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楊親華 |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港澳局原副局長
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推進同台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九二共識」在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中產生的關鍵影響和重要作用的高度肯定。
今年是「九二共識」達成三十周年。「九二共識」誕生於兩岸民意交流發軔之初,耕耘於兩岸關係起伏跌宕之際,收獲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中,砥礪於兩岸關係亂雲飛渡之時。回顧30年來兩岸關係走過的曲折歷程和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和進展,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九二共識」對於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兩岸協商對話、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及活動、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發揮了不可替代、至關重要的作用。
「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
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中國政府鄭重提出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台灣當局在島內外強大壓力下不得不作出回應,兩岸關係開始緩和。1987年,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領域交流隨即興起,並衍生許多需要通過兩岸協商解決的具體問題。為推動兩岸協商對話,發展兩岸關係,中央作出籌建對台商談授權民間團體的重要決策。1991年12月16日,海協會應運而生,與台灣海基會建立了聯繫、商談機制,從而開啟了兩會協商談判的歷史進程。
為避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保證兩會商談朝著正確方向推進,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考慮要爭取台灣海基會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並與之達成共識。
1992年3月,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舉行商談。海協會正式提出,應在事務性商談中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表述方式可以充分協商,並願意聽取海基會和台灣各界意見的建議。其中「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含義」這一條,是促成共識達成的關鍵。這是基於儘管兩岸分隔對立,存在著深刻政治分歧,但雙方均長期堅持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這一關於一個中國主張的共同點和連結點。海協會認為,在對一個中國涵意問題一時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暫時擱置爭議,通過求同存異的辦法,有可能在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立場的基礎上達成共識。
1992年10月,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在香港進行工作商談。雙方集中討論了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態度的問題。最終經兩岸分別授權及兩會函電往來,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這一共識的基本意涵主要有四:首先,「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原則」,意味著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沒有分割。這是大陸一貫立場,台方「國統綱領」亦明確宣示「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兩岸互作承諾,明確界定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這對反對任何分裂中國的圖謀具有重大意義;其次,「努力謀求國家統一」表明海峽兩岸願以和平方式逐步實現國家統一。這是大陸和平統一方針的體現,也是台方「國統綱領」所揭示的「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的共同責任」。再次,對於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海協會表示「在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台灣海基會表示,「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這兩句表述看似不同,實則印證出兩岸都承認國家尚未統一,存在政治對立和政治分歧的現實,但在事務性商談中,採取各自保留某些政治主張的方式,不以政治分歧影響雙方達成協議。因此,兩岸政見不同,並不構成對雙方共同立場的否定。兩岸創造性地將政治對立和政治分歧,置於一個中國的法理框架之內,立意深遠,為雙方逐步建立政治互信、化解政治分歧,留下餘地;最後,「妥善解決事務性問題」,意味著在上述精神的指導下,通過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尋求雙方均能接受的辦法處理兩岸交往事務。兩岸的政治理念要落實到具體協議層面,為民眾謀福祉並接受人民檢驗,從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上述四點構成「九二共識」的基本意涵。其中核心意涵則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九二共識」的達成,確立了兩岸商談的政治基礎,進而打開交往與對話的大門,對打破兩岸政治僵局、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
「九二共識」是破解兩岸政治僵局的良方解藥
不斷增進兩岸雙方的認同和政治互信,是發展兩岸關係必須解決的一個基本問題。這一問題涉及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制度和心理層面,錯綜複雜,是兩岸間百年來種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實踐證明,求同存異是對待和處理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的務實態度、聰明智慧和有效辦法。「九二共識」之所以能夠達成,關鍵在於雙方都做到了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之同,存對一個中國政治意涵認知不同之異。它體現了相互包容、相互尊重、靈活務實、積極進取的精神,是突破僵局、化解分歧的良方解藥。只求同,不現實;光存異,更不可行。在平等協商中,需要考慮雙方的關切,照顧彼此的需求,允許各自保留意見。達成共識的方式也可以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只要雙方都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努力尋求認知的共同點,妥善處理好分歧點,就一定能夠找到彼此都能夠接受的解決辦法。這是「九二共識」的精髓之所在。「九二共識」的達成以及兩岸協商的實踐表明,在兩岸固有矛盾長期存在的情況下,處理複雜問題不可能也難以一蹴而就。而務實擱置爭議,善於求同存異,進而積極聚同化異,就能在不斷增進共識的過程中,逐步縮小和化解分歧,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
「九二共識」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
縱觀「九二共識」達成30年來的兩岸關係發展歷史,可以看出:
正是因為達成這一共識,直接促成1993年舉世矚目的汪辜會談的成功舉行,實現了兩岸高層人士40年來首次會晤,邁出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重要一步,並推動後續協商取得進展,為兩岸建立制度化協商與聯繫機制發揮重要作用。
正是因為重申這一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轉折,開創了和平發展新局面。兩會才能在2008年6月後恢復協商談判並達成一系列重要協議,解決了諸多事關兩岸同胞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提升了兩岸交往合作的制度化水平,實現了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創了兩岸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大交流大合作局面。
正是因為堅定維護這一共識,兩岸妥善處理了涉外事務,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妥善處理台灣以適當名義和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推進兩岸政黨黨際交流,促進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也就是國台辦和台灣陸委會,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實現了歷史性會晤,將兩岸交流互動提升到新高度,成為兩岸關係發展道路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但自「九二共識」達成以來,台灣各種分裂勢力一直把這一共識視為其搞分裂搞「台獨」的緊箍咒,亟欲除之而後快。先有李登輝無視共識中「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核心意涵,公然拋出「兩國論」分裂主張,毀損兩會商談基礎,導致協商談判被迫中斷;繼有陳水扁否認「九二共識」,鼓吹「一邊一國論」,不斷升級「台獨」分裂活動,導致兩岸協商無法恢復;現有蔡英文當局執意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大肆操弄「去中國化」,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導致兩岸協商對話的大門徹底關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持續流失,台灣同胞利益福祉不斷受損,台海和平穩定受到嚴重衝擊。
從本質上講,是否承認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已經成為檢視台灣各種政治勢力是否真正具有改善兩岸關係誠意的試金石。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兩岸關係能夠實現和平發展,關鍵在於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今天,堅持「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維護的是兩岸政治互信的紐帶,爭取的是全面發展兩岸關係,創造的是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
面對台灣當局否定「九二共識」、挑戰一個中國原則,蓄意擴大兩岸政治分歧的嚴峻形勢,祖國大陸並未放棄和台灣同胞一道改善兩岸關係的努力。2016年以來,祖國大陸與承認「九二共識」、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台灣有關政黨、團體和人士就兩岸關係與民族未來開展對話協商,達成多項共識並發表共同倡議,共同努力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出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持續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推動兩岸同胞交流交往走深走實走親走近。
事實充分證明,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和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流交往、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的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兩岸同胞絕不會答應。」
「九二共識」達成是兩岸中國人自己解決問題的典範
二十大報告指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這一論斷包括兩重含義:一是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部勢力肆意染指和干涉;二是要相信兩岸中國人自己完全能夠解決好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九二共識」給人們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兩岸中國人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兩岸一家親」,家人之間有些分歧是正常的,但沒有解不開的心結。只要正視而不是回避面臨的各種問題,同時以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圓中國夢的高度,克難前行、積極進取地思考破解難題之道,並兄弟同心地商量著辦,完全可以找到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的辦法。
當前,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都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的時代背景下,推進祖國完全統一面臨著新的形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統一的時、勢、義,都在祖國大陸一邊。我們將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二十大關於對台工作決策部署,始終毫不動搖地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圖謀,在不斷深化兩岸交流合作中扎實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共創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11-12月號第78-81頁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關註
《紫荊論壇》專稿/轉載請標明出處
楊親華 |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港澳局原副局長
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推進同台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九二共識」在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中產生的關鍵影響和重要作用的高度肯定。
今年是「九二共識」達成三十周年。「九二共識」誕生於兩岸民意交流發軔之初,耕耘於兩岸關係起伏跌宕之際,收獲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中,砥礪於兩岸關係亂雲飛渡之時。回顧30年來兩岸關係走過的曲折歷程和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和進展,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九二共識」對於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兩岸協商對話、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及活動、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發揮了不可替代、至關重要的作用。
「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
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中國政府鄭重提出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台灣當局在島內外強大壓力下不得不作出回應,兩岸關係開始緩和。1987年,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領域交流隨即興起,並衍生許多需要通過兩岸協商解決的具體問題。為推動兩岸協商對話,發展兩岸關係,中央作出籌建對台商談授權民間團體的重要決策。1991年12月16日,海協會應運而生,與台灣海基會建立了聯繫、商談機制,從而開啟了兩會協商談判的歷史進程。
為避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保證兩會商談朝著正確方向推進,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考慮要爭取台灣海基會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並與之達成共識。
1992年3月,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舉行商談。海協會正式提出,應在事務性商談中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不討論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表述方式可以充分協商,並願意聽取海基會和台灣各界意見的建議。其中「可以不討論一個中國的含義」這一條,是促成共識達成的關鍵。這是基於儘管兩岸分隔對立,存在著深刻政治分歧,但雙方均長期堅持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這一關於一個中國主張的共同點和連結點。海協會認為,在對一個中國涵意問題一時解決不了的情況下,暫時擱置爭議,通過求同存異的辦法,有可能在雙方都堅持一個中國立場的基礎上達成共識。
1992年10月,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在香港進行工作商談。雙方集中討論了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態度的問題。最終經兩岸分別授權及兩會函電往來,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
這一共識的基本意涵主要有四:首先,「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原則」,意味著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沒有分割。這是大陸一貫立場,台方「國統綱領」亦明確宣示「大陸與台灣均是中國的領土」。兩岸互作承諾,明確界定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這對反對任何分裂中國的圖謀具有重大意義;其次,「努力謀求國家統一」表明海峽兩岸願以和平方式逐步實現國家統一。這是大陸和平統一方針的體現,也是台方「國統綱領」所揭示的「促成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的共同責任」。再次,對於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海協會表示「在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台灣海基會表示,「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這兩句表述看似不同,實則印證出兩岸都承認國家尚未統一,存在政治對立和政治分歧的現實,但在事務性商談中,採取各自保留某些政治主張的方式,不以政治分歧影響雙方達成協議。因此,兩岸政見不同,並不構成對雙方共同立場的否定。兩岸創造性地將政治對立和政治分歧,置於一個中國的法理框架之內,立意深遠,為雙方逐步建立政治互信、化解政治分歧,留下餘地;最後,「妥善解決事務性問題」,意味著在上述精神的指導下,通過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尋求雙方均能接受的辦法處理兩岸交往事務。兩岸的政治理念要落實到具體協議層面,為民眾謀福祉並接受人民檢驗,從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上述四點構成「九二共識」的基本意涵。其中核心意涵則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九二共識」的達成,確立了兩岸商談的政治基礎,進而打開交往與對話的大門,對打破兩岸政治僵局、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
「九二共識」是破解兩岸政治僵局的良方解藥
不斷增進兩岸雙方的認同和政治互信,是發展兩岸關係必須解決的一個基本問題。這一問題涉及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制度和心理層面,錯綜複雜,是兩岸間百年來種種因素交互作用的產物。實踐證明,求同存異是對待和處理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的務實態度、聰明智慧和有效辦法。「九二共識」之所以能夠達成,關鍵在於雙方都做到了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之同,存對一個中國政治意涵認知不同之異。它體現了相互包容、相互尊重、靈活務實、積極進取的精神,是突破僵局、化解分歧的良方解藥。只求同,不現實;光存異,更不可行。在平等協商中,需要考慮雙方的關切,照顧彼此的需求,允許各自保留意見。達成共識的方式也可以靈活多樣、不拘一格。只要雙方都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努力尋求認知的共同點,妥善處理好分歧點,就一定能夠找到彼此都能夠接受的解決辦法。這是「九二共識」的精髓之所在。「九二共識」的達成以及兩岸協商的實踐表明,在兩岸固有矛盾長期存在的情況下,處理複雜問題不可能也難以一蹴而就。而務實擱置爭議,善於求同存異,進而積極聚同化異,就能在不斷增進共識的過程中,逐步縮小和化解分歧,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
「九二共識」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
縱觀「九二共識」達成30年來的兩岸關係發展歷史,可以看出:
正是因為達成這一共識,直接促成1993年舉世矚目的汪辜會談的成功舉行,實現了兩岸高層人士40年來首次會晤,邁出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重要一步,並推動後續協商取得進展,為兩岸建立制度化協商與聯繫機制發揮重要作用。
正是因為重申這一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轉折,開創了和平發展新局面。兩會才能在2008年6月後恢復協商談判並達成一系列重要協議,解決了諸多事關兩岸同胞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提升了兩岸交往合作的制度化水平,實現了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創了兩岸經濟、社會、文化等各領域大交流大合作局面。
正是因為堅定維護這一共識,兩岸妥善處理了涉外事務,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妥善處理台灣以適當名義和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推進兩岸政黨黨際交流,促進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也就是國台辦和台灣陸委會,建立常態化聯繫溝通機制。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實現了歷史性會晤,將兩岸交流互動提升到新高度,成為兩岸關係發展道路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但自「九二共識」達成以來,台灣各種分裂勢力一直把這一共識視為其搞分裂搞「台獨」的緊箍咒,亟欲除之而後快。先有李登輝無視共識中「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核心意涵,公然拋出「兩國論」分裂主張,毀損兩會商談基礎,導致協商談判被迫中斷;繼有陳水扁否認「九二共識」,鼓吹「一邊一國論」,不斷升級「台獨」分裂活動,導致兩岸協商無法恢復;現有蔡英文當局執意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大肆操弄「去中國化」,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導致兩岸協商對話的大門徹底關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持續流失,台灣同胞利益福祉不斷受損,台海和平穩定受到嚴重衝擊。
從本質上講,是否承認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已經成為檢視台灣各種政治勢力是否真正具有改善兩岸關係誠意的試金石。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兩岸關係能夠實現和平發展,關鍵在於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今天,堅持「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維護的是兩岸政治互信的紐帶,爭取的是全面發展兩岸關係,創造的是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
面對台灣當局否定「九二共識」、挑戰一個中國原則,蓄意擴大兩岸政治分歧的嚴峻形勢,祖國大陸並未放棄和台灣同胞一道改善兩岸關係的努力。2016年以來,祖國大陸與承認「九二共識」、主張發展兩岸關係的台灣有關政黨、團體和人士就兩岸關係與民族未來開展對話協商,達成多項共識並發表共同倡議,共同努力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出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持續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推動兩岸同胞交流交往走深走實走親走近。
事實充分證明,承認「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和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流交往、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的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兩岸同胞絕不會答應。」
「九二共識」達成是兩岸中國人自己解決問題的典範
二十大報告指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這一論斷包括兩重含義:一是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不容外部勢力肆意染指和干涉;二是要相信兩岸中國人自己完全能夠解決好這一歷史遺留問題。
「九二共識」給人們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兩岸中國人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兩岸一家親」,家人之間有些分歧是正常的,但沒有解不開的心結。只要正視而不是回避面臨的各種問題,同時以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圓中國夢的高度,克難前行、積極進取地思考破解難題之道,並兄弟同心地商量著辦,完全可以找到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的辦法。
當前,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都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的時代背景下,推進祖國完全統一面臨著新的形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統一的時、勢、義,都在祖國大陸一邊。我們將深入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二十大關於對台工作決策部署,始終毫不動搖地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圖謀,在不斷深化兩岸交流合作中扎實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共創祖國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偉業。
本文發表於《紫荊論壇》2022年11-12月號第78-81頁