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常平鎮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以全面打造高品質的東莞東部中心、東莞城市副中心為目標,始終緊盯定製之都、文旅小鎮、宜居之城 “三大目標定位” ;深化實施“三大宏觀戰略”,補強製造業,強化房地產調控,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商貿產業;深入推進交通順暢、水汙染治理、環境景觀、TOD片區開發建設、公共配套、城市精細化管理“六大系列工程”;全面提速常平火車站TOD片區、東莞東站TOD片區、新城片區、常平北環路站(崗梓車輛段)TOD片區、朗貝更新片區、袁山貝更新片區“六大片區”規劃建設。同時,以“香港城”建設為頭號工程,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功獲批建設深化莞港經貿產業合作基層改革創新實驗區和莞港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東莞常平正以強勁的姿態,加速融入大灣區。
“香港城”是大灣區生活圈上的一顆明珠
廣東省賦予東莞市打造科創製造強市的戰略目標,推動東莞全面提升發展能級,而作為東莞東部中心的常平鎮,將依托“香港城”為龍頭,加快推進東莞市深化莞港經貿產業合作基層改革創新實驗區,莞港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全面融入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著力建設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城市。
”香港城“項目毗鄰廣深城際鐵路常平站,及莞惠城際鐵路常平南站兩個軌道站點,北以天鵝湖路為界,南以站前西路為界,西以東興路為界,東以口岸大道為界。實施建設範圍約776.5畝,其中核心區建設範圍約442.5畝,包含核心商務區、回遷區及居住區;配套區建設範圍約334畝,主要包含居住區、學校、公園等。項目周邊配套較為成熟,具備較好的開發潛力。
借助片區軌道交通優勢, “香港城“項目將被打造成集商務辦公、教育、休閑、娛樂於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全面引進香港的金融、法律、商務、醫療、文創和消費全產業鏈。
東莞東站集國鐵、城際、地鐵三站於一體,是東莞至關重要的七大一級交通樞紐之一,片區將重點發展休閑商務、房地產業,構建現代化的高端居住辦公環境。
常平作為深圳都市圈的重要節點,被賦予 ”建設智能製造高地和現代產業新城“的新使命,今後將加快打造新平臺融入大灣區, “香港城“項目將作為串聯香港、深圳、東莞、惠州的 ”新平臺“ ,不斷把深圳都市圈內的人才、資金、技術、產業等優質資源引入進來,成為常平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及重要樞紐。
紅色文化賦予城市發展內生動力
常平鎮內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有中共東莞縣委機關、屋廈農民協會、東寶工農革命軍總指揮部三個革命組織舊址,也是李任之故居所在地。2020年,常平鎮共投入約600萬元對李任之故居周邊環境升級改造,建設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新館,全面提升和完善紅色文化旅遊配套設施。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常平橋梓村,則是一個集紅色文化、歷史人文風情、古村落的鄉村旅遊集聚區。作為周敦頤後裔的聚居地,保存有嶺南風格的古建築宗祠、家祠、書室,歷史文化悠久。
近年來,以中共東莞縣委機關舊址的紅色祖屋為依托,常平鎮村兩級共投入3600多萬元,完成中共東莞縣委舊址陳列館、愛蓮湖、文昌閣等景點建設,形成了以中共東莞縣委機關舊址、愛蓮湖景區為核心的紅色文化、歷史文化建設與教育基地,繼承並發展周敦頤的 ”愛蓮—愛廉“文化,塑造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教育的紅色文化旅遊品牌。
中共東莞縣委機關舊址也成為全市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陣地和東莞市紅色旅遊路線重要景點,2016年以來,該景點接待遊客約5萬人次,在市內掀起一股紅色文化旅遊熱潮。
特色旅遊點亮常平城市名片
常平不僅擁有紅色文化、歷史文化資源,旅遊資源也極其豐富,鎮內有旗嶺森林公園、鐵路公園、朗洲田園風光、隱賢山莊等山水休閑資源,還有橫江廈旱木龍、松柏塘遊會、田尾村會景巡遊鬧元宵等民俗特色。
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隱賢山莊獲評省 ”十佳設施好評景區“ ,2021年該景區共接待遊客超108.8萬人次,同比增長12%,經營收入同比增長50%,成為灣區旅遊熱點目的地之一,也是常平鎮全力打造文旅名鎮、打造灣區文旅休閑目的地和東莞東部區域文化中心的一個重要縮影。隱賢山莊2022年斥巨資打造的大型文旅秀《蝶影》受到社會各界點贊與推崇。該景區已被市推薦作示範性4A級旅遊景區。
文化發展生機蓬勃
推動社區文化事業邁上新臺階。袁山貝社區龍隊曾榮獲東莞東首屆龍獅大賽第一名,在”舞動常平 閃出風采“ ”常平鎮婦女文化快閃活動暨2020年“ ”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時代“的廣場舞大賽(常平賽區)中獲一等獎。袁山貝社區擁有龍隊、鳳隊、太極隊、舞蹈隊、醒獅隊、紅歌隊、籃球隊、少年醒獅隊與少年武術隊共9支文化隊伍,參與人數共有五百多人,村社區定期邀請各項文體輔導老師到社區進行針對性輔導,讓群眾能夠接受高質量的文化熏陶。
同時,常平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是 ”全國小戲小品創作基地“”中國硬筆書法名鎮“ ”中國楹聯文化之鄉“ ”廣東攝影目的地“等。此外,常平公共文化設施多元,是全國首個擁有鎮級體育場館的鎮街,素有”東莞籃球之鄉“美譽。鎮內還擁有國家一級劇院標準的大劇院、現代化圖書館、大型綜合公益性青少年宮等文化設施。目前,常平正以 ”文旅首選地“為目標,整合鎮內旅遊資源,積極創建紅色歷史文化、工業商貿、生態健養旅遊品牌等立體式的文化旅遊品牌,打造灣區城市群旅遊熱點城市。
城市環境治理帶來幸福村居生活
對標東莞城市副中心區域標準,常平狠抓”六大系列工程“ ”六大片區“建設,努力推動生產空間更加集約高效、生活空間更加宜居適度、生態空間更加山清水秀。
寒溪河“ ”一河兩岸“ ”工程則承載著市民群眾的 ”美麗鄉愁“ ,這也是近年來常平 ”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重要工程,該工程投入約8億元,建設兩岸綠道和沿河景觀飄臺面積約13萬平方米,將打造成河流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標桿,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左右,鶴舞園段已改造完畢並開放,周邊市民踴躍點贊”打卡“。
開展美麗幸福村居建設項目134個,總造價約2億元。目前,全部村達到幹凈整潔村、美麗宜居村標準,高標準打造的”橋梓特色精品示範村“ ,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獲評全省優秀等級,排名位列全市第五。
開展 ”四小園“建設。各居民社區積極盤活村內閑置零散土地,充分利用在村民房前屋後和閑散用地上搭建圍欄,轉化為村裏各具特色的小景觀,打造原汁原味田園風光,扮靚了村容村貌。今年已新增 ”四小園“60個,累計數達331個。
近年來,常平通過在道路升級、亮點工程、村居建設、規劃管理等方面對標灣區標準,從多個方向起發力,城市品質刷新不留”死角“。其中,常平把城市道路品質提升作為基礎工程,尤其是2016以來,常平每年建設大大小小道路升級工程幾十個,交通基礎設施和路網建設不斷完善,骨幹路網”主動脈“和內部道路“毛細血管“ 進一步暢通。
優化營商環境,打通政府服務最後一公裏
政務服務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試金石“, 今年以來,常平鎮深入落實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 便利化建設的工作部署,實現群眾辦事等候超時率同比下降50%以上,今年前 8 個月窗口服務質量評價均位列全市第一。 一是自助終端讓服務更近。在全鎮範圍布設 28 臺”莞家政務“自助終端,其中在常住人口超過 5000 人的村(社區) 布設自助終端 23 臺,鎮政務服務中心24 小時服務區實現自助業務不打烊。推動自助服務向園區、樓宇等場所延伸,在勤上光電公司、常平科技園打造兩個 24小時便民政務服務 驛站,為企業園區職工提供”零距離服務“。二是多頻次培訓讓服務更優。加強”全市通辦“業務培訓,將原有 102 項通辦事項增加至 1284 項。定期組織 ”莞家政務“自助終端實操培訓及宣傳,分批組織導辦幫辦人員集中培訓,製作20 多期短視頻推廣自助終端使用途徑和方法,切實提高自 助終端知曉率、使用率。註重加強窗口禮儀培訓,持續提升窗口工作人員的整體形象和綜合素養。三是業務督導讓服務更實。加強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示範點建設督導工作,要求村按照政務服務大廳標準化建設方案,完善大廳功能布局,優化業務辦理流程。分片區督導“ ”莞家政務“自助終端 宣傳使用情況,對使用點擊率偏低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負責人進行約談。組織村(社區)窗口業務骨幹到鎮政務服務中心跟班學習,確保下沈事項”辦妥辦穩“。
常平素有“京九第一鎮”之譽,是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和中華餐飲名鎮。近年來,又獲得”中國糧油物流重鎮“中國楹聯文化之鄉““中國塑料新材料之都”、省級生態鄉鎮等榮譽稱號。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東莞市常平鎮聚焦科技創新和先進製造,以全面打造高品質的東莞東部中心、東莞城市副中心為目標,始終緊盯定製之都、文旅小鎮、宜居之城 “三大目標定位” ;深化實施“三大宏觀戰略”,補強製造業,強化房地產調控,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商貿產業;深入推進交通順暢、水汙染治理、環境景觀、TOD片區開發建設、公共配套、城市精細化管理“六大系列工程”;全面提速常平火車站TOD片區、東莞東站TOD片區、新城片區、常平北環路站(崗梓車輛段)TOD片區、朗貝更新片區、袁山貝更新片區“六大片區”規劃建設。同時,以“香港城”建設為頭號工程,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功獲批建設深化莞港經貿產業合作基層改革創新實驗區和莞港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東莞常平正以強勁的姿態,加速融入大灣區。
“香港城”是大灣區生活圈上的一顆明珠
廣東省賦予東莞市打造科創製造強市的戰略目標,推動東莞全面提升發展能級,而作為東莞東部中心的常平鎮,將依托“香港城”為龍頭,加快推進東莞市深化莞港經貿產業合作基層改革創新實驗區,莞港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全面融入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著力建設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城市。
”香港城“項目毗鄰廣深城際鐵路常平站,及莞惠城際鐵路常平南站兩個軌道站點,北以天鵝湖路為界,南以站前西路為界,西以東興路為界,東以口岸大道為界。實施建設範圍約776.5畝,其中核心區建設範圍約442.5畝,包含核心商務區、回遷區及居住區;配套區建設範圍約334畝,主要包含居住區、學校、公園等。項目周邊配套較為成熟,具備較好的開發潛力。
借助片區軌道交通優勢, “香港城“項目將被打造成集商務辦公、教育、休閑、娛樂於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全面引進香港的金融、法律、商務、醫療、文創和消費全產業鏈。
東莞東站集國鐵、城際、地鐵三站於一體,是東莞至關重要的七大一級交通樞紐之一,片區將重點發展休閑商務、房地產業,構建現代化的高端居住辦公環境。
常平作為深圳都市圈的重要節點,被賦予 ”建設智能製造高地和現代產業新城“的新使命,今後將加快打造新平臺融入大灣區, “香港城“項目將作為串聯香港、深圳、東莞、惠州的 ”新平臺“ ,不斷把深圳都市圈內的人才、資金、技術、產業等優質資源引入進來,成為常平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及重要樞紐。
紅色文化賦予城市發展內生動力
常平鎮內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有中共東莞縣委機關、屋廈農民協會、東寶工農革命軍總指揮部三個革命組織舊址,也是李任之故居所在地。2020年,常平鎮共投入約600萬元對李任之故居周邊環境升級改造,建設李任之生平事跡陳列館新館,全面提升和完善紅色文化旅遊配套設施。
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常平橋梓村,則是一個集紅色文化、歷史人文風情、古村落的鄉村旅遊集聚區。作為周敦頤後裔的聚居地,保存有嶺南風格的古建築宗祠、家祠、書室,歷史文化悠久。
近年來,以中共東莞縣委機關舊址的紅色祖屋為依托,常平鎮村兩級共投入3600多萬元,完成中共東莞縣委舊址陳列館、愛蓮湖、文昌閣等景點建設,形成了以中共東莞縣委機關舊址、愛蓮湖景區為核心的紅色文化、歷史文化建設與教育基地,繼承並發展周敦頤的 ”愛蓮—愛廉“文化,塑造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教育的紅色文化旅遊品牌。
中共東莞縣委機關舊址也成為全市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陣地和東莞市紅色旅遊路線重要景點,2016年以來,該景點接待遊客約5萬人次,在市內掀起一股紅色文化旅遊熱潮。
特色旅遊點亮常平城市名片
常平不僅擁有紅色文化、歷史文化資源,旅遊資源也極其豐富,鎮內有旗嶺森林公園、鐵路公園、朗洲田園風光、隱賢山莊等山水休閑資源,還有橫江廈旱木龍、松柏塘遊會、田尾村會景巡遊鬧元宵等民俗特色。
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隱賢山莊獲評省 ”十佳設施好評景區“ ,2021年該景區共接待遊客超108.8萬人次,同比增長12%,經營收入同比增長50%,成為灣區旅遊熱點目的地之一,也是常平鎮全力打造文旅名鎮、打造灣區文旅休閑目的地和東莞東部區域文化中心的一個重要縮影。隱賢山莊2022年斥巨資打造的大型文旅秀《蝶影》受到社會各界點贊與推崇。該景區已被市推薦作示範性4A級旅遊景區。
文化發展生機蓬勃
推動社區文化事業邁上新臺階。袁山貝社區龍隊曾榮獲東莞東首屆龍獅大賽第一名,在”舞動常平 閃出風采“ ”常平鎮婦女文化快閃活動暨2020年“ ”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時代“的廣場舞大賽(常平賽區)中獲一等獎。袁山貝社區擁有龍隊、鳳隊、太極隊、舞蹈隊、醒獅隊、紅歌隊、籃球隊、少年醒獅隊與少年武術隊共9支文化隊伍,參與人數共有五百多人,村社區定期邀請各項文體輔導老師到社區進行針對性輔導,讓群眾能夠接受高質量的文化熏陶。
同時,常平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是 ”全國小戲小品創作基地“”中國硬筆書法名鎮“ ”中國楹聯文化之鄉“ ”廣東攝影目的地“等。此外,常平公共文化設施多元,是全國首個擁有鎮級體育場館的鎮街,素有”東莞籃球之鄉“美譽。鎮內還擁有國家一級劇院標準的大劇院、現代化圖書館、大型綜合公益性青少年宮等文化設施。目前,常平正以 ”文旅首選地“為目標,整合鎮內旅遊資源,積極創建紅色歷史文化、工業商貿、生態健養旅遊品牌等立體式的文化旅遊品牌,打造灣區城市群旅遊熱點城市。
城市環境治理帶來幸福村居生活
對標東莞城市副中心區域標準,常平狠抓”六大系列工程“ ”六大片區“建設,努力推動生產空間更加集約高效、生活空間更加宜居適度、生態空間更加山清水秀。
寒溪河“ ”一河兩岸“ ”工程則承載著市民群眾的 ”美麗鄉愁“ ,這也是近年來常平 ”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重要工程,該工程投入約8億元,建設兩岸綠道和沿河景觀飄臺面積約13萬平方米,將打造成河流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標桿,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左右,鶴舞園段已改造完畢並開放,周邊市民踴躍點贊”打卡“。
開展美麗幸福村居建設項目134個,總造價約2億元。目前,全部村達到幹凈整潔村、美麗宜居村標準,高標準打造的”橋梓特色精品示範村“ ,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獲評全省優秀等級,排名位列全市第五。
開展 ”四小園“建設。各居民社區積極盤活村內閑置零散土地,充分利用在村民房前屋後和閑散用地上搭建圍欄,轉化為村裏各具特色的小景觀,打造原汁原味田園風光,扮靚了村容村貌。今年已新增 ”四小園“60個,累計數達331個。
近年來,常平通過在道路升級、亮點工程、村居建設、規劃管理等方面對標灣區標準,從多個方向起發力,城市品質刷新不留”死角“。其中,常平把城市道路品質提升作為基礎工程,尤其是2016以來,常平每年建設大大小小道路升級工程幾十個,交通基礎設施和路網建設不斷完善,骨幹路網”主動脈“和內部道路“毛細血管“ 進一步暢通。
優化營商環境,打通政府服務最後一公裏
政務服務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試金石“, 今年以來,常平鎮深入落實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 便利化建設的工作部署,實現群眾辦事等候超時率同比下降50%以上,今年前 8 個月窗口服務質量評價均位列全市第一。 一是自助終端讓服務更近。在全鎮範圍布設 28 臺”莞家政務“自助終端,其中在常住人口超過 5000 人的村(社區) 布設自助終端 23 臺,鎮政務服務中心24 小時服務區實現自助業務不打烊。推動自助服務向園區、樓宇等場所延伸,在勤上光電公司、常平科技園打造兩個 24小時便民政務服務 驛站,為企業園區職工提供”零距離服務“。二是多頻次培訓讓服務更優。加強”全市通辦“業務培訓,將原有 102 項通辦事項增加至 1284 項。定期組織 ”莞家政務“自助終端實操培訓及宣傳,分批組織導辦幫辦人員集中培訓,製作20 多期短視頻推廣自助終端使用途徑和方法,切實提高自 助終端知曉率、使用率。註重加強窗口禮儀培訓,持續提升窗口工作人員的整體形象和綜合素養。三是業務督導讓服務更實。加強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示範點建設督導工作,要求村按照政務服務大廳標準化建設方案,完善大廳功能布局,優化業務辦理流程。分片區督導“ ”莞家政務“自助終端 宣傳使用情況,對使用點擊率偏低的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負責人進行約談。組織村(社區)窗口業務骨幹到鎮政務服務中心跟班學習,確保下沈事項”辦妥辦穩“。
常平素有“京九第一鎮”之譽,是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鎮、國家衛生鎮、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名鎮和中華餐飲名鎮。近年來,又獲得”中國糧油物流重鎮“中國楹聯文化之鄉““中國塑料新材料之都”、省級生態鄉鎮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