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理
我是一位高校退休教師,在職期間,從事管理學與中醫學的交叉研究。11年前管理學博士畢業,畢業論文是「《黃帝內經》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隨後也完成過一些相關的課題。我的研究思路非常簡單,就是從生命科學的視角,借助中醫的取象比類思維,把中醫養生與診治思想方法遷移到現代企業管理中。為了使研究更有價值意義,通常患病時,不採用西醫的吊水、打針、吃藥等治療方法,而是採用中醫藥來調理,我稱之為「以身試醫」。現在,準備出版一本相關的書。
我的運氣很好,得到了《紫荊養生》洪洋先生的關注。在今年初,給我寄來了2021年由紫荊出版社出版的《王佑三大醫思想》。拜讀後,不僅讓我發現了王先生大醫思想與企業管理理論的相似之處,還讓我獲得了意外驚喜。
王先生曾經以自己的身體為研究對象,在身上做過6500多次實驗。由於過多極強性的破壞試驗,從而導致他雙腿落下嚴重殘疾,不得不依靠拐杖行走。但是,他從沒有放棄對祖國醫學的信仰,堅持不懈地自學中醫,百折不饒地研究中醫,提出了平衡醫學理論,出版了80餘萬字的四部著作,同時,治愈了無數疑難雜症患者,並冒著生命危險「以身試藥」,發明了治療多種疾病的藥物,這位民間大醫,被人們稱為「醫界狂徒」。
書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王先生提出的「人體內環保」思想。他認為,由於人類時常違背自然規律做事,破壞了生態環境,使人們體內環境也遭到了損害。在人們生存的外環境難以改善的情況下,只有提高人體自我防衛系統的功能,調動和激發自身潛能,通過維護與修複人體內環境,來防病治病,益壽延年。
這個養生理念與我對長壽企業的認識極為相似。企業是由個人的生命組成,長壽企業的運營管理,既不破壞外環境,也不損害內環境。
企業養生在於內求自己,遵循保生、求生和尊生。保生是保護自己內環境的運營,不是破壞外環境的獵取。求生是調動內環境資源進行變易,不是改變外環境的生態系統。尊生是求穩行健地發展,不是圖快地危逼其他企業。企業的養生主要在於「內環保」,內求調動人力資源。企業領導人,如能夠通過激發職員的潛能,提升大家工作業績的能力,就可增加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利益。這樣,不僅有利於企業長壽,長此以往,也能夠影響其他企業運營管理,使外環境的生態系統得到改善,市場會由無序競爭逐步過度到有序和諧。
相反,如果員工平時工作非常努力,可在考核時,還是無法獲得良好業績。這時管理者需要反省自己的不足,分析員工的實際困難,給以幫助解決。而不是不考慮員工的心理情緒等隱形問題,怨天尤人地責怪員工,採用簡單粗暴的末位淘汰制,將員工剝離出企業。另外,領導者在面對不同意見者時,不宜以「不換觀念,就換人」的對抗思維方式來處理問題。職員為了不失去工作,就不向企業建言獻策。而這種推卸責任的頻繁換人,不僅會降低留守職員對企業的信任和工作的熱愛,還會導致企業缺乏生命活力。
我因寫書心切,久坐勞傷,導致體虛,又因為今年3月氣候異常,未注意防護,患上了重感冒,頭暈無力。加上支氣管和咽部發炎,引起劇烈地咳嗽,導致我疼痛失音,感覺異常難受。由於病情很重,在中醫治療的過程中,腦海裡甚至閃過換西醫治療的念頭。但是,想到王先生「以身試藥」的精神,與我「以身試醫」的計劃,就堅持鍥而不舍。在中醫藥的治療下,我的感冒治好了,可落下聲音嘶啞的毛病。非常有幸,經朋友介紹,我認識了王先生的學生——曹桂榮。她教我用「佑三護理膏」塗抹喉部,然後按摩。一周後疼痛緩解,我的嘶啞現象也改善了。驚喜的療效,又添加了我的研究素材。期待在今後的研究中,我從記錄的中醫治療過程中,發現相似的企業運營管理案例,發現新的遷移渠道。
(文中若涉保健產品或保健方法,均不可替代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