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美玲
剛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覽了香文化器具,讓我們從清宮收的書晝藏品瞭解中國香文化。
香港與香有密切關係,「香港」的名稱來源於香文化,因香港處於亞熱帶地區 ,本地也出產「土沉香」 ,自古以來都是沉香的轉出口港。但是由於時代變遷,與香相關的產業,例如製香﹑銷售﹑用香等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與消失。現趁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開幕,通過首批故宮博物院所藏借用展出的九百多件藝術文物的珍品,當中有豐富的香爐、香具、香包、香盒等的珍貴藏品中,瞭解香具器物和香文化跟中國傳統的社會、地位、生活品味和習慣息息相關。
香與香港
明清時期用香進一步民間化,香料大多產於熱帶地區,兩廣、海南是主產區。例如國產沉香,即白木香(土沉香),在東莞大量種植,故又稱為「莞香」,其中的極品稱「女兒香」。明清時,東莞寮步的「香市」與廣州的花市、羅浮的藥市、合浦(今屬廣西)的珠市並稱「東粵四市」。莞香轉運集散於香港島的一個港口,「香港」因此而得名。其他的香料也在南方大量種植,由於沉香、檀香、麝香等貴重難得,所以香方中更多使用日常香料,成本低而適合日常生活。
從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藏品瞭解清代宮廷香文化。
(一)首先展示明清兩代香文化呈現形式——線香、盤香類香爐器具,各式熏香及其香具在生活空間中也受到清代皇室貴胄的偏愛尤其是線香、盤香類香器:爐瓶盒三事、宣銅爐、香插等- 這些器具都在宮廷不同房間:
1/ 大多造型優美、材質精良、有悠久歷史和人文內涵,其審美功能已經壓倒實用功能,常被組合置於書桌
2/ 香案上當做賞玩器具寶座左右幾案上或床上的炕案之上,在明間、書房、臥室、淨房內都有出現。
(二)另外明清兩代香文化的呈現形式——熏香爐、手爐各式熏香爐-它們都有以下特式:
1/無壁孔無蓋的開放式香爐,盛香燃香
2/有蓋或無蓋異形周身有孔洞的封閉式香熏器,貯火悶熏
3/不少是香鴨、仙鶴和
鴛鴦形態的香熏器
(三)其他類小型香器有 : 手爐(袖爐)
明代高濂《遵生八箋》有載:「焚香攜爐,當制有蓋透香,如倭人所制漏空罩蓋漆鼓熏爐,似便清齋焚香,炙手熏衣,作烹茶對客常談之具。手爐造型有橢圓形、瓜棱形、梅花形、海棠形等多種形態,可暖手可熏衣,在清代貴胄家庭女眷中極為風行。
香港故宮藏有的熏香爐
1/ 明早期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球式香熏
•現於香港故宮展館五中展出
•熏香爐為球形,蓋、器各呈半球狀,中部以旋扣機關開合。
•爐內有三層活軸相連的同心圓環,各環軸與爐耳軸成交錯十字形,無論外層球體如何滾動,懸於三環中心的爐體始終會保持水平狀態,又稱「懸心爐」。
•爐外表通施天藍色琺瑯釉作地,飾各色纏枝蓮共十二朵,掐絲細緻,填釉飽滿,色澤穩重,紋飾流暢。蓋頂、爐底及口緣處均有銅鎏金錢幣式透孔,用以彌散香氣。
2/ 香薰鴛鴦式,一掌踏於荷葉之上,作單腿站立狀。
•高20厘米,長17.3厘米
•現於香港故宮展館五中展出
器中空,背開圓孔,上置錢幣式鏤空蓋,香氣由此及微張的口飄出。通體以紅、藍、綠、黃、白等色的琺瑯裝飾羽毛。自萬曆朝始,仿生造型的掐絲琺瑯器開始出現,反映出琺瑯工藝品在設計和製造上的創新。
香港故宮藏有的熏香爐
1/ 明早期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球式香熏
•現於香港故宮展館五中展出
•熏香爐為球形,蓋、器各呈半球狀,中部以旋扣機關開合。
•爐內有三層活軸相連的同心圓環,各環軸與爐耳軸成交錯十字形,無論外層球體如何滾動,懸於三環中心的爐體始終會保持水平狀態,又稱「懸心爐」。
•爐外表通施天藍色琺瑯釉作地,飾各色纏枝蓮共十二朵,掐絲細緻,填釉飽滿,色澤穩重,紋飾流暢。蓋頂、爐底及口緣處均有銅鎏金錢幣式透孔,用以彌散香氣。
2/ 香薰鴛鴦式,一掌踏於荷葉之上,作單腿站立狀。
•高20厘米,長17.3厘米
•現於香港故宮展館五中展出
器中空,背開圓孔,上置錢幣式鏤空蓋,香氣由此及微張的口飄出。通體以紅、藍、綠、黃、白等色的琺瑯裝飾羽毛。自萬曆朝始,仿生造型的掐絲琺瑯器開始出現,反映出琺瑯工藝品在設計和製造上的創新。
3/ 清乾隆款掐絲琺瑯仙鶴熏香爐
鶴直立,曲項,尖嘴,身中空,下承圓底。
鶴是宮廷中常見的陳設品,深得帝王的喜愛。鶴寓意長壽,是祥瑞的動物;鶴仙風道骨,被稱為「一品鳥」;鶴雌雄相隨,步行規矩,德性高雅。鶴的題材常用於瓷器及工藝品的紋飾。
(四)荷包
什麼是荷包?
在《楚辭》中名「幃」,在漢代名「幐」,魏晉以後名「香囊」,清以後名「香包」、「荷包」。荷包是裝有香料的各種造型的隨身配飾,一般都有綴流蘇裝飾。荷包集形式美與吉祥內涵於一身,反映當時社會審美情趣與生活理念 。荷包的習俗從唐代開始,興盛在明清代,使用者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
清末古玩藏家趙汝珍說:「無論富貴貧賤,三教九流,每屆夏日無不佩戴香囊者。故北京售香囊之肆,遍於九城,廟會集市售賣者尤多。蓋當時夏日如不佩帶香囊,宛如衣履不齊在本人心意不舒,在應世極為不敬。故一般人士視香囊極為重要,即下級社會人士,亦必精心購制。繡花鑲嵌,極
人力之可能。富貴者尤爭奇鬥巧,各式各種精妙絕倫。」
明清荷包潮流
荷包是清代配飾中最常用的物品,其形狀也由最初簡單的口袋演變為諸如腰圓式、雞心式等,小巧精緻。工藝以質地較為耐磨、美觀實用的納紗、緞繡、綢繡等居多。後來貴族逐漸不單純採用荷包,改以在荷包外加上外殼,為便於區分,外殼一層視為香囊,內在存香料的荷包,又稱為香袋。香囊大多可以通過拉動它的蓋,更換內裝香料。
皇帝和大臣在祭祀時穿用的朝帶、吉服帶上,常常掛著多個荷包,有時多達十個。
皇帝每至年節,要依例賞以荷包。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初六,總管太監桂之要去各色緞小荷包二百九十六個,由乾隆帝賞賜給蒙古王貝勒、貝子、喇嘛等人,每人小荷包兩個。
從這些清宮藏品在各式香爐、香具的造型、紋飾和材料、體驗了中國香文化是綜合中國傳統生活習慣、美學和藝術文化等,更具有修身養性、香藥治療等功能,也反映了中國超過五千年的歷史和中國人的智慧。
(文中若涉保健產品或保健方法,均不可替代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