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常 樂 I 暨南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暨澳門研究院研究員
黃繼朝 I 深圳大學台灣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在二十大報告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突出強調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在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中的重大實踐和成就,突出強調了「一國兩制」港澳實踐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的重要角色和功能,尤其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一國兩制」工作提出了系列新論斷、新觀點和新要求。在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再次強調了「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更進一步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在對「一國兩制」實踐的工作部署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形成更廣泛的國內外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戰線」的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
而美國著名企業家馬斯克公開發表的關於支持設立台灣特別行政區的言論,就是「形成更廣泛的國內外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戰線」的生動寫照,由此表明中國和平統一台灣已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接受與認同。鑒於此,我們認為很有必要對西方知名人士對於「中國統一台灣」立場與行動的支持態度進行梳理與分析,一方面揭示西方社會對這一立場的接受程度與影響範圍,另一方面也希望對如何「形成更廣泛的國內外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戰線」提出思考和建議。
一、支持態度的不同類型
總體來看,近10年來,除去政府部門的官方回應以外,美國等西方社會知名政要、社會活動家、企業家等較少直接公開發表涉台言論,而公開發聲支持「中國統一台灣」、「一國兩制」以及台灣以其他形式歸於中國的就更少。綜合已有信息來看,目前美國等西方社會知名人士傾向於理解或支持「中國統一台灣」的表態或發聲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一是聚焦於統一方式,比較而言更傾向於認可中國的和平統一,對武力統一則持相對保留態度。他們通常認為非特別必要情況下中國不會輕易使用武力,但同時也能理解中國武力統一的選擇,認為在出現「台獨」的極端狀況時中國會採取包括軍事在內的一切方式。
2022年5月,曾參與中美建交談判的前美國駐華大使芮效儉(J. Stapleton Roy)在參加一場「中美外交」研討會時表示,中國目前仍有根本的政策追求和平統一,並沒有動用武力來完成統一的政策,其政策是動用武力來防止台灣從中國脫離出去。在今年2月的一場紀念尼克松訪華50周年的研討會上,美國前駐華公使、助理防長傅立民(Chas W.Freeman, Jr.)也相信「北京最不想要的是對台戰爭」,但他同時亦認為不能確信中國軍事拿下台灣是一個不可行的目標。美國著名的中國安全專家史文(Michael Swaine)對此有更多分析,他強調絕對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中國大陸就是堅持要對台灣動武,中國大陸只有在盤算出沒有合理的選擇,和平統一的機會幾乎為零時才會使用武力。因為中國大陸對武統所帶來的巨大成本和風險有所認識,軍事壓力被視為多管齊下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並非中國大陸獲得了軍力就一定要攻擊台灣。但他同時也指出,如果政治態勢發生有助於「台獨」的根本性變化,中國也會動用武力,哪怕冒著失敗風險也在所不惜。2022年7月,基辛格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認為,對台灣發動全面攻擊,是現在中國人計劃中的最後一件事。如果美國宣布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那麼中國幾乎將被迫採取軍事行動,因為長期以來,這一直是他們國內問題的一部分。
二是聚焦於「一中」問題,傾向於認可「一個中國」政策的合理性,對美國等挑釁或破壞「一中」政策的舉動作出反思與警示的發聲,同時能夠基本理解「一中」原則遭到挑釁後中國維護統一的決心與能力。
前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在2016年接受CNN採訪時就強調,「一個中國」政策是世界各國與中國打交道的基礎,並告誡美國與台灣當局在「一中」問題上要謹慎行事。基辛格在參加2022年春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時也指出,「美國不應以狡辯或漸進的方式發展『兩個中國』的解決方案」。2021年11月,曾擔任過聯合國安理會主席的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在一場國際研討會上表示,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挑釁做法太過愚蠢,呼籲美國務必要遵守「一個中國」政策,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紅線,中國願意付出驚人的經濟與軍事代價來阻止「台獨」。針對2022年以來一度升級的台海緊張局勢,美國中國安全專家史文與前駐華公使傅立民等人建議美國更嚴格地實施其「一中」政策,設立避免衝突的「護欄」,並就一個中國問題對中國進行「再保證」。2021年12月,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傑弗里·薩克斯(Jeffrey D. Sachs)在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發表評論,強調「一個中國」政策是建交以來中美兩國關係的基石,台灣無權從中國分離出去。
具體來看,他們主要對「佩洛西訪台」等行徑發出了嚴厲的警示聲音。在接受CNN採訪時,陸克文認為「佩洛西訪台」是「不明智的」,不僅對台灣無益,反而會加劇緊張局勢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在其2022年的新書中,陸也告誡美國政府千萬不要低估了中國實現統一的決心和能力。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美國前駐華大使馬克斯·鮑卡斯(Max Baucus)也在接受CNN採訪時發出警示,指出佩洛西訪台無異於「正在玩火」,這將美國對台當局的「支持」朝著否認「一個中國」的界限向前推進。而一旦觸及這一界限,美國將付出代價。薩克斯批評特朗普、拜登等政客在「一個中國」原則上表現得相當隨意,比如邀請台灣出席民主峰會。2018年,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Ezra F. Vogel)也曾在《日本經濟新聞》撰文,指出特朗普的涉台政策很危險,比如通過「台灣旅行法」、允許美台高官往來以及增加對台軍售,警告稱如果美國舉止過分,沒有遵守在台灣問題上曾對中國政府作出的「一中」承諾,則中國也可能無法保持冷靜,中國絕不會允許台灣「獨立」。
三是聚焦於「台灣屬於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對此表達高度認可與贊成,能夠充分理解與支持中國維護統一的相關立場、主張以及一切行動,同時嚴厲批判美國的挑釁行徑,有些能積極就「一國兩制」等提出建言。
首先,他們高度認可「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分」的基本事實。2022年10月普京在參加俄羅斯某知名智庫論壇活動時公開表示,「毫無疑問,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一貫堅持這一立場」。2022年8月,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在接受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採訪時就強調,台灣(問題)涉及中國主權領土,純屬其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和底線。2022年2月,法國共產黨總統候選人法比安·魯塞爾(Fabien Roussel)在參加電視節目時針對「台灣是否為中國一部分」的提問時肯定地回答「台灣屬於中國」。2022年8月,英國知名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聯合創始人羅傑·沃特斯(Roger Waters)在接受CNN採訪時當面反駁主持人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自1949年以來,整個國際社會都完全接受了這一點」。
其次,在高度認可台灣屬於中國的基本事實的基礎上,他們對於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以及一切行動具有深刻的共情認知以及較高的認可度,並積極就「一國兩制」等問題提出建言。庫恩充分理解中國人民在台灣問題上表現出的強烈愛國主義情感和凝聚力,認為「各行各業的中國人民,普通市民,知識分子,軍隊領袖,商業精英在台灣問題上團結一致。」進而,他也充分理解中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認為針對「佩洛西竄台」,為了民意中國也必須在軍事和經濟上採取超過1996年台海危機時力度的反制措施。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知名學者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將中國對「佩洛西竄台」的反應稱為是對西方的警鐘,它告訴所有人,中國對祖國統一的決心是毫不動搖的,當前台海現狀是不可能永久可持續的。
一些西方人對「一國兩制」也積極獻言。法國共產黨總統候選人魯塞爾表示,「應該遵守『一國兩制』,就像香港一樣」。近日馬斯克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建議為台灣設置特別行政區。對鄧小平有著深入研究的傅高義亦多次對「一國兩制」表達讚賞態度。此外,對於「佩洛西竄台」的挑釁行徑,庫恩、馬丁·雅克、德國和平運動領軍人物賴納·布勞恩(Reiner Braun)、英國四十八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里(Stephen Perry)、美國《全球策略信息》雜誌社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William Jones)等著名人士都發聲展開嚴厲譴責和抨擊。
二、支持態度的特點
進一步分析,近年來美國等西方社會知名政要、學者、社會活動家、企業家等著名人士關於支持「中國統一台灣」的聲音具有以下特點:
1、總體支持「中國統一台灣」的表態發聲還不夠多,已有的發聲群體中以曾擔任過政府官員的政治精英、中國問題研究學者為主,而社會活動家、企業家等群體發聲比較少,他們或是不關注、或是擔憂涉台表態會令自身陷入中美台海博弈漩渦,進而影響自身相關利益。此外,積極發聲支持中國統一立場的知名人士大多都跟中國有淵源,他們對中美關係都有深刻的戰略認知,例如中美關係正常化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基辛格、長期研究中國問題的傅高義以及曾擔任過駐華大使的芮效儉等等。
2、從支持程度來看,已有支持聲音更多是一種較低或中等「力度」的支持,缺乏更多高度支持的聲音。具體來看,更多是傾向於基本理解和支持「一中」政策、和平統一,而能夠充分理解並支持「中國統一台灣」立場以及包括武力在內的一切必要行動的還不夠多。
基辛格、陸克文、傅高義、薩克斯等人,他們更多是在認同過去長期以來「一中」政策的基礎上,著重反思或警示當前美國的危險涉台政策比如「佩洛西竄台」。而對於「台灣屬於中國」的客觀事實,他們沒有表現出明確的認同或支持態度。進而,雖然他們能理解中國在必要時候進行武力統一的決心與能力,但他們更多還是傾向於支持和平解決兩岸問題。特別是在統一時間問題上,有些明顯更傾向於認可長遠狀態下兩岸走向統一,短期則更強調各方應維持現狀,並有所「克制」。基辛格就曾表示在台灣問題上中美雙方都不應要求對方明確放棄其基本原則,美國應恪守「一個中國」,中國也應繼續保持耐心。他還特別提及毛澤東曾說過的「台灣問題可以拖100年」。薩克斯在建議美國應再次表明堅定反對台灣分裂,且明確不以遏制中國為目的的同時,也表示中國則應放棄對台採取「單邊軍事行動」,並再次重申「兩制」原則。
3、從支持內容來看,聚焦於「一中」政策、和平統一、台灣屬於中國一部分等內容,但關於統一後兩岸具體管治形式等內容的討論發聲不多,特別是對「一國兩制」的建言發聲還相當有限。
已有的基本支持的言論或者站在反思或批評美國挑釁行徑的角度出發,理解「一中」政策的合理性,或者立足於當下台海局勢風險狀況,傾向於支持和平統一。同時,一些充分支持中國大陸對台立場的聲音也多是停留在對「台灣屬於中國」基本事實的高度認可為止。綜合來看,一方面雖然「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在國際社會越來越深入人心,但另一方面中國對台大政方針的具體豐富內涵還缺少足夠的國際關注與支持聲音,尤其是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一國兩制」方針在國際社會的關注度與認可度似乎都還不高。
三、思考與建議
針對目前西方社會知名人士對我國統一台灣立場行動的支持姿態開始顯現但不甚顯著的情況,建議採取以下對策:
1、在繼續推動國際社會「一個中國」原則普及化的基礎上,有必要加大向國際社會推廣宣介中國對台大政方針的更多具體內涵,尤其是加大對「一國兩制」方針內涵的對外宣傳與推廣力度。目前一些西方社會知名人士談到的「一國兩制」更多還是著眼於香港,對於「一國兩制」台灣實踐的探索及其內涵,則不甚了解,進而關注度也不高。比如2012年傅高義在接受採訪時曾對「一國兩制」香港實踐表達讚許,但對「一國兩制」台灣實踐則持保留態度。建議中國政府發布「『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探索實踐的白皮書,在國際外交場合要求相關方在承認一中原則之外,增加認可「一國兩制」的相關補充內容。
2、相關部門有必要重點關注西方社會中的社會活動家、企業家等精英群體的涉台立場,挖掘更多友好信息和友好力量,集中更多資源力量來發動、激勵他們作出更多的支持「中國統一台灣」的立場表態。對於一些政要、專家學者來說,出於政治利益、專業研究的考量,其本身在台灣問題上發聲的意願就比較強,而社會活動家、企業家平時不太關注政治,更需要我們的正向激勵和引導。同時,在西方社會民粹主義加劇背景下,與政客、專家相比,社會活動家、企業家的涉台表態發聲,或許更接「地氣」,更容易獲得西方社會民眾的認可。
3、充分利用我國主辦的一些大型國際峰會和論壇,比如博鰲亞洲論壇、國際金融論壇、亞洲金融論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海峽論壇等,鼓勵西方相關人士在這些平台積極就台灣問題發聲。特別是在目前兩岸交往的一些重要的機制化平台比如海峽論壇、海峽青年論壇,除了邀請兩岸人士參與之外,建議更多邀請一些西方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出席,並鼓勵他們正面建言發聲。
4、鑒於目前西方社會知名人士大多是通過接受境外知名媒體(比如CNN、《金融時報》等)的採訪,來公開表達對我統一台灣立場的支持性觀點。可以參照這一模式,建議官方媒體的涉外分支機構以及有影響力的境外民間愛國媒體(比如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大公報、文匯報等),可以積極邀請西方社會的知名人士就台灣問題進行訪談,爭取引導和推動更多支持我方涉台立場、行動的國際輿論聲音的出現。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11-12月號第53-57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