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碩
國人飲茶之愛,源遠流長,《詩經》中既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之句,逐漸形成了泓涵演迤的茶文化。在悠悠歷史長河中,人們的飲茶方式也不斷推陳出新,經歷了烹茶、煮茶、點茶和泡茶四個階段。
唐代是我國茶文化發展的重要轉折期。此前,盛行的飲茶方式是將茶葉直接混煮羹飲,製作方式與烹粥頗為相似,「與夫瀹蔬而啜者無異」,更無禮儀規制。洎盛唐之世,竟陵(今湖北天門)陸羽對先秦至唐的茶事進行了梳理、勘誤,「分其源、製其具、教其造、設其器、命其煮」,編纂出歷史上第一部茶學典籍——《茶經》。陸羽在書中將煮茶分為如下幾個步驟: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繼而投入水中,以火煎煮;至於火候,則需嚴格遵循《茶經》當中的「三沸原則」。「初沸」在水「沸如魚目」之時,加以鹽、薑等佐料,調而飲之。這種飲用方式被稱為「調飲法」,屬早期烹茶法的遺意。「二沸」則在「湧泉連珠」之際,舀出一瓢水備用,繼而投入茶末。「三沸」待到「翻波鼓浪」之刻,取備用之水倒入止沸,便大功告成,可以分酌茶湯了。
《茶經》被後世奉為圭臬,但世易時移,北宋時期的飲茶風尚又發生了新變化。與煮茶不同,風靡兩宋的「點茶法」取消了煎煮茶末的環節,而是將其直接置於茶盞內,以沸水沖點,故名「點茶」。 宋徽宗趙佶深諳此道,還曾禦筆撰寫過茶學典籍——《茶論》(又稱《大觀茶論》),提出了著名的「七湯點茶法」。這位「書畫皇帝」認為:欲得色味俱佳之香茗,需要經過七次沖點,每次的力道、角度以及手筅之間的聯動配合,均需恰到好處。除點茶之外,宋人飲茶的另一個變化是「清飲」。位列書法宋四家「蘇、黃、米、蔡」之一的蔡襄著有《茶錄》,在書中對清飲之法倍加推崇,既不加入鹽,也不加入其他香料,「恐奪其真」,以期最大限度地保存茶之真味。
同時,在流通儲藏方面,宋人通常將茶葉製成茶餅保存,待飲茶之時,再取出粉碎成粉末,以開水煮茶。茶餅的制作工藝頗為繁複:先要把茶葉研磨成糊狀,再加入澱粉、龍腦和香料作為粘合劑,最後放入模具,制作完成好會呈現出不同的圖案;最著名者莫過於福建進貢的「龍鳳團茶」, 因茶餅表面有凹凸的龍鳳紋飾得名。
兩宋以降,在點茶基礎之上,還衍生出一種有趣的競賽遊戲——「鬥茶」,亦稱「茗戰」,以湯色鮮白、湯花晚出為勝。上至天子,下至販夫走卒,無不沉溺其間。現存南宋劉松年所繪《茗園賭市圖》,為我們生動、形象地展現出彼時市井「鬥茶」的場景。畫面左側站立五人:或品茶,或點茶,或評茶,或落敗離場。畫面右側繪有一名茶販,正在出售「上等江茶」。旁邊身穿抹胸的女子則好奇比賽的勝負,頻頻回顧。整幅畫作頗具生活氣息,反映出宋代隨處可見茗戰現場。
相當漫長的時期內,煮茶、點茶占據著飲茶方式的主流,直接用沸水沏茶的被認為難登大雅。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初。起於草莽的朱元璋更認同田間農人沖泡沏茶的做法,認為宋人崇尚點茶之風,繁複奢靡,且團茶的製作耗時費工,提倡百姓采用簡便快捷的「沖泡法」喝茶。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寧王朱權,積極貫徹父皇「廢團改散」的主張。驍勇善戰的他本是九位手握重兵的「塞王」之一。靖難之役,燕王朱棣謀反,以詐力擒住朱權,相約「事成,當中分天下。」豈料,坐上龍椅的朱棣翻臉無情,僅僅將其移封南昌。壯志難酬的朱權致力於編寫茶學典籍,著有《茶譜》十六則,踐行父皇飲茶從簡行事的主張,號召士庶擺脫繁瑣束縛,簡潔易行地感受茶的「自然之性」。待到晚明,隨著許次紓《茶疏》、羅廩《茶解》等一批專著付梓,沖泡法日漸完善起來。
從烹茶、煮茶、點茶到沖茶的演進,折射出不同身份人群對於茶文化所持的態度,而經典輩出的茶學典籍,則是對歷代飲茶風尚的詮釋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