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偉強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澳門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經濟產業結構單一尤其突顯。事實上,早於2006年出台的“十一五”規劃,國家已提醒澳門經濟必須適度多元發展,澳門特區歷年來作出了不少新舉措,在產業結構多元化、博彩業務多元化、幸運博彩承批企業的業務多元化、旅客市場多元化、博彩旅遊業關聯產業多元化、新興產業多元化、對外及區域合作拓展本澳企業及居民的發展空間、本澳人口就業多元化等多個方面不斷推進,但要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之路仍然需要奮力攻堅。
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一個經濟體的自然資源、技術、制度、環境、勞動力資源等要素禀賦深刻地影響著制度變遷路徑的選擇,從而產生路徑依賴。一旦形成路徑依賴,對初始選擇的改變是具有成本的,而想要改變制度變遷,有必要從“報酬遞增”和“自我強化機制”兩方面對於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技術政策、產業布局政策作出設計和調整。在澳門邁向回歸二十四周年之際,未來路向應該如何?從目前來看,最少要思考以下五點問題:
第一,澳門必須加快總結好自身優勢和特點,切實做好配套措施。基本法已規定澳門保持自由港地位,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和低稅政策,保障貨物、無形財產和資本的流動自由,而且澳門元是國際貨幣;國家已為澳門定位為“一個中心”、“一個平台”、“一個基地”;澳門特區政府已委託內地權威出版社出版歷史教材,並可翻譯成英文版和葡文版,澳門的優勢和特點絕不僅限於此,問題在於如何據此開發好“產品”、“套餐”,以及做好相關配套措施,助力區域合作中各省市借澳門這個國際平台“走出去”和“請進來”。
第二,穩定經濟和就業底盤,充分利用博彩業帶來的溢出效應和輻射效應,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但同時要提高經營效益和限制負面因素,逐步減少博彩業在經濟總量中所佔的比重。博彩業的客源是一個經濟體發展的領先指標,澳門要重點分析和抓好客源重點,尤其觀察中國內地與發展中國家、中東國家的互動情況和經濟發展動向,有策略地拓展客源。
第三,延伸現有產業鏈,轉型升級傳統行業,並逐步橫向擴散,培育和壯大重點和新興產業。從目前來看,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金融業是所有行業中僅有仍然不斷發展的行業,而近期的信託法和私募基金的發展,增加了澳門的吸引力,澳門必須抓好這個黃金時期,配合國家發展大局,用好澳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完善行業基礎建設,加快建設人才引進、人才保留、人才培育、人才退出的制度建設和配套服務。
第四,支持中小微企應對技術改造、人力資源素質提高、市場拓展、資金鏈、融資等問題,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靠發展來支持企業得到實惠。
第五,深合區的定位必須做好戰略選擇,配合國家發展大局,用好澳門“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攜手內地企業共同走出去。據了解,通過人才引進政策,在橫琴兩年前有2,000多名碩士或以上的人士,待兩年的人才政策優惠後,不少人士已經離開橫琴,原因在於他們關注於上下遊產業鏈和發展前景,下一階段要注意如何形成人才和產業的聚集效應,其中一點是吸引和鼓勵國內外總部企業落戶橫琴,或在深合區設置區域營運總部。
最後,二十大報告指出,支持“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發揮“優勢和特點”,鞏固提升“地位”,深化“同各國各地區更加開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每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機遇,發展肯定是硬道理,要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思維來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
(作者係博士智庫主席,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