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就學習二十大精神發言二十大會議勝利閉幕,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以及香港長遠發展指明方向,描繪了藍圖和願景。為了學習二十大精神,SUPer青年營於11月14日早上10時舉辦“學習二十大精神分享會”,邀請三位嘉賓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立法會議員周文港博士,以及立法會議員鄧飛,跟觀眾一同分享及探索香港如何能有作為,全面對接二十大的國家戰略,與國家同開新篇章。該分享會由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主持,三位重量級嘉賓除了就學習二十大精神發言外,更與觀眾互動就不同的提問分享了寶貴意見,使大家從多角度學習二十大精神。
首先出場發言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他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二十大會議的主題、共產黨建立的背景以及黨代表的意義。他又提到多項在十八大以來國家取得的成就,以及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要求。不過,譚耀宗最強調的是二十大中有關香港的部分,他指自十八大以來,國家全面準確推進香港“一國兩制”的實踐,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令香港和澳門保持長期穩定發展良好態勢。
譚續稱,面對香港局勢動盪變化,國家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效實施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制定實施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和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持穩定。譚又強調,“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和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
立法會議員周文港博士指二十大會議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景目標立法會議員周文港博士則由經濟角度切入,指出二十大會議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景目標,並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既有西方國家現代化的共同特徵,更有基於自身國情的中國特色,主要表現為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與精神文明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等五大特徵。所以香港各界須思考應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一國兩制”的體制優勢,不斷增強自身的發展動能,在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繼續保持和鞏固自身的獨特優勢。他又指,香港的各行各業亦要因應國家的最新發展動向,找準自身的定位,既分享國家發展所帶來的無限機遇,又可以利用香港所長,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願景作出貢獻。
立法會議員鄧飛以“心念國之大者,以及於世界之大,胸懷民之福者,以及於人類之福”作為發言的總結立法會議員鄧飛就指,二十大會議一氣呵成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使命任務、構建高質量發展格局、科教興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法治建設、鑄就社會主義文化、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綠色發展、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現代化建軍、堅持完善“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以及從嚴治黨工程等十幾個領域的部署規劃。本身是教聯會副主席的鄧飛表示,他最關注青年人的發展,故在分享會中亦特別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的結尾明確提到,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他又以“心念國之大者,以及於世界之大,胸懷民之福者,以及於人類之福”作為總結。
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右一)主持分享會與嘉賓一同分享及學習二十大精神
現場觀眾向嘉賓提問
嘉賓與觀眾們互動分享及學習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