,人民銀行積極響應二十國集團(G20)等關於改善跨境支付的倡議,秉持“無損、合規、互通”原則,研究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領域的適用性。一是積極參與國際清算銀行倡導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探索建立基於法定數字貨幣的跨境支付多邊合作機制和新型跨境支付基礎設施與安排。二是啓動內地與香港跨境支付技術測試,探索數字人民幣系統與香港本地“轉數快”快速支付系統的互聯互通,支持香港當地居民和商戶的港幣結算需求。
隨著試點測試逐步深入,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也面臨著壓力和挑戰。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總體部署,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繼續推動數字人民幣業務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好產品服務。統籌兼顧客戶隱私保護和安全合規,遵循“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的原則,充分保障公眾合理的個人信息保護需求。推動對公業務與個人業務深度融合、相互促進。支持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便利化的資金管理、薪資發放、進銷存等服務。支持在財政、稅收、政務等對公領域發揮數字人民幣優勢,為政府數字化和智能化治理提供先進的支付服務。實現數字人民幣體系與傳統電子支付工具的互聯互通,讓消費者可以“一碼通掃”,商戶也盡量不用增加成本即可支持各類支付工具。持續推進數字人民幣無障礙和適老化能力建設,完善無障礙產品規範和標準體系。繼續深化國際合作,深度參與數字貨幣領域國際治理建設。
二是堅持法治化規範化建設,夯實數字人民幣發展的法治和監管基礎。進一步完善數字人民幣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配套政策,夯實數字人民幣法治基礎,鞏固數字人民幣法償性地位。發揮金融基礎設施作用,強化對數字人民幣業務、風控、技術、安全等方面的統籌協調,牢牢守住安全運營底線。
三是堅持市場化發展,激勵各方合作共贏。在堅持中心化管理和依法合規的前提下,鼓勵市場主體自主開展推廣活動。利用智能合約實現可編程特性,打造開源生態平台。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加大資源投入,促進受理環境建設提質增效。
(作者系國家部委研究員,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2年11月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